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峯期

今年的“超長三伏天”

終於要在本週末和大家說再見了

一場颱風過後

有那麼一丟丟的清涼

然鵝,白天氣溫依舊較高

陣雨,太陽雨,雨水天氣給大家帶來了

炎熱、悶熱、溼熱……

還有一種要提高警惕

那就是登革熱

最近登革熱的勢頭越演越熱

↓↓↓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最近是登革熱的高發期,國外及內地相繼發現登革熱病例,廣州市氣候條件適宜登革熱傳播媒介伊蚊孳生,每年的9月-11月,都是登革熱流行高峰期。然而今年,雨水天氣較多,廣州市蚊媒密度持續偏高,當前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吃瓜群眾們趕緊搬好小板凳

跟中六君一起來認識下登革熱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經伊蚊叮咬傳播的一種以急驟,發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主要症狀的急性傳染病,預防重點在於防蚊和滅蚊。通常在夏秋季節高發。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登革熱傳播途徑

登革熱的傳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病毒通過蚊子的叮咬傳染給人類。蚊子通常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時獲得病毒,被感染的蚊子終生均能傳播病毒,少數還可經卵將病毒傳給後代。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登革熱的症狀

1、突發高熱:承認病例通常起病急驟,畏寒、高熱,一兩天內體溫升高到39℃至40℃,高熱常持續一週不退;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2、體痛:感到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和骨骼痛,整個人覺得很疲乏;

3、出現皮疹:病程第3~6天出現多樣性皮疹,以麻疹樣和出血性皮疹為主;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4、出血:有出血傾向,一般在病程第5~8天皮膚出現瘀點、瘀斑、紫癜及注射部位出血,牙齦出血、鼻出血等黏膜出血;

5、發紅:臉部、頸部、胸部及四肢皮膚髮紅,貌似“酒醉狀”,甚至出現眼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等;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6、乏力以及噁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登革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通常預後良好。影響預後的因素包括患者既往感染登革病毒史、年齡、基礎疾病、併發症等。少數重症登革熱病例可因重要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目前對本病尚無確切有效的病原治療,主要採取支持及對症治療措施。

1

1.臥床休息,飲食清淡;

2.防蚊隔離至退熱及症狀緩解;

2

1.退熱:以物理降溫為主;

2.補液:口服補液為主;

3.鎮靜止痛:可給與安定、顱痛定等對症處理。

3

除一般治療中提及的監測指標外,重症登革熱病例還應進行電解質的動態監測。對出現嚴重血漿滲漏、休克、ARDS、嚴重出血或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應積極採取相應治療。

如果確診為登革熱,需要隔離嗎?

■ 如果確診為登革熱,需要在醫院防蚊隔離治療,以免經蚊子叮咬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或其他人,隔離時間一般為5天左右。

■ 病程超過5天,並且熱退24小時以上可解除隔離。

■ 登革熱患者熱退24小時以上同時臨床症狀緩解可予出院。

防控措施


最重要的是:防蚊滅蚊!防蚊滅蚊!防蚊滅蚊!

最簡單的是:清除積水!!!清除積水!!!清除積水!!!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前往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時,應採取以下有效措施:

1.記得要穿長袖衣服及長褲;

2.使用驅蚊油(驅避劑)噴塗在暴露皮膚上;

4.睡覺時宜掛蚊帳或使用防蚊劑;

5.及時清空積水容器(如水桶、花瓶、花盆、輪胎等)中的積水,觀賞性水生植物勤換水並注意容器內壁的清洗;

6.避免前往蚊子密度較高的場所,必須前往時可現場噴灑滅蚊劑。

出現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儘早明確診斷和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或者通過蚊子傳染給他人。

廣州市衛計委呼籲,市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同時,積極參與全市防蚊、滅蚊統一行動,清除各類衛生死角,翻盆倒罐清除各種小型積水,減少蚊蟲棲息和孳生的條件,通過登革熱防控促進我市愛國衛生運動,營造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 促進全民健康。


本文指導專家


衛計委:廣州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高峰期


學術任職:

1982年畢業於中山醫學院。從事臨床工作35年。1989年始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從事感染性疾病、肝病專科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至今。曾擔任感染科主任、學科帶頭人及醫院感染控制醫學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肝病和新發傳染病。擅長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脂肪肝等肝病及膽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發熱查因、黃疸和腹水鑑別及醫院感染、傳染病與寄生蟲病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學術專長:

歷任廣東省醫學會感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和廣東省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副主委(三屆),全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委員(兩屆),省級幹部保健醫生。現任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市人感染H7N9禽流感臨床救治專家組副組長。同時兼任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傳染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和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肝病專業委員會副主委;省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控制中心專家。

出診時間: 週一下午;週五上午(特需門診、雅和門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