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除草劑之氟氯吡啶酯

氟氯吡啶酯英文通用名為:halauxifen-methyl;開發代號為:XED-729;主要商品名有:Arylex和銳活等;IUPAC名為:4-氨基-3-氯-6-(4-氯-2-氟-3-甲氧基苯基)吡啶-2-羧酸甲酯;CAS登錄號為:[943831-98-9]。

小麥除草劑之氟氯吡啶酯

氟氯吡啶酯是陶氏益農開發的第1個芳基吡啶甲酸酯類化合物,是合成生長素類除草劑,擁有獨特的作用機理。可用作吡啶甲酸類除草劑,該活性成分的ISO通用名於2012年11月獲得批准。它模擬了高劑量天然植物生長激素的作用,引起特定生長素調節基因的過度刺激,干擾敏感植物的多個生長過程。研究表明,與其他上市的合成生長素類除草劑相比,氟氯吡啶酯與受體結合的方式獨特,它們的靶標位點不同,且其與位點間的親和力更強。氟氯吡啶酯是合成生長素類除草劑中芳基吡啶酸新化學類型中的首個產品。

氟氯吡啶酯可經由植物的莖、葉及根部吸收,通過與植物體內的激素受體結合,刺激植物細胞過度分裂,阻塞傳導組織,最後導致植物營養耗盡死亡。其全新的作用機理可以有效防除抗性雜草。可通過防除Group 2抗性雜草,例如豬殃殃、繁縷和大麻類雜草進行抗性管理。此外,氟氯吡啶酯可通過微生物在環境中快速降解,為後續作物種植提供較大的靈活性。

中國是氟氯吡啶酯的首發地。2014年4月10日,美國陶氏益農公司在我國臨時登記了93%氟氯吡啶酯原藥和20%雙氟•氟氯酯水分散粒劑(10%雙氟磺草胺+10%氟氯吡啶酯;商品名“銳超麥”、“Quelex”),兩產品均為微毒。銳超麥用於冬小麥田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莖葉噴霧,有效成分用藥量為15.0~19.5克/公頃。同年在中國上市。2016年9月18日,兩產品皆已在中國獲准正式登記。

氟氯吡啶酯可用於多種作物上防除闊葉雜草,被視為防除小麥和大麥等作物上頑固闊葉雜草的新工具。陶氏益農起初將氟氯吡啶酯定位在小麥和大麥等穀類作物上,目前公司還看到了它與耐2,4-D Enlist一起作為抗性治理工具用於大豆上的機遇。(參考相關文獻,若遇侵權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