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各省市應當怎樣發揮自身優勢?

天門山6863439266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長三角”已經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群之一。而“長三角”城市群主要是由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總共二十六座城市組成。截止到目前,“長三角”的經濟總量和人口數量分別佔據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口總人數的百分之二十五和百分之十五。由此可見,“長三角”城市現如今儼然已經成為我國最發達的城市群之一。

再者根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指出,未來“長三角”主要核心發展城市為上海,當然為更好的協同“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分別在江蘇和浙江、安徽設立以省會南京、杭州、合肥和蘇州為核心的副中心城市群。而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蘇州雖然只是江蘇普通地級市,但其去年的經濟總量已經高達一萬七千餘億,現如今蘇州儼然已經成為“長三角”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長三角”在未來的發展當中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交通問題。畢竟就從長三角目前發展而言,“長三角城市群”的交通出行水平還遠不及本地區的經濟和城市化水平。尤其是在跨省區域綜合交通運輸網路的建設方面佈局也不是太合理。而這樣一來無疑是阻礙了“長三角”城市群的一體化進程。當然我相信隨著今年江蘇蘇南沿江鐵路、滬通鐵路二期、滬蘇湖鐵路的開通建設,“長三角”地區交通將更加便利。

至於關於“長三角”各省市應該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這個問題,我就先以安徽省會合肥為例。合肥可以說是“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一匹黑馬城市,只不過與南京、杭州、蘇州等老牌發達城市相比,合肥在經濟發展以及城市建設甚至城市人口以及城市規模等方面都不佔優勢。

其實就我個人認為,合肥若想真正建設成為“長三角”副中心城市,首先得發揮出自身的交通地理優勢,再者就是在建設“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的基礎上加強其自身經濟發展和城市影響力。而就從目前合肥的發展而言,合肥已經可以算作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畢竟從合肥提出以建設自身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鐵網起,合肥的高鐵樞紐影響力就與日俱增。截止到目前為止,合肥已經基本規劃建成以“京九高鐵”和“沿江高鐵”為基礎的“十字型”高鐵網。此外合肥還將進一步在此基礎上規劃前往青島、福州、鄭州以及商丘、杭州等城市方向的“米字型”高鐵網。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雖然就目前而言“長三角”城市群已經是我國最發達的城市群,與此同時也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但就從目前看來,“長三角”城市群需要改善、加強、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在此我僅希望未來“長三角”城市群內的二十六座城市應該攜手共進、互幫互助,為建設“長三角”城市群經濟繁榮穩定發展而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