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這裡是中國女畫家系列,為大家介紹幾位中國近代

藝術史上傑出女油畫家的故事,

今天推送第一位:方君璧。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黝黑的齊耳短髮與眼眸,

長笛上懸垂的中國結雙色掛穗,

紫面綠地的斜襟中式罩衫,

畫作中這個神韻飽滿的東方女子,

一下子引起了西方藝術界不小的騷動。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吹笛女》


這幅寄託著友情的畫作

《吹笛女》的作者,

便是民國著名的

六位女畫家之一:方君璧。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方君璧正在作畫


1898年,

方君璧出身於福州,

乃名門望族之後,

她畫作的最大特點,

就是極具個性的、

中西融合的繪畫風格,

西方的熱情奔放,

東方的恬靜幽深。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正如巴黎沙龍展之後的評價:

“其畫能合東西兩方特長,

西畫重逼真,

劣者則流為苦澀無味,

東畫主神韻,

劣者則必至虛無不肖,

今方女士拾短取長,

故正為可觀。”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梳妝》


1912年、辛亥革命次年,

14歲的方君璧跟隨胞姐方君瑛

去法國留學,

到巴黎以南

百多公里的蒙塔奇(Montargis)

城定居。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吹笛少女》


君璧一句法語不識,

乃入小學與七、八歲的學童同班,

從頭學起。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方君璧


天資聰慧的她在學習法語的同時,

卻並沒有落下國文的學習,

並在三年後進入一所美術學校學習美術。

而後不過22歲的她,

成為了第一個考入,

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校的中國女學生。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繼承著有氣節、講大義的家風精神,

溫婉典雅、堅毅而果斷的她努力學習,

在1924年的巴黎春季沙龍中,

展出的作品《吹笛女》後,

得到了藝術圈的一致認可。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林蔭小憩》


她被法國畫界譽為“東方傑出的女畫家”,

而《巴黎美術》雜誌,

更將《吹笛女》選為封面登出。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巴黎藝術》封面


在油畫創作方面,

她亦不盲從學院派,

以自己的理解,

運用透視和素描之法,

輔以近乎水彩的薄色調,

創作自己富有詩情的油畫風格。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巴黎郊外》


留學期間,

方君璧認識了

16歲的美少年曾仲鳴

他們在

蔡元培與汪精衛教導下學習中文,

練習書法,

兩人同窗共讀,

何況還郎才女貌,

便日久生情。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曾仲鳴畫像》


情感上與曾仲鳴琴瑟和鳴,

藝術上更是銳意進取,

開始逐漸探索出一條,

“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的道路。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仕女》


方君璧早期的作品,

以人物寫實為主,

一顰一笑,

舉手投足,

都那麼令人心動,

產生共鳴。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他學習文學,

她學習繪畫,

詩詞歌賦上你應我和,

你儂我儂,

精神與靈魂的交織,

青梅竹馬的他們,

終於成為了一對舉案齊眉的愛侶。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新婚的喜悅,

並沒有讓方君璧放慢創作的腳步。

隨著藝術修養的積澱,

以及多年國外的生活與文化的薰陶,

她的作品逐漸趨於印象派風格。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薩維利亞》


而她的風景畫,

線條更加大膽而流暢,

筆法洗練精到,

設色濃淡有致,

給人一種溫婉流暢的感覺。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佛羅倫薩風景》


回國之後,

方君璧與嶺南畫派創始人

高劍父、高奇峰兄弟的結緣

改變了她的藝術風格。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花卉》

高氏兄弟在國畫技法上對她的指點,

被她很好地運用到油畫的創作之中。

國畫用色與紙墨,西畫的寫生守法,

使之形成具有獨創精神的個人風格,

並以此繪畫語言,

令其在早期中國油畫家中獨樹一幟。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貓》


但沒想到的是,

回國後不久,

一場政治的紛爭將方君璧捲了進來,

在一次軍統刺殺汪精衛的行動中,

誤將曾仲鳴刺死,

使她和孩子一夜之間,

失去了愛人和父親。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小乖乖》


中年喪偶的打擊可想而知,

但是在她的畫中幾乎看不見傷痛,

她並沒有將自己的情感宣洩到繪畫中。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兒睡》


方君璧是一個很純粹的藝術家,

她熱愛繪畫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

即使被捲入了政治的漩渦,

即使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恂恂》


她曾說過:

“我想把西畫解剖學、透視學等等

原理融合到國畫裡來,

改正國畫種種不合科學定律處,

能否成功,

我亦不計。”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華表》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農忙》


曾為方君璧展覽撰序、

也是方君璧中文教師的蔡元培評價她:

“借歐洲寫實之手腕,

達中國

抽象之氣韻,

一種嘗試,顯已成功,

鍥而不捨,

前途斐然!”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年輕女子》


得到了老師的讚許後,

方君璧開始更大膽的嘗試。

畫出的女子沉靜而不失柔情,

高貴而溫婉大氣。

特別是畫中的旗袍,

展現了東方獨有的特色。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汪文惺女士像》


她堅強著,

丈夫留下的愛,

對繪畫的渴望,

成為她奮鬥下去的精神食糧。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女子半身像》


在藝術探索的道路上,

她愈發的光彩奪目,

使她在民國繪畫界有巨大的影響力。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女人頭像》


細細品讀她的繪畫作品,

猶如進入幽靜宜人的世外桃源,

獨對桃香,

如沐清風,

令人心神靜謐。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廣州鎮海樓》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富士風光》


她的畫風清新獨特,

純真質樸。

大自然在她的筆下更加生機活力,

娟秀的繪畫透著強大的感染力。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禪者初心》


“我從未見過一個藝術家向君壁那樣,

對繪畫這麼熱愛,

這麼執著,

這麼竭忠盡智來從事,

這麼視同第二個生命片刻不能離得。”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京都櫻花》


她的好友蘇雪林感慨道。

她潛心於自然,

如同她

高尚的靈魂涵養於自然之中。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河畔櫻花》


她曾這樣寫道:

“試問孤根何處是,

剩此殘紅片片。”

與曾仲鳴深入骨髓的愛,

讓她再也接受不了他人的溫暖,

餘生也只能用畫來思念她的愛人。



方君璧:借西方之筆,畫東方之韻


《方君璧自畫像》


如今伊人不在,

雖時光如水流逝,

但不變的是,

她純粹的畫作,

有溫度的筆觸,

和那顆依舊熾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