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知識:危險化學品火災撲救

消防知识:危险化学品火灾扑救

危險化學品輕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學品以及在不同情況下發生火災時,其撲救方法差異很大,若處置不當,不僅不能有效撲滅火災,反而會使災情進一步擴大。此外,由於化學品本身及其燃燒產物大多具有較強的毒害性和腐蝕性,極易造成職員中毒、灼傷。因此,撲救化學危險品火災是一項極其重要又非常危險的工作。

滅火留意事項

撲救化學品火災時,應留意以下事項:

滅火職員不應單獨滅火;

出口應始終保持清潔和暢通;

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

滅火時還應考慮職員的安全。

滅火對策

撲救初期火災:迅速封閉火災部位的上下游閥門,切斷進進火災事故地點的一切物料;在火災尚未擴大到不可控制之前,應使用移動式滅火器、或現場其它各種消防設備、器材撲滅初期火災和控制火源。

採取保護措施

為防止火災危及相鄰設施,可採取以下保護措施:

對四周設施及時採取冷卻保護措施;

迅速疏散受火勢威脅的物資;

有的火災可能造成易燃液體外流,這時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築堤攔截飄散流淌的液體或挖溝導流將物料導向安全地點;

用毛氈、海草簾堵住下水井、陰井口等處,防止火焰蔓延。

火災撲救

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動,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滅火方法來安全地控制火災。化學品火災的撲救應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它職員不可盲目行動,待消防隊到達後,介紹物料介質,配合撲救。

撲救壓縮或液化氣體火災的基本對策

壓縮或液化氣體總是被儲存在不同的容器內,或通過管道輸送。其中儲存在較小鋼瓶內的氣體壓力教高,受熱或受火焰燻烤輕易發生爆裂。氣體洩漏後遇火源已形成穩定燃燒時,其發生爆炸或再次爆炸的危險性與可燃氣體洩漏未燃時相比要小得多。遇壓縮或液化氣體火災一般應採取以下基本對策。

① 撲救氣體火災切忌盲目撲滅火勢,在沒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況下,必須保持穩定燃燒。否則,大量可燃氣體洩漏出來與空氣混合,遇著火源就會發生爆炸,後果將不堪設想。

② 首先應撲滅外圍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勢,切斷火勢蔓延途徑,控制燃燒範圍,並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職員。

③ 假如火勢中有壓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輻射熱威脅的壓力容器,能疏散的應儘量在水槍的掩護下疏散到安全地帶,不能疏散的應部署足夠的水槍進行冷卻保護。為防止容器爆裂傷人,進行冷卻的職員應儘量採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現場堅實的掩蔽體防護。對臥式貯罐,冷卻職員應選擇貯罐四側角作為射水陣地。

④ 假如是輸氣管道洩漏著火,應想法找到氣源閥門。閥門完好時,只要封閉氣體的進出閥門,火勢就會自動熄滅。

⑤ 貯罐或管道洩漏關閥無效時,應根據火勢判定氣體壓力和洩漏口的大小及其外形,預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如軟木塞、橡皮塞、氣囊塞、粘合劑、彎管工具等)。

⑥ 堵漏工作預備停當後,即可用水撲救火勢,也用乾粉。二氧化碳。滷代烷滅火,但仍需用水冷卻燒燙的罐或管壁。火撲滅後,應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時用霧狀水稀釋和驅散洩漏出來的氣體。假如確認洩漏口非常大,根本無法堵漏,只需冷卻著火容器及其四周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著火範圍,直到燃氣燃盡,火勢自動熄滅。

⑦ 現場指揮應密切留意各種危險徵兆,遇有火勢熄滅後較長時間未能恢復穩定燃燒或受熱輻射的容器安全閥火焰變亮刺眼、尖叫、晃動等爆裂徵兆時,指揮員必須適時作出正確判定,及時下達撤退命令。現場職員看到或聽到事先規定的撤退信號後,應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