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現在有這種現象嗎?

農夫也瘋狂


先說說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貧窮的含義~~收入低或什麼都沒有。單身,也就是光棍兒的意思,不過,這裡所說的光棍可是男光棍兒。

別說是現在,就是以前,如果是一個窮光蛋的男人的話都是很難娶到媳婦的。因為,誰家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個男人去吃苦受累的。所以,這句話是非常有現實意義的。

“富”是富裕的意思。寡婦,也就是死了男人的女人。

有人解釋說,“富寡婦”的意思是“沒有男人的女人更懂得日子的艱難;更知道勤儉持家”,所以,寡婦的日子很滋潤,生活很富裕。

其實,老話裡可不是這個意思。老話裡的意思是“沒了男人的女人恢復了自由身,沒人能夠約束,可以不守婦道,會有眾多的‘賤’男人供養”,所以,寡婦的生活很富足。

這句話對於今天的寡婦來說已經沒有多少現實意義了。因為,大部分現代女性已經有了足夠養家餬口的本領了,不需要再靠“外援”來解決生活問題了。

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有兩層:

1、女人體力有限,不能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所以,寡婦就不再種地了。

2、古代的寡婦有人“供養”,有“外援”支持,所以,就不需要種地了。

作為今天來說,這句話也沒有多少現實意義。因為,當今的寡婦想耕種土地並不難,機械化已經可以取代人工了。除非不需要種地這份收入。

老話,來自民間。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老話已經意義不大了。



鄉鄉鄉鄉下人


先說一件實際事。村裡有一家子,三代人三個女人,一個老寡婦一個年輕寡婦一個女兒,老寡婦年輕時早早死了丈夫,但有幾分姿色,未再婚,但經常有單身漢往她家裡跑,幫忙幹活,育有一位女兒,長的也有姿色,招了個男人做丈夫,可沒想到自己也才二十多,丈夫莫名其妙地死了,只留了一個女兒。這樣也成了寡婦。

話開二枝。本村另有一家子,兩位老人一位兒子和一位孫女,兒子早早的死了媳婦,倒是家老實人。但兒子還年輕,終耐不住寂寞,就經常往年輕寡婦家跑,剛開始的時候,天明瞭,就回家了,但慢慢地回家越來越少,後來索性就在寡婦家住下不回家了,家中父母也不管了,女兒也不管了,家中人怎麼鬧也不行。

這位男人到寡婦家住下後,很是勤快,他是石匠,有一年大年初二就到山上採石,石廠的人都在過年。真是命裡應得,一塊石頭滾下來,砸住了他的腿,他搬不動也起不來,整整半天,楞是因流血過多死了。

寡婦家的女兒婚姻受了影響,三十多歲也未出嫁。村裡的人說她們家的女人剋夫。但這一家子,三個女人也並沒顯的窮。其中緣故就不言自明瞭。

通過這個真實的事,就可理解“單身漢窮寡婦富,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的前半部分說對了,而後半部分,是反語,應理解為,寡婦有田有人耕。再補充一句,舊社會的農村,村村都有哪麼幾個姿色好的寡婦,一些單身漢經常夜裡偷愉往哪裡跑,其實已成了暗娼,這是舊時農村的一種現象。


春日之虎


在農村有兩種人日子挺難過的,一個是單身漢,一個是寡婦。

窮單身富寡婦,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單身漢一個人生活大都比較窮,積攢不下來錢財。而寡婦,一個人帶著孩子辛苦生活,卻比較富裕。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單身漢,男人大都比較大方,沒有老婆管著,花錢大手大腳。在以前,農村的男人都是靠出賣力氣幹活賺錢,一個健康的男人只有肯吃苦都能賺的錢,但是單身漢沒有人管,了無牽掛,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男人又喜歡喝酒,抽菸,甚至出去找點樂子,就是掙一個花一個,到頭來存不到錢,有時還要親戚幫忙救濟。

寡婦,在以前,受封建思想影響,丈夫沒了,很多女人都一個人守著這個家,不能再嫁人。一個婦女帶著孩子生活是非常艱難的,平時也就是做點小活,補貼家用。寡婦知道自己不容易,還要供養孩子,所以就想辦法省吃儉用,恨不得一個錢掰開兩個花,雖然賺的少,日積月累也能存下一筆不少的財富。

寡婦有田無人耕,在以前種地都是靠人力工作,種地的活都比較繁重,都是男人來幹,而女人身小力薄,很多農活幹不動,所以有說寡婦有田無人耕。

現在,其實這種現象也還有,只是不多了,現在較開放了,也很少有寡婦的存在了,再說了現在農業都是機械化,老公不在家,一個女人也可以種地。

就是單身漢越來越多了,我們村裡就有好幾個,平常掙來的錢,也不存著,總是想辦法找點樂子玩玩。

或許這句話還有別的意思!


