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機構遊資爭相出貨 股價年內近乎腰斬

市值一度高達千億的“AI第一股”——科大訊飛正遭遇多事之秋。

“揚子鱷保護區違規侵佔”事件發酵後,科大訊飛股價今日(10月16日)午後應聲跌停。

今年以來,科大訊飛股價已近乎腰斬,市值只剩425億元。外界對科大訊飛的質疑,從“增收不增利”上升到“打著高科技招牌開發房地產”上來。面對質疑之聲,科大訊飛除了反覆澄清外,又打出一張王牌——

今日晚間,科大訊飛董事長、總裁劉慶峰在三季報披露前便公佈了自己不低於1200萬元的增持計劃。

這,能拯救最近負面纏身的科大訊飛嗎?

董事長提前宣佈增持

今日午後,科大訊飛股價被2萬手賣單按死在跌停板上:

科大讯飞:机构游资争相出货 股价年内近乎腰斩

龍虎榜數據顯示,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名營業部中,遊資盤踞的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證券營業部赫然在列,賣出金額為2928萬元。

同時,一機構專用席位也賣出1798萬元,這對於機構持倉本身就不多的科大訊飛來說,非常罕見。

科大讯飞:机构游资争相出货 股价年内近乎腰斩

實際上,國慶節後,科大訊飛股價便開始遭遇衝擊,短短7個交易日累計下跌28.95%。

科大讯飞:机构游资争相出货 股价年内近乎腰斩

在此背景下,10月12日晚間,科大訊飛公告稱,今年4月26日多位董監高的減持計劃發佈後,不但一股未減,而且主動取消,原因正是“鑑於目前二級市場的情況”——

科大讯飞:机构游资争相出货 股价年内近乎腰斩

而10月16日晚間,科大訊飛公告稱,董事長、總裁劉慶峰計劃增持公司股票,增持金額不低於12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處於三季報敏感期,不得交易股票,劉慶峰只能在公司三季報發佈的次日,也就是10月25日增持公司股份。而其選擇此時公佈增持計劃,可見股價大幅下跌對於科大訊飛的衝擊有多大。

一年前的10月16日開始,科大訊飛也是連續大跌三日,但很快就走在了衝擊千億市值的路上。2017年11月22日,科大訊飛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市值大關。

但好景不長,今年以來,科大訊飛已經累計下跌48.42%,股價近乎腰斬,市值也縮水到425億元。

“AI第一股”科大訊飛,到底怎麼了?

“AI第一股”面臨褪色危機

很難想象,作為A股如此稀缺的標的,科大訊飛卻並不是機構投資者的寵兒,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很少出現機構投資者的身影。

科大讯飞:机构游资争相出货 股价年内近乎腰斩

Wind數據也顯示,目前機構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只有25.19%。

科大讯飞:机构游资争相出货 股价年内近乎腰斩

為什麼相對來說機構投資者比較少?

在今年8月14日的機構集體調研中,有機構投資者在自由交流環節問了這個問題,董事會秘書、副總裁江濤則回應稱:

“我也問過一些基金經理,他們表示現在不能提供一個合理的模型來體現科大訊飛的估值,所以機構投資會比較煩惱。科大訊飛現在是在做創新型的事情,在一個新開闢的市場,沒有太多同行可以參照,所以對於很多需要走嚴謹流程的公募基金來說比較難以操作。”

一直以來,對於應該用什麼樣的估值模型去定義科大訊飛,機構投資者也是疑慮重重:

一方面,科大訊飛的業績含金量到底如何?

另一方面,科大訊飛的人工智能成色到底如何?

回首去年,科大訊飛遭遇的,是業績上的質疑。

去年8月29日,長江商學院教授薛雲奎發佈文章稱,科大訊飛“在其光鮮的增長背後,其實隱含了巨大的風險”,並提出了多方面問題,包括:

科大訊飛在經營層面是一家快速增長但含金量不高的公司;在管理層面,是一家擴張很快但效率低下的公司;在財務層面,是一家擅長募資但卻不擅賺錢的公司;在業績層面,是一家大手筆花錢但股東回報率卻低下的公司。

對此,科大訊飛回應稱,如按照薛雲奎的觀點和邏輯,就不會有像亞馬遜、特斯拉、京東等這樣的企業了。以亞馬遜為例,其虧損近20年,估值卻達4800億美元,這就是其廣大投資者對其戰略和落地執行能力的認可。

到了今年,有關業績的質疑仍不絕於耳。

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實現營業收入32億元,同比增長52.6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3億元,同比增長21.74%,但扣非淨利潤只有2020萬元,同比下降74.39%。於是,對於科大訊飛“增收不增利”的質疑又來了。

對此,科大訊飛解釋稱,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正值人工智能產業爆發的窗口期,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生態建設投入和市場投入。例如,2018 年上半年公司員工同比增長近3500 人,帶來薪酬、費用提升。如果單看毛利的話,增幅是超過營收增幅的。

而最近的兩次事件,則讓質疑從業績層面上升到了業務層面。

一是10月12日,央視《東方時空》欄目報道稱,安徽省宣城市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違規侵佔,其中就包括科大訊飛的官塘培訓基地。該基地名義上是培訓基地,實際上是對外經營產業。更有媒體稱科大訊飛“打著高科技招牌開發房地產”。

對此,科大訊飛表示已經立即停止在保護區內的公司運營,全面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整改工作。公司在發給中國證券報記者(ID:xhszzb)的回應中表示,“科大訊飛自1999年成立至今,一直專注於主業,沒有一分錢收入來源於房地產開發銷售。”

二是此前的9月20日,同傳譯員Bell Wang在知乎爆料稱,科大訊飛在上海一場會議上使用的技術並不是機器智能翻譯,而是人工同傳後同步到大屏幕上。科大訊飛由此陷入“AI同傳造假”風波。

對此,科大訊飛火速回應稱,公司不存在造假的情況。科大訊飛表示,主要為主辦方提供兩種翻譯方案,其中一種是人機耦合,可以降低同傳工作者工作強度、賦能翻譯人員。公司還在聲明中特別強調,人機耦合才是行業發展的未來。隨後,Bell Wang發帖致歉。

無論如何,要拯救科大訊飛的股價,除了反覆澄清質疑和董事長宣佈增持外,顯然還是需要回到業績上來的。

很快,科大訊飛就將公佈2018年三季報,可以拯救它的股價嗎?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