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文徵明《草書詩卷》,紙本,縱26公分,橫487公分,上海博物館藏。

文氏狂草,世不多見。這幅文徵明自作七言律詩《八月六日書事》二首;《秋懷》二首,均見載於《甫田集》卷八。從這幅作品我們可以看出文徵明草書學張旭、懷素狂草書體,筆法恣肆,跌宕起伏富有節奏。筆勢圓轉自若,瘦硬通神。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草書詩卷》局部


文徵明生當明代中葉,封建經濟日趨沒落,朝政日益腐敗,農民飽受兼併之苦,而商品經濟不卻發展,資本主義因素逐漸萌芽。他所居住的蘇州,是當時絲紡織業和棉紡織業中心,是江南重要的對外開放的商業城市,特別是至成化年間,呈現出一派繁華景象。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草書詩卷》局部


自“吳閭至楓橋,列市二十里”,商業經濟的繁榮,各種工商行業的發展,直接推動了文化藝術事業的興旺發達。因此。這一地區成為當地和四方文人學士、書畫名家的薈萃之地。文徵明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禎,學畫於沈周。書畫藝術上,又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蔡羽等人相切磋。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草書詩卷》局部


《明史·文徵明傳》記:“徵明立風雅數十年,與之遊者王寵、陸師道、陳道復、王谷祥、彭年、周天球、錢穀之屬,亦皆以詞翰名於世。”以上這些人等,皆是一代俊彥,文壇高士。這樣的時代、環境和藝術氛圍,不能不對文徵明產生明顯的影響。可以說,是蘇州的文化沃土孕育了他,古代藝術的優良傳統滋潤了他。經過他融合變化,孜孜不倦的努力,使他成為蘇州書畫領域中的一位傑出代表。

文徵明《草書詩卷》欣賞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文徵明《草書詩卷》,文氏狂草,世不多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