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種地辛苦,種糧收入微薄,這個大家都知道,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關心農民的辛苦,關切農民的核心利益呢?
比如,房子用來住,糧食用來吃,一個是住,一個是吃,同為滿足人的剛需,住的房子能炒,那麼,吃的糧食為什麼就不能炒?
玉米、小麥、大米為人類之口糧,如果也跟房子一樣,一路被炒作,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有人總是擔心糧價合理提高,化肥農藥也會跟著漲起來,認為副作用如何之大,乍一聽,不無道理,但是,細細分析下來,未必如此。
比如,收了一年糧食,夠吃三年,不買或者少買化肥,看它化肥農藥能不能漲起來?
反過來說,糧食價格沒漲,化肥農藥價格還不是照漲不誤?
再如,房子價格虛高,泡沫太大,但是構成房子的成本除了土地,其他的諸如人工、材料費用,並沒有因房價的猛增,也跟著成比例地水漲船高。
同理,如果糧價大幅度提高,化肥農藥不必也不該跟著上漲。
化肥農藥本該是農業的“後方”與“輔助”,農民種糧不應受制於此,有它更好,沒它也行,農資產品生產企業想要長久發展,必須保證糧農種糧的合理利潤空間,沒有糧農,沒有大面積糧食的種植,農資產品企業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所以,糧食不該受農資產品掣肘,糧食價格多年來維持著一個較低水平,比如玉米,七八毛一斤,太不合理,不提高價格,長此以往,必然會挫傷農民的種地積極性。
說到調整,那麼,調到多少合適,調到什麼價位合理,筆者以為,玉米至少每斤2.0元,小麥,至少每斤2.5元才合適。
可能也有專家學者會說,小麥、玉米價格上漲會有連鎖反應,如何如何不好。
事實上,各行各業,除了糧食,這些年哪個不漲價?
還有的專家會說,糧食市場行情擺在那裡,你農民的糧食可以賣三塊五塊一斤,問題是有人買嗎?
如果糧食價格不管控,自由買賣,別說三五塊一斤,二十塊錢一斤也有可能,到那時,一旦出現市場秩序混亂,怕是沒人再敢挖苦種糧的農民了。
言歸正傳,如果說糧價該與房價一樣的漲法,從邏輯上說存在合理性,或者說,話糙理不糙,但那畢竟是氣話,問題是,糧食價格這些年確實低,而肥料及農機成本這些年本身也漲的夠厲害,並沒有跟糧價相適應,在糧食適度提價時,農資產品不宜也不該跟著增長,否則,糧農完全有能力遏制其“趁火打劫”的不厚道行為。
總之,連構成糧食成本的農資產品都連年上漲,糧食價格還有什麼理由不提高的呢?
閱讀更多 咋說咋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