鄉間一抹陽光


無論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在城市還是農村,單身漢和寡婦這兩種人都一直存在著,特別是農村的單身漢和寡婦,日子是非常的難過。所以在農村,人們有一種說法叫做“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在今天還有道理嗎?咱們現在來說說!

窮單身富寡婦

為什麼說窮單身富寡婦?這其實和這兩種人的生活狀態有關,單身漢大都都是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的狀態,所以手裡有點錢就會花了。而寡婦不一樣,在以前社會,大多數的寡婦在丈夫去世之後都不會再嫁,除了自己生活之外,還要照顧孩子,贍養老人,所以知道省吃儉用,日積月累之後也能存下來一筆錢。

寡婦有田無人耕

以前的農業和現在可不一樣,農業機械化很不發達,所以對於勞動力非常的需求。可是寡婦家裡沒什麼男丁,勞動力自然不足。沒有勞動力,地也就種不了,田也就荒廢了。所以才有“寡婦有田無人耕”的說法!

現在有這種現象嗎?

現在這種現象已經不多見了,畢竟現在農業已經非常的方便,即使自己不能種,也可以租出去,而且現在人們對於再嫁之事也不像以前那麼歧視,所以寡婦少了很多,但是由於現在結婚困難,單身漢卻日益增多。

駿景——殷


駿景農業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現在有這種現象嗎?


我想,這兩句農村的俗語,肯定是說,單身男人,討不起老婆,家中沒有“良妻”,無人管束,吃飯穿衣沒有計劃,多年下來毫無結餘,還是兩腳扛個肚,光棍一個,沒有積累,就是“窮”,等待他們的是,勞動能力的慢慢消退,變成越老越窮,後來進入低保一族。在以前的生產隊時,叫做“五保戶”,鰥寡孤獨,貧窮變成了他們的專利。

另外一種,就是寡婦,俗話說寡婦門前是非多,如果常常到寡婦家中去坐坐的男人,肯定心中有事,久而久之和寡婦勾搭上了也是常態,特別是一些未婚大齡男人,專找寡婦“討便宜”,或佔點雨露亦是大喜過望。就算寡婦不賣賬,也是死皮乞臉天天去泡,日久生情,形成了“地下組織”。寡婦平時很注意家庭開支費用的安排,加上或多或少地在“地下組織”中佔點好處,日積月累,小日子也就富足了起來。



以前生產隊時,分糧食是按人和工分數,八二比例分的,80%的糧食按人口分:每人有個基礎口糧數:1~5歲是120斤/年,6~12歲是240斤/年,12歲~15歲/300斤/年,16歲以上是360斤/年;按以上口糧基數乘以生產隊的每斤口糧可分數,比方說:今年豐收,每斤基本口糧可分1.5斤,這1.5斤X360斤=540斤/成人,就是成年人,每年可分的糧食。


另外有20%的糧食是按勞動的工分分配的。男勞力記工分10分/天,女勞力最高是7分/天。會計會預算每分工分,可分春糧多少?可分夏糧多少?然後在分秋糧時,進行增減調補至正確合理。工分糧,加人口口糧,就是農村人一年的生產隊供應的平價糧。

記得早稻是9.7元/百斤(秈稻),粳稻11.5元/百斤。小麥13元/百斤。生產隊將所有糧食按這個價格計算出總收入,另加經濟作物,果瓜糖等的收入。按全生產隊的出勤工分總數分紅(除去公積金,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預留金)。



寡婦雖然工分不多,但她們的勞動強度較低,消耗糧食比男鰥們少,時間久了,寡婦戶就富了起來,而鰥夫們卻是勞動強度比婦女大,體能消耗多,所以糧食是不夠吃的。這就形成了鰥男窮,寡婦富的局面。


以前土地都是生產隊集體耕種的,不存在寡婦的田無人耕的問題,現在分田到戶,寡婦的田可以流轉給別人種,也不存在著無人耕的問題,我認為“寡婦有田無人耕”是農村人的黑色幽默!你懂得!


