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超過300萬後,是一種怎樣的的人生體驗?

年薪超過300萬後,是一種怎樣的的人生體驗?

人成長到一定高度,

會守候初心和夢想。

文 | 嶽冰 圖 | 網絡

人物紀實篇(注:宇捐獻的第一所希望學校,就要動工了,或許一兩年,或許幾年以後,會有官媒實名跟進報道這件事。在這之前,我本來是想著,文章能在影響力大點的平臺發表出來,希望能更好地弘揚這個社會的正能量的。但是,要是按照別家平臺編輯老師的思路和要求,考慮流量修改這篇稿子的話,那就不再是我真正要表達的內容了,也會讓事情變得失真起來。所以思考再三,決定維持宇和蘭子最真實的原貌,由自己親自發布出來。)

01

宇,某上市公司總監。

要說起宇,就不得不先介紹一下蘭子。

我和宇都是蘭子的朋友,因蘭子結緣。

都說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我和蘭子已經徹底顛覆,這種大眾化的認知。

同性在相處和交談中的相互吸引,源自心靈深處的精神共鳴,和靈魂上的深度契合。

蘭子,是一位來自偏遠農村的姑娘。

2006年大學畢業後,初來乍到這座都市,她應聘在一家手機店,從事手機銷售的工作。

基本工資加提成,蘭子每月領著八九百塊錢的收入。過著像絕大多數人一樣的,溫水煮青蛙式的生活。

宇和蘭子同歲,也在那一年,成為蘭子的同事。

宇來自安徽省一個貧窮的小山村,與他的勤奮工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生活上的異常樸素節儉。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儘管這個俗語,被人們引用了無數次。可是用到他們倆身上,真的再貼切不過了。

宇被這種溫水煮青蛙似的生活方式,抑制的有些喘不過氣來,他四處尋找機會改變和突破。

在一次人才交流大會上,被高薪和發展前景所吸引,他應聘進入現在的公司。

同年,肩負著生活和生存壓力的蘭子,以同樣的方式,進入宇加入的這家公司。

之前的同事又變成現在的同事,讓兩人之間生出無比的親切感。

宇工作拼命努力,蘭子工作積極上進。


02

宇從最初穿著,洗到掉色發白的舊衣服,到一身正挺的西裝革履,再到拎著高配置的筆記本電腦......

他成為公司那一批員工裡面,所有人的楷模。伴隨而來的,是他自己收入的一路上升。

月薪超過一萬,他買了輛電動車,換掉那輛穿梭在這個大都市的舊自行車。

月薪超過兩萬,他有了女朋友。

月薪超過3萬,他在這個都市首付一套自己的小房子。

月薪超過4萬,他結婚生子。

月薪超過5萬,他又置換了一套大房子......

蘭子親眼看著宇,從和她一樣的幾百元收入起步,到一次次飛躍的上漲和超越。

最初非常不解,錢有多少是夠呢?為什麼要這麼玩命?

直到去年,宇從部門經理,升任為公司總監。

從親力親為,跑市場的最基層員工,到現在統領全局的運籌帷幄,每一步都留下他堅實有力的足跡。

前幾天,宇和蘭子,以老朋友的身份進行過一次長談。

宇面對蘭子的困惑,說出這樣一段話,你只看到我的玩命,卻沒有體會過我刻骨銘心的貧窮,和深入骨髓般力不從心的貧乏感。

從幼年記憶到大學畢業,我的生活裡只有“赤窮”兩字。大學畢業時,那些父母有資源和門路的同學,都不愁進入一些理想的單位,一生旱澇保收。

可是我們這些從農村出來的孩子不一樣,我們和別人的人生起點,是不一樣的。

我們只能在這些相對公平的平臺中,完成自我人生的逆襲。

是為了我們自己,也是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03

蘭子月薪六萬,自認為在這個都市混得還算不錯。可以買得起名牌,可以供得起房子,可以肆意享受愛情......

蘭子絕對屬於,認真努力成長的高知女性,可她還是被宇,絕地反擊版的努力,深深地震撼了。

蘭子後來對我說:當宇擲地有聲的告訴我,他接下來的一個目標,就是在河南捐獻他的第一所希望小學時,之前所有的不解,瞬間被羞愧替代。

當一個人成長到一定的高度之後,金錢對他們來說,僅僅是一個數據。

在接下來的人生追求裡,他們需要藉助這些數據,完成潛藏在他們靈魂深處的夢想。

宇說雖然他生在安徽,但是河南接納併成就了他,他在河南完成了他人生的逆襲和崛起。

他捐獻的第一所希望學校,就是要回報河南。

第二所希望學校,捐獻給自己的家鄉安徽。

宇目前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裡,能夠為國家捐獻夠十所希望學校。讓更多像自己一樣,起點貧窮的孩子,可以不荒廢精神成長。

04

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最大的謊言?

其中有一個高讚的回答:這句話不是謊言,只不過用錯了對象。

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不是將來往死裡折騰孩子,而是現在往死裡折騰自己,因為你孩子的起跑線就是你。你的經濟能力,學識修養,道德三觀,眼界品味,決定了你的孩子從哪開始跑,往哪跑,怎麼跑。

蘭子的目標,是向宇靠近。

宇的目標,是向他新的人生目標靠近。

宇仍然在努力成長。

用宇自己的話說,當用一百萬裝修完剛買的新房之後,心裡卻沒有一丁點的自豪感,而是奢侈揮霍之後的羞愧。

因為自己就是一個苦孩子,比任何人都懂得,貧窮人家的孩子,更需要知識。

今年,宇規劃捐獻的第一所希望學校,已經開始籌備。

他也更加勤奮努力,希望自己可以早些實現,為身陷貧困中的孩子們,捐贈十所希望學校的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