噶尔丹的传奇色彩人生,潮起潮落,也可谓是一代枭雄

上天似乎对康熙“独有情钟”,刚刚平定了三藩内乱,就来了俄罗斯侵边;刚解决完东北,西北又杀来了噶尔丹。真是杀完了狗,对付完了熊,紧接着狼又来了。内忧外患一件接着一件。

噶尔丹何许人也?据说他的出生也颇具传奇色彩,史书说噶尔丹“生而神异,有大志,好立奇功,父母欲立之为洪(珲)台吉”,但他日后却去西藏出家当喇嘛了。据蒙古文文献记载,1635年,西藏黄教赴准噶尔的首领温萨活佛,曾向巴图尔珲台吉的妻子玉姆夫人许诺,死后将在她的怀里转世。在温萨活佛圆寂后的第二年,玉姆夫人正巧生下了噶尔丹。这为噶尔丹的出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在噶尔丹十三岁(一说九岁)时,他被认定为西藏温萨活佛的转世,于是被迎请到了西藏。他先是在扎什伦布寺拜四世班禅为师,尔后到拉萨在达赖喇嘛门下学经。由于他禀性聪颖,很得五世达赖的赏识。如果按照这条路走下去,噶尔丹一定会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活佛。

然而,历史为噶尔丹准备了另外一条曲折的道路。1670年,在争夺准噶尔汗位的斗争中,噶尔丹的哥哥僧格(1653—1670在位)遭到异母兄弟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的杀害。消息传到西藏,达赖喇嘛立即准许噶尔丹还俗,支持他返回准噶尔掌权,以在卫拉特蒙古中扩大黄教。一年后,噶尔丹自西藏返回准噶尔,并率领僧格旧部与车臣台吉和卓特巴巴图尔联军,在阿尔泰山地区展开激战。车臣兵败被杀,卓特巴巴图尔携幼弟达哩及残部逃亡青海。噶尔丹虽然出身喇嘛,却极具军事才干。凡遇战事,他战略战术得当,指挥果断,无所畏惧,身先士卒,奋力拼杀;所以每战必胜,自己则“身不着一矢”,由此树立崇高威信。他还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僧格报仇,更在于缔造一个如成吉思汗时期那样的、不依附于任何政治势力的统一的蒙古帝国。因此,噶尔丹在掌握准噶尔的统治权后,便接受了臣僚提出的“近攻计”,对卫拉特诸部和邻近部族发动了一系列征服战争,不断壮大实力。通过一系列的西征,噶尔丹不仅拓疆千里,解除了来自汗国西部的军事威胁,而且在军事实力和物资供应等方面,为挥戈东进做了充足的准备。

为实现统一蒙古的事业,噶尔丹必须首先要同清朝争夺对喀尔喀蒙古的控制权。在这个过程中,噶尔丹运用外交手段寻找靠山。1673年,卫拉特的使者向俄国外交事务部递交了噶尔丹的两封信。在这些信件中,噶尔丹力图说明他对俄国的和好态度。之后,他又多次派遣使者跟俄国当局沟通,表现出利用清政府和俄国的矛盾来制约清廷的意图。而作为回应,俄国通过贸易的方式,给予了噶尔丹大量火器支援,这些火器在以后的战争中给清军带来了不小伤亡。不久,因沙俄入侵,中俄战争爆发。康熙皇帝经过反复权衡,在雅克萨之战取胜的情况下,于《尼布楚条约》中对俄国做了部分让步,以换取俄国不支持噶尔丹。

那时候,蒙古族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除了漠南蒙古早已归属清朝外,其他两部也都臣服了清朝。噶尔丹的东进打败了漠北蒙古。十万的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请求清朝政府保护。康熙帝便派使者到噶尔丹那里,叫他把侵占的地方还给漠北蒙古。噶尔丹自以为有沙俄撑腰,十分骄横,不但不肯退兵,还以追击漠北蒙古为名,大举进犯漠南。