老蛇正宗


首先對這個俗語千萬別想歪了!甚至認為“低俗”呢!想想提問既然能審核通過,那麼“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一定有它的道理。

窮單身富寡婦:單身也就是農村娶不上媳婦的光棍漢。他們這些人沒有任何生活的壓力,勤快點的也掙錢。只是他們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也沒有後顧之憂。在開支上沒有人約束,也沒有攢錢的想法,往往會大手大腳地花錢。房子也是破舊不堪,長期以往懶惰成性,有的還會沾賭沾嫖,日子愈過愈窮。


富寡婦,寡婦本來也是有家有舍的女人,只是因為丈夫的離世,她們也不是一般的窮,起碼好於單身漢的生活吧!女人天生就比男人會理財,更會收拾家務,一天做兩三頓飯,不至於是老人或孩子餓著,有炊煙的地方就是家。古時寡婦不能改嫁,得守“貞節”,所以更會死心塌地的孝敬公公婆婆,撫養子女。憑著先夫留下的家底,如果有公公婆婆的幫襯,再加上自個的勤勞,生活還是能湊合著過。如果懂得節約開支,細算精打,相對於單身男人,一定富有的多。


寡婦有田無人耕。這裡必須嚴正指出,這田就是耕種的土地。過去土地都是靠人力和畜力來完成。本來男人耕地種田,女人做飯看娃,可是失去了男人的女人,這內、外的事全擱在她一個人身上,再堅強的人也扛不住,何況還是個女人。慢慢地自家的田地大多的就得荒蕪。

這句俗語,對現在而言,已經失去了意義。一來寡婦也可以改嫁,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二來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只要有錢,你只要指定地塊,種收都不用你動手。


為生活而提神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什麼意思?現在有這種現象嗎?

農村俗語是經過幾千年的錘鍊而得,有它的歷史意思,更有現實意義。從農耕文化到當代現代化生活。男單身依然如古很窮,寡婦仍然很富。

男人沒有結過婚就不知道更不懂得真正意義上的”家庭生活”,大手大腳,不懂積少成多,或者做著一夜暴富,啥都全有的“美夢”;可是“寡婦”就是另外一種狀態,她們經歷過家庭生活的磨練,真正明白“有”與“沒有”的真諦!因此,精打細算本就是女人的強項,攢錢,攢物,攢人氣這些都是女人的算盤。一塊錢對“單身男”沒什麼,可對有生活經驗的女人就另當別論了。所以,寡居的女人心理壓力大,生存更不容易,平時就要精打細算,即要想過好日子,又要算計如何不讓人說三道四,還要把日子過好,把孩子拉扯大。光棍男就沒有這方面的想法,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一人沒飯,餓死自個。

過去男耕女織時代,男主外,女主內。耕田是爺們的事情,本來男人體力就強,出力活就歸男人了。丈夫一走,女人好像天塌了。但女性堅忍的性格決定了她們必須要生存。但是耕田不能自理,但也不至於荒廢,想方設法也要過去。寡婦的田自己不能耕,也就請人耕了,說是“撂荒”不可能,土地是農村人的命根子,過去是現在依然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會更加重要,寡婦把土地“撂荒”了,準是個不靠譜的“娘們兒”!

或許,題主的問答有另一層含義,那就各述己見吧!


何由之


在農村單身漢和寡婦作為最特殊的兩類人,但他們的生活態度卻完全相反。單身漢只會越來越窮,寡婦則會越來越有錢。之所以會呈現出兩種極端,說白了還是對家庭的理解不同。那麼現在還會有這種現象嗎?


窮單身富寡婦

單身漢因為沒有自己的家庭,也沒想到盡到家庭的責任,他們在自己的生活中自然就會花錢大手大腳,從來都不知道節省開支。所以這些人就算是打工,到手的工資很快就花光了。以至於這些人在人前看起來很大方,但實際上卻十分的窮困。還有一些單身漢已經自甘墮落,這些人依靠自己的幾畝地生活,更別提有錢了。

寡婦則是已經組建了家庭,但隨後男人不幸離世的婦女。這些婦女一直都會勤勞節儉,她們用自己的雙手將孩子撫養長大,讓孩子能更好的讀書學習。雖然婦女們賺錢不是很多,但她們將錢花在刀刃上,積少成多,自然是越來越有錢。



寡婦有田無人耕

過去的農業種植中,需要的體力勞動很多,往往這些農活都需要男人出力才行。所以說寡婦的田地沒有人耕種,只能任由其荒廢。但現在農業的機械化已經到來,農業代耕服務也已經開展。耕地、收割、噴藥都可以請人代耕,也可以直接將土地承包出去,獲得一筆流轉費。

當然現在也不存在寡婦了,畢竟二婚女在農村也十分的吃香,但光棍數量只會越來越多,這些人還是因為窮,所以娶不到媳婦,大家怎麼看呢?


