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司馬昭馬上帶著大軍開進首都,牢牢地把握住全部主動權。曹芳這時才知道,上天給你機會你不抓住,敵人就會抓得緊緊的。司馬師馬上決定進行第二次軍事政變。歷史上發動政變的人很多,但參加發動兩次政變的人卻沒有幾個。司馬師做政變是有經驗的。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他老爸上次的政變,只是殺了曹爽,卻沒有動皇帝一根毫毛,而司馬師這次是把皇帝拉下馬。不過,把皇帝拉下馬,也得走個合法的程序。這個程序就是借用皇帝的老媽郭太后。郭太后也是個倒黴的女人,本來嫁給皇帝當皇后是一件好事,可這個皇帝老公卻是個短命鬼,35歲就死了——就讓她當了太后,使得她當太后的時間要比她當皇后的時間還長得多。本來這個太后就相當於一個高級寡婦,什麼權也沒有。可當司馬師需要她的時候,她的權力似乎是天下最大的。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九月十九日,司馬師用郭太后的名義把百官集中起來開了個會,並傳達郭太后的指示精神。大家一聽,當然都跟司馬師保持高度一致,集體給曹芳投了不稱職的票。於是達成決議:把曹芳降職任用,回到他8歲時的那塊封地,當他的齊王。司馬師做事是很有講究的,這個決議他不去傳達,也不派其他人去向曹芳傳達,而是派郭太后的叔叔郭芝拿著這個決議進宮去找曹芳和郭太后。

這時郭太后正和曹芳聊天,並不知道已達成了這個決議。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郭芝對曹芳說:“大將軍已決定撤銷你的職務,立彭城王曹據當皇帝。”曹芳一聽,臉色大變,馬上站起來離開現場。他知道,到了這個時候,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郭太后很不高興。郭芝馬上開導他這個侄女:“太后有子不能教,今大將軍意已成,又勒兵於外以備非常,但當順旨,將復何言!”太后說:“我要見大將軍,有話跟他說。”郭芝這時怕司馬師怕得要命,聽太后說要見司馬師,便說:“你怎麼可以隨便去見大將軍?趕快拿出皇帝的印才對。”

郭太后到了這時才知道,原來她遠遠比不上司馬師——就是皇帝都比不上啊,就聽了叔叔的話,派身邊的工作人員取出璽綬,放在她的旁邊。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郭芝一見,馬上跑過去報告司馬師。司馬師大喜,郭芝這時也鬆了一口氣。司馬師在這個事上,工作效率很高,馬上就派人把齊王的證件統統做好,送給曹芳,讓他去西宮跟他的老媽郭太后辭別。母子兩個到了這個時候,除了大把的眼淚之外,沒有別的辦法。曹芳哭夠之後,就登上親王專用車離去。他雖然是個呆鳥,做皇帝做得很失敗,但估計做人還不錯,因此到了這個時候,還是有幾十個高級領導幹部來給他送行的,其中居然有那個司馬孚。司馬孚是司馬懿的老弟,是司馬氏家族中的老一輩。這傢伙不但對司馬氏有著血濃於水的兄弟感情,對曹氏居然也有著深厚的友誼。當司馬氏家族發動對曹家政變的時候,他堅定地站在本家族的立場上,為政變的成功立下汗馬功勞;而當他看到老領導被逼下臺時——而且是被他們家族弄下臺的,居然也為曹芳流了很多飽含深情的眼淚。其他官員看到有司馬孚帶頭哭,知道這時哭幾聲肯定沒有事,因此也跟著淚奔起來。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司馬師當然不再浪費心思去管這些人的心情。他現在得趕快確立一個新領導人,他本來是想立那個曹據的,可郭太后卻不同意。這個寡婦平時都不敢說話——當然她就是說出來,人家也不把她的話當一回事。可到了這個時候,她卻不同意司馬師的意見。她現在當然不是為了曹家的權力而爭,而是為她自己的權益跟司馬師對抗的。估計本來司馬師還沒有篡位之心,立曹據就是為了立一個成熟的最高領導,這對曹氏可能要好一點。偏偏這個郭太后一聽到立曹據,馬上就想到,以後自己往哪擺?因為,曹據是曹操的兒子,是她老公曹叡的叔叔啊。叔叔當了皇帝,她這個侄媳婦哪還能當皇太后?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司馬師一看郭太后不幹了,心裡雖然很生氣,但也沒有辦法——誰叫你老是利用她當招牌。司馬師不得不跟這個太后商量。最後,太后決定讓那個高貴鄉公曹髦當皇帝,司馬師表示同意。

十月,那個14歲的曹髦被迎接到首都,再經過一系列的程序,終於當了大魏國的國家元首。接下來的故事,跟很多政變之後的故事差不多。先是來個大赦,然後改年號為正元元年,最後論功行賞,對悍然發動政變的司馬師大力表彰一番,並下了一個詔書:朕聞創業之君,

司馬氏兄弟不是曹芳,處理起事來毫不猶豫

必須股肱之臣;守文之主,亦賴匡佐之輔。是故文武以呂召彰受命之功,宣王倚山甫享中興之業。大將軍世載明德,應期作輔。遭天降險,帝室多難,齊王蒞政,不迪率典。公履義執忠,以寧區夏,式是百辟,總齊庶事。內摧寇虐,外靜奸宄,日昃憂勤,劬勞夙夜。德聲光於上下,勳烈施於四方。深惟大議,首建明策,權定社稷,援立朕躬,宗廟獲安,億兆慶賴。伊摯之保乂殷邦,公旦之綏寧周室,蔑以尚焉。朕甚嘉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