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談23家學校!「舌尖上的安全」,泰興檢察再發力!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10月11日,民行部門負責人蔡雲珍攜科室工作人員至泰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參加泰興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約談會。

更令人震驚的是,全市有23家學校參加了此次座談會,這麼聲勢浩大的會議究竟談了些什麼呢?跟隨小編的鏡頭一起去看看吧!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為進一步監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市檢察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教育局聯合開展了此次會議,會上就秋季學校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進行了通報。

我院通過鮮活的案例分析和刑罰解讀,提出了監管單位方面要履職到位,督促各有關學校切實強化問題整改,保障在校就餐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檢察機關為何如此重視“舌尖上的安全”呢?

原來為深入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的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9月份,我院就制定了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實施方案,並馬不停蹄,率先針對外賣平臺首次發出網絡餐飲檢察建議書。

戳鏈接,回顧活動現場: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瞭解完此次活動背後的深層意義,小編深感民行檢察官肩上所承擔的重大責任,下面將話筒遞給民行部門負責人蔡雲珍,讓她給我們普及一下檢察機關是如何監督維護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餐飲安全一直以來都是老百姓關注的重點。而校園餐飲安全,更是家長們心中的頭等大事,校園餐飲安全的任何一點小問題,都牽動著千家萬戶家長的心,會引發強烈的社會反響!

按照刑法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是行為犯,不管數量多少,只要在食品中發現有毒有害成分,就構成刑事犯罪。即使沒有添加有毒有害成分,一旦使用農藥、汙染物超標、疫病死亡等食材,達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構成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檢察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發現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受到公害,就可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局對全市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進行復查,督促學校將餐飲安全責任落實到位,防患於未然,讓師生們吃上放心餐!

——蔡雲珍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约谈23家学校!“舌尖上的安全”,泰兴检察再发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