面对草原狼的进攻,康熙帝决定亲征噶尔丹,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六日,康熙帝分兵两路进发: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硕裕亲王福全率领,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硕恭亲王常宁率领,出喜峰口。康熙帝本人则亲自带兵在后面指挥,率领内大臣国舅佟国纲、佟国维,内大臣索额图、明珠等,组成强大的军事智囊团和后勤部队。

右路清军先接触噶尔丹军,结果打了败仗。噶尔丹长驱直入,一直打到离开北京只有七百里的乌兰布通(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噶尔丹得意扬扬,还派使者向清军要求交出他们的仇人。祸不单行,这时康熙也由于水土不服,发起了高烧。无奈之下,他只有命福全全力反击,自己打道回宫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八月初一,福全率领的清军抵达乌兰布通。两军隔河而望,噶尔丹在高处,福全在低处;噶尔丹在暗处,福全在明处。噶尔丹把自己的几万骑兵集中在大红山下,后面有树林掩护,前面又有河流阻挡。他把上万只骆驼,缚住四脚躺在地上,驼背上加上箱子,用湿毡毯裹住,摆成长长的一个驼城。叛军就在那箱垛中间射箭放枪,阻止清军进攻。结果,这些可怜的骆驼成了清军炮火的活靶子。清军用火炮火枪对准驼城的一段集中轰击,炮声隆隆,驼城被打开了缺口。清军的步兵骑兵一起冲杀过去,福全又派兵绕出山后夹击,把叛军杀得七零八落,杀得噶尔丹找不到北。狡猾的噶尔丹一看形势不利,一面派喇嘛到清营求和,一面趁机带着残兵逃到漠北。福全战斗经验太少,为人心眼太实,中了噶尔丹的缓兵之计,这次战斗没能彻底消灭噶尔丹势力。

噶尔丹回到漠北,表面向清朝政府表示屈服,暗地里重新招兵买马。1694年,康熙帝约噶尔丹会见,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不来,还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他扬言,他们已经向沙俄政府借到了鸟枪兵六万,将大举进攻。内蒙古各部亲王纷纷向康熙帝告发。

1696年,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发起侧面大进攻;大将军费杨古率陕西、甘肃的兵,从西路出兵,截击噶尔丹的后路;康熙帝亲自带中路军,从独石口出发。三路大军约定时期夹攻噶尔丹,来个包饺子。康熙帝的中路军到了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东西两路还没有到达。这时候,有人传说沙俄将要出兵帮助噶尔丹。随行的一些大臣就有点害怕起来,劝康熙帝班师回北京。康熙帝不为所动,坚持到底,继续进兵克鲁伦河,并且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康熙帝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在山头一望,见到康熙帝黄旗飘扬,军容整齐,连夜拔营撤退。

康熙帝一面派兵追击,一面赶快通知西路军大将费扬古,要他们在半路上截击。噶尔丹带兵奔走了五天五夜,到了昭莫多(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正好遇到费扬古军。昭莫多原是一座大树林,前面有一个开阔地带,历来是漠北的战场。费扬古按照康熙帝的部署,在小山的树林茂密地方设下埋伏,先派先锋四百人诱战,边战边退,把叛军引到预先埋伏的地方,清军先下马步战,听到号角声起,就一跃上马,占据了山顶。叛军向山顶进攻,清军从山顶放箭发枪,展开了一场激战。费扬古又派出一支人马在山下袭击叛军辎重,前后夹击。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叛乱集团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死脑筋的噶尔丹继续顽抗。隔了一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最终服毒自杀。

康熙帝与噶尔丹的战争,打了八年,终于平息了蒙古草原上的骚乱,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打那以后,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后来,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那布坦攻占了西藏。1720年,康熙帝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妄阿那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进藏。以后,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西藏回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怀抱。从此,康熙花费了十余年时间,终于在西北建立了一条长达万里的“防护林”,一条无形的“万里长城”,有效地完成了国家一统的使命,为中国的广袤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