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開啓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爲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歷史上殘殺功臣的帝王不在少數,但是誰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呢?恐怕當屬勾踐。勾踐是如何殘殺功臣的呢?他又為何要殘殺功臣呢?

這事還要從公元前496年說起。

當年,吳王闔閭聽說自己的死對頭越王允常被自己熬死的時候,高興得手舞足蹈。為此,他還開了party,與群臣同慶。

闔閭認為,允常那個老匹夫雖然是個難啃的硬骨頭,但他兒子勾踐絕對是一個好捏的軟柿子!於是,他趁越國發喪之際攻打越國。

人家老爸屍骨未寒,你不但設宴慶祝,還發兵攻打,這不僅僅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勾踐很氣憤,發誓一定要將闔閭給他老爸送過去作伴!

此人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為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但俗話還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面對行事老辣的闔閭,不按常理出牌的勾踐想出一個空前絕後的陰招:他命罪犯向吳軍挑戰,罪犯排成三行,衝進吳軍陣地後,高呼數聲,然後自刎而死。

吳軍從來沒見過這種陣勢,頓時一臉蒙圈。正當吳軍還沒反應過來時,越軍突然向吳軍發起衝鋒,結果吳軍大敗,闔閭被射得半身不遂。

此人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為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回國不久,闔閭便因傷勢過重一命嗚呼。臨終前,他叮囑兒子夫差說:“孩兒啊,一定要記得替你老子報仇!”夫差繼位後,日夜練兵,發誓要將勾踐的人頭砍下當夜壺。

勾踐聽說夫差總想報仇,便想先發制人。大夫范蠡勸諫說:“兵器是兇器,率先發動戰爭有違道德,並且是最下等的事。通過陰謀去做有違道德的事,並且喜歡使用兇器,親自參與下等事,一定會遭到上天的懲罰!”任范蠡說得口吐白沫,勾踐就是油鹽不進。

一聽說勾踐親率大軍攻打吳國,夫差氣炸了。他沒想到自己還沒動手報仇,仇人卻先殺上門來。勾踐是不是腦子進王水了?於是,他立刻徵調吳國的精銳之師迎戰越軍。幾戰下來,將越軍打得找不著北。勾踐與五千將士還被吳軍包了餃子,圍困在會稽山中。

走投無路之際,勾踐的兩個助理跳了出來:一個是范蠡,另一個是文種。

此人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為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勾踐問范蠡該怎麼辦,范蠡說:“能保全功業的人,必先效法天道圓滿而不過分;能轉危為安的人,一定懂得人道而謙卑恭敬;能節制事理的人,一定遵循地道而因地制宜。如果您能態度謙卑地派人給吳王送去大禮,或許吳王會考慮放我們一馬。如果他不吃這一套,您就親自到吳國給他當保安!”

派誰去吳國合適呢?勾踐想到了大夫文種。於是,文種便攜帶珍寶、美女出使吳國。文種對吳王夫差說:“越國的亡國之君勾踐派我稟報大王,勾踐斗膽請求做大王的奴僕,並讓妻子做大王的保姆!只是想懇請大王給他留個活口!”

此人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為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夫差原本想答應,但大夫伍子胥不答應。文種便想方設法策反吳國的太宰伯嚭。伯嚭是個喜歡用下半身思考的人,一送美女就被拿下。在伯嚭的勸說下,夫差決定饒勾踐一命。

伍子胥反對說:“勾踐乃一代賢君,而文種、范蠡又是一代良臣,現在你不弄死他們,日後一定還會生出禍亂!”

夫差很不服:“你怎麼會把越國看得如此強大呢?越國現在一敗塗地,難道還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嗎?如果越國滅亡,今後再舉行國慶大閱兵的時候,寡人向誰炫耀軍威呢?”夫差執意赦免了勾踐並撤回了大軍。

回國後,勾踐就開始臥薪嚐膽,用了二十年,逼殺了夫差,並佔領了吳國。

勾踐之所以能夠稱霸,離不開范蠡和文種的輔佐,但兩人都有不賞之功,開始讓勾踐頗為忌憚。

當文種興致勃勃地想要與勾踐分享勝利的喜悅的時候,范蠡卻主動向勾踐請辭,選擇歸隱。

范蠡對勾踐說:“君王憂愁,臣子就應該辛勞;君王受辱,臣子就該去死。以前您在會稽受辱,我之所以沒有選擇自殺,是因為一心想要替您報仇雪恨。如今大仇得報,懇請大王賜予我使大王在會稽受辱的死罪!”

“先生不要這麼說!我打算和先生平分越國!先生不答應,是不是瞧不起我!”勾踐一副義正言辭的樣子說。

“大王可以執行您的命令,但臣也會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范蠡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勾踐執拗不過范蠡,只好給范蠡自由。

范蠡離開不久,就給文種寫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長脖子、尖嘴巴,一看就不是啥好鳥,只可共患難,不能共富貴。你還是趕緊跑路吧!”

此人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為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看完信,文種不禁驚出一身冷汗。他連忙稱病不朝,打算告老還鄉。但還沒等他行動,就有人汙衊他準備謀反。

勾踐不經審查,便要賜死文種,還對文種說:“你教我攻打吳國的七條計策,我僅用了三條就打敗了吳國。還剩四條,你替我到先王那裡去試試吧!”

這話說得沒毛病,文種無言以對,就抹了脖子。

此人開啟了殘殺功臣的先河,為何還會被後世稱讚?

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卸磨殺驢的主兒,千百年後竟然成了勵志楷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