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否问你 是否一无所有

除了既有的血缘关系,我对外在的一切认知及其相应的关系设定几乎都来源于‘阴谋论’之下的点点星光,当那些能够被称之为失望、背叛的东西不再放在心上之后就连当事人的面孔也不觉间虚化了起来。以前在空间里分享日志,期待有心人留意后会有所回应,现在换了不同的平台却早已失去分享萌芽的初衷,用公众号做陪伴,头条号检测大众接受度,那么自不必日日更新。我惊异于这样舍得自己的方式从未改变,细细想来,也不过是渴求表达罢了,不过是越来越

清楚自己是谁,在做什么,想往哪里去

百科上有一个有趣的‘27岁定律’,说是它在女性身上更加尤为明显,里面有两句话是这样说的:对男人而言,生活比生命现实,对女人而言,生理比生活残酷。因此普遍来看,很多女性会在27岁左右的时候做出人生几个关键性的选择,可你、我都知道再难的选择也都可以一咬牙一跺脚地出一个结果,而其根本上最重要的是自此以后,你都要自己坚持,自己承担。 其实一切人事物的存在不也正因为有时间的限制才显得有争锋相对的价值,那么我想谨以此篇为立点,自2016年12月21日至2026年12月21日为限。

可否问你 是否一无所有

搜遍网络呈现的故事和记忆里或听到或经历之过往,但凡鼓励弱势人群用到最多的词叫‘励志’,可它并没能逃过脑洞患者在文字游戏间纵横捭阖的修辞手法里为显示其独特而赋予某个词汇看似别样的意义手段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或者说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是否还有必要纠结文字本身的仄仄平平眼耳口鼻, 是分类后更多作为工具的严谨见证,还是茶余饭后调侃大众的一口老痰?这让我想到初入社会时的自己,刚出学校的穷学生空有一腔雄心壮志,看见励志的鸡汤文字似乎就是看得见自己从未见过的希望之光,如遇聊起稍有阴郁风格的作家更是装叉范儿的利器,可生活中加杂的荆棘从来不会因为你自身所处环境的弱势而高抬贵手,它高举的荆条一下一下落在你每一寸皮肉之间,而所有能感知的疼痛是却都自于你还没有承受的能力才愈加明显。

可否问你 是否一无所有

有段很长的话直到现在我才明白:

午后阳光正好,终于有机会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时谈的,却是分离。你不会知道我付出过多少才能在今天和你在同样的环境里喝一杯同样价格的咖啡,我们的关系到了如今的地步才敢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不想仰视你,不想攀援你,更不需要你的同情和可怜,因为在这一路上,我始终清楚自己即使再努力也活不成你现在或今后想要的样子,花花世界的灯红酒绿之间,迷茫过要有怎样的自我定位才被他人称作不算是妄想,恐惧过要努力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追得上时间对所爱之人的掠夺?我不敢对自己坦然安心,不敢轻易走进任何杂乱或者荒芜,更不想满足他人猎奇心理的可耻欲望,人与人不同的只是生活方式,而我们都是忠于自己的人,也愿意成全对方想要的生活

生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身在其中时,谁也说不清,一个人若是越早能了解自己的属性是什么就越早能获得一份命里的从容。像是我强烈的空间强迫症一般,所有已知的东西一定要在固定的位置、方向、角度上心里头才舒服,于是,整理归纳便成了日常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个以前只存在于生活方面的习惯,随着文字梳理的不断进行,我开始逐渐意识到对于自己的人生细则也是可以规划整理的,它会让我心里不再对未知感到无依无靠,因为,我明白,现在的我对自己浇灌什么,明天的未知就会给我呈现什么,即使做不到日日自律如一,但可以一次次去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来检验变化,像是运动后身体的酸痛是提醒收获健康一样,在这躯肉身消亡之前能对自我人生的框架扎得下根儿,也就算这一无所有的命,没有白白活一场吧。

可否问你 是否一无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