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怎麼幹,合肥市城鄉建委提出這些要求……

導讀

9月12日,合肥市裝配式建築項目第一次調度會在市城鄉建委召開,各級建築質量監督管理部門和相關企業負責等百餘人參會。會議

通報了我市裝配式建築的總體規模以及裝配式建築行業督查的結果,對督查到的問題進行了解讀,並提出了相關整改意見和具體措施,就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嚴肅問責。

裝配式建築怎麼幹,合肥市城鄉建委提出這些要求……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加速推進

傳統“粗放”的建築模式

亟需轉型走建築工業化之路

積極響應

為推動裝配式建築發展,合肥市自2012年起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市政府專門成立建築產業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2018年6月前設在市房產局,現設在市城鄉建委),建委設立了專門機構具體負責日常工作。

5年中,領導小組通過主動上門招商引資、培育本土企業發展和鼓勵企業強強聯合等方式,先後引進和培育了一批產業化生產企業,全市建築產業化構件年設計產能(PC)已達200萬立方米,可建設800萬平方米以上建築工程,鋼結構年設計產能達150萬噸以上,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建築產業化生產集群初步形成。

同時,市政府以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各類政府投資公益性項目建設為切入點,推動建築產業化項目試點示範。

具體舉措

1、在公租房項目開展試點

2、向安置房項目延伸

3、向公益性項目推進

4、探索向商品房市場拓展

經開區出口加工區公租房、新站平板顯示基地公租房、中科大人才公寓和專家樓和花園大道公租房等項目已陸續投入使用。今年我市實際新開工裝配式建築面積位居全省第一,在全國也位居前列。

裝配式建築怎麼幹,合肥市城鄉建委提出這些要求……

根據職責職能,自2018年6月起,市城鄉建委開展了大量創新工作,通過上報項目信息和生產廠家信息,摸清了合肥市裝配式建築發展的家底,建立了市裝配式建築專家庫,制定了新的裝配率計算方法,組織了專項督查調研,明確了裝配率評審工作的有關要求等,通過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初步建立完善了建委關於裝配式建築管理體系,理順了工作機制,社會和行業反響良好。

取得成績

據調研,截止2018年8月底,全市在建裝配式建築項目34個,建築面積599.66萬平方米,其中新開工項目13個,建築面積227.38萬平方米。2018年1月至8月全市裝配式建築竣工項目6個,建築面積54.49萬平方米。擬建裝配式建築項目9個,建築面積

176.87萬平方米。自2012年以來,全市裝配式建築(包括在建和竣工)累計59個,建築面積830.72萬平方米

然而,在裝配式建築發展進程中還面臨著一些難題。會上,市城鄉建委要求各級從事裝配式建築生產的企業和單位要立即行動起來

裝配式建築怎麼幹,合肥市城鄉建委提出這些要求……

一是解決人才的問題,各單位需加強骨幹力量的培養,把組織架構搭建起來,先把基礎條件建立起來,打造一隻過得硬的新型的產業技術隊伍,加強現場督查。其次,加強現場操作工人的培訓考核,要求“未經培訓的或考試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從事灌漿作業行為,不得在《合肥市裝配式建築灌漿施工檢查記錄表》中籤字,已經簽字的按不合格處理,並給予相應的信用懲戒”。

二是解決資金的問題,事業開創初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許多單位思想意識薄弱,“等靠要”思想嚴重,不願拿出資金去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穿老鞋走老路,造成的結果是管理水平跟不上,產品質量品質低下,嚴重製約企業發展。長此以往,必然將會被行業所淘汰。

三是解決構件的問題,裝配式建築與傳統現澆結構的不同之處是建築成品之前在工廠已有半成品,故半成品的問題關係建築的最終質量,如何管好半成品至關重要。解決此類難題需各生產企業嚴格自覺,健全機構,補充人才,建章立制,嚴格把關,保證所有出廠構件均能達到標準要求。

四是解決安裝的問題,構件合格是安裝的基礎,現場安裝則是質量的關鍵。各單位需從自身職責出發,需練就慧眼監督,抓住重點關注,保障工程質量。審圖機構和檢測單位更應加強監督責任,善於發現問題,且及時將問題上報主管部門。

裝配式建築怎麼幹,合肥市城鄉建委提出這些要求……

同時對相關監管部門也提出幾點要求,一是監督機構要成立,監管隊伍要完善,監督人員要培訓,相關人員需掌握相關各項標準規範,對裝配式建築項目的各環節瞭然如胸。二是要兩場聯動,把企業的現場、市場行為與評優評獎、招標投標、資質資格相掛鉤,對問題企業嚴肅處理。三是建章制,立規矩,制定《進一步加快推進建築產業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出臺涵蓋裝配式建築全建設過程質量安全監管的細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