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運河城市論壇期間 專家構想廖家溝水域築「萬福湖」

11日至13日,世界運河城市論壇在揚舉行。在此期間召開的中國大運河(揚州段)水工技術與智慧學術研討會上,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提出了一個宏大構想——在廖家溝水域構築一個大型湖泊“萬福湖”,滿足東區市民近水休憩的需求。這一觀點引發普遍關注。

為何提出在廖家溝水域構築“萬福湖”的構想?“萬福湖”該如何構築?怎麼建才更科學?這一工程體現了哪些水工智慧?昨日,記者就此當面採訪了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亞中。

為何有此構想?

蓄水成湖,放大揚州城市未來發展空間

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我省水工勘測設計權威機構,張亞中則是從事水工設計研究20餘年的專業人士,長期關注揚州城市水生態建設與發展。面對記者,他直言不諱:提出廖家溝水域構築“萬福湖”,是基於兩點考慮:一是這座城市發展的需要,二是對區間水域存在問題保持審慎的憂慮。

“湖泊,是城市的一座心靈棲園、一方流連勝景、一處醉美夢鄉。邁向生態文明新時代,人們的生態環境意識日益增強,逐步賦予湖以環境、景觀、生態、休閒以及文化傳承載體等多重意義。”張亞中說,綜觀國內外,許多城市倚湖而興、擁湖而美、因湖而名。湖泊已成為城市生命力的美好象徵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標誌。

“湖作為匯聚、調蓄水源的場所,給予人類聚氣養息的空間,作為水運通道給予城市發展的動力,作為文化傳承載體給了人們精神生活的寄託。”張亞中說,在城市發展中,不少城市注重對湖區的保護,實現湖與城市在空間上融合,湖的水域空間形態成為城市空間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代表城市形象的一張名片。例如,蘇州的金雞湖、揚州的瘦西湖。

揚州城市發展目標是成為協調發展的區域中心、建設古今輝映的歷史名城、打造水綠交融的宜居城市,逐步形成“兩個生態廊道、三個中心軸線”的城市空間發展格局。在這個空間格局中,東區江廣融合地帶上承淮水入江,水資源豐沛,但區域河道均受長江潮汐的影響,無法留住過境水源。如果建成一個可儲蓄水資源的湖,不僅有助於放大揚州城市未來發展空間,對江淮生態大走廊建設品質提升也大有助益。

在城市形成初期,人們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生產生活資源,根據水資源、城池防禦等需求,湖對城市的選址有重要影響。張亞中說,在江廣融合地帶規劃建設萬福湖,可實現五個方面的功能:調蓄水資源、改善水環境、協調水生態、提高水安全、全面提升城市發展品質。

如何構築新湖?

16份專業級報告,論證建閘蓄水可行性

建設萬福湖,首先要解決選址問題。為了科學精準掌握萬福閘以南(廖家溝)水域環境狀況,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去年8月組建專業勘測團隊,先後十幾次赴廖家溝水域實地勘查,採用無人機航拍,掌握地形地貌,開展水流、水質、泥沙等水面水下水文勘測。

“我們對每一份勘測報告都進行反覆論證,先後形成專業級報告16份,為的就是要確保專業、科學、合理。”記者注意到,在張亞中的辦公桌上,一本“萬福南閘站工程項目設計方案”厚達200頁,總字數超過10萬字。

“我們的設計思路是,利用廖家溝形成萬福湖的湖區,實現其蓄水服務城市的功能,需在其下游建一個水閘,用於攔水、蓄水和調節湖區水量,我們稱之為萬福南閘。”張亞忠介紹,廖家溝是入江水道的行洪通道,淮河多餘的澇水經洪澤湖、高郵湖、邵伯湖後流入萬福湖,水源條件優越。同時,廖家溝通過下游約17公里的夾江與長江相連通,在淮河來水不足時,可引長江水,補充萬福湖的水量。淮河水、長江水,兩個相互獨立的雙水源,為萬福湖的水量和水質提供了保障。因此,廖家溝是建設萬福湖的最佳場所。

怎麼建才科學?設計流量超過1萬立方米/秒,國際少見

“選擇該區域作為萬福南閘的閘址,可以避開廖家溝沿線眾多橋樑的影響。同時,與廖家溝北端萬福大橋遙相呼應,保持湖區視覺上的完整性。”張亞中說,經過初步論證,萬福南閘工程計劃選址於廖家溝南端與夾江交匯處,該區域北側為廖家溝特大橋、東側為在建的連淮揚鎮高鐵。

萬福南閘建成後,其蓄水能力如何?張亞中說,廖家溝全長約12公里,現狀河道寬350~900米,平均河底高程在-10米以下。寬闊的河道水域、相對較深的河床,為萬福湖的蓄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南閘工程利用廖家溝的有利條件建設萬福湖,形成河道型調節水庫,總蓄水量為5000萬立方米(相當於5個月塘水庫的水量),日常可利用的水量為2000萬立方米,可有效地提高過境水資源的利用率。

淮河入江水道總的設計行洪流量為12000立方米/秒,從邵伯湖向下有兩個行洪通道,分別為廖家溝和金灣河,其設計行洪流量分別為10200立方米/秒和1800立方米/秒。新建萬福南閘工程位於廖家溝南端,承擔著淮河入江水道廖家溝行洪通道的洩洪任務,其工程規模為10200立方米/秒。

“設計流量超過10000立方米/秒的水閘,在國內屈指可數,在國際上也很少見。”張亞中表示,萬福南閘工程設計在科技創新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目標是打造國內精品建築工程,成為水利行業的經典工程。

體現哪些智慧?以閘圍湖,相當於新增“10個瘦西湖”

“現在的廖家溝受長江潮汐的影響,在水位變化區域水生植物難以生長,大量灘面裸露在外,局部岸坡受沖刷、坍塌時有發生,不利堤防安全,對沿線的生態水環境影響較大。”張亞中手頭的一份勘查報告指出,隨著城市快速發展,現有供水體系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城市生態用水的需求。而在水系空間佈局上實施建閘圍湖,可實現萬福湖、邵伯湖、保障湖和瘦西湖“四湖連通”的城市活水供水系統,既可以形成應急備用水源地,可為城區居民提供20天的應急用水,特殊情況下可為城區居民提供50天的用水,為城市居民飲用水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又可以消除長江潮汐對萬福湖的影響,將廖家溝灘地變成湖區或溼地,利用堤防形成濱湖大道,保護區成為公園或綠廊,全面改善區域水環境,提升城市水景觀。

“構築萬福湖,還可以實現‘引江濟湖’。”張亞中介紹,通過建閘圍湖,引長江水補充萬福湖和邵伯湖的水量,可形成‘兩湖共濟’的格局,在江廣融合地帶中間位置形成約5平方公里水面的湖區,水位控制在5.0米,這就相當於10個瘦西湖的水面面積。

“揚州東區定位‘綠揚都心,水脈智城’,也是江淮生態大走廊的先導區和示範區,蓄水建湖意義深遠。”張亞中表示,萬福湖建成後,可在湖區周邊逐步形成以文化、休閒、景觀、生態等為主題的開放式休憩區,為市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公共場所;湖區大量的蓄水提升了區域水環境的容量,增強了區域水體的自淨化能力;寬闊的湖區水面可以調節周邊小氣候,降低城市熱島效應,改善人居環境,全方面提升城市發展品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