三農圈子


在過去的很多年裡,農村的孩子都是聽著老人的故事長大的,畢竟農村的年輕人都已經走上了大城市的工作崗位中,家裡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而孩子的教育則是由爺爺奶奶啟蒙的,一般情況下老人都會給孩子們講著各種俗語,為的還是讓孩子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也能夠用自己的人生經驗讓孩子們少走一些彎路,讓他們能夠在今後的人生中有更好的判斷力。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俗語。

雖然這句俗語的意思比較直白,在理解上卻讓人對此產生疑問。單身漢為什麼會窮,而寡婦怎麼又會有錢呢?畢竟農村人都是講究體力勞動,女人的賺錢能力自然不如男人,自然這句話也需要和農村的現實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夠逐句逐字的理解。當然從現實生活中我們也能夠看到,農村的寡婦一般都幹不了什麼重活,這些人都是依靠自己的手藝針線活取勝。雖然工資上不是很高,但實際上寡婦一般都勤儉有道。她們在生活中也一直都會將錢花在刀刃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享受到更好的待遇。

正因為如此寡婦一般都會節省很多的錢,日積月累也是一個不菲的數字。但我們再看看單身漢呢?這些人雖然賺錢比較多,但他們因為沒有撫養家庭的重任,也沒有自己的孩子要培養。因此他們的生活觀念中都會注重享受。因為沒有媳婦在旁邊掌管著家政大權,所以說單身漢花錢像流水一樣,基本上每個月剛發的工資就會揮霍一空。這些人的生活自然也會十分的貧窮,如果父母生病了或自己遇到難題了,那就會陷入沒有錢的尷尬地步。可見寡婦和單身漢之間的差別還是很大的,寡婦更懂得生活之道。

但寡婦就會再能幹,這些人也只能從事著力所能及的事情,對於那些重體力活自然也是無能為力了。就算是到了機械化的今天,農村的男人到了農忙的時候,也會從大城市中返鄉,這樣農田裡的莊稼才能更好的收穫。所以說一個寡婦怎麼能夠從事農田裡的活,這些農田只能被迫的荒廢下來。當然現在很多人都會將土地承包出去,也能夠獲得一筆流轉費。

從寡婦和單身漢之間的對比,說明勤儉有道的重要性。對於這個俗語,大家還有其他理解嗎?


新農村的日與夜


在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中,俗語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它有這樣幾個特點:

1、一般都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人們生活中常用的現成的話。

2、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3、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就是農村的一句俗語,其實理解起來並不難。

“窮單身富寡婦”這句是兩種人對應的兩種生活狀態。

“窮單身”顯然指的是男人,這個男人也許是結過婚後來又離婚了。或者是一直沒結婚的。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窮”。

單身的男人為什麼窮呢?

看許多帖子回答:因為男子作為單身漢,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牽絆,“一個人吃飽全家人不餓”,因此,也無所謂,甚至也想不到說要存錢,這樣下去,可不就變窮了嗎?

其實這只是表面原因,聽有書君給大家囉嗦幾句。

上面這個解釋其實隱含著男人與生俱來的生活態度。

大家都知道,由於生理心理的特殊,與女人不同,男人其實就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

當他身邊沒有女人,一個人過日子的時候,他是沒有方向感的。

你聽說過,沒孃的孩子自己還能過得有滋有味嗎?

第二個原因就要又拉出一句俗語了: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不怕耙耙沒刺,就怕匣匣沒底。”

意思就是說:男人掙的錢要交給女人管,男人耙耙沒刺,掙不來錢不要緊,如果女人這個“匣匣”底是漏的,那就要窮一輩子了。

單身的男人,沒有自己的“匣匣”,沒地方存錢,自然就會窮嘍。

第三個原因是單身男人交往比較廣泛。

因為沒有羈絆,狐朋狗友,胡吃海喝的機會要比“寡婦”多得多,花錢的機會就多。

相反,不說農村,就是在城裡,一個寡婦就不會有太廣博的社交圈,否則會引來非議多多。

這是社會遺留下來的習俗。

第四個原因,也是有書君身邊的例子。男人在生活中沒有女人的韌勁兒。

有書君的朋友,一對夫婦前幾年離婚了。

男性朋友剛開始和老婆離婚時,猶如籠中飛出的鳥,一臉陽光燦爛。積極地投身掙錢過日子。

可是一年過去了,因為沒有人在其身後督促,也沒有養孩子的負擔(孩子給了女方),生活目標喪失。

忙碌完回家也沒人知冷知熱的問候,再加上生意不好做,漸漸地沒了生活熱情,對擁有金錢沒了慾望,逐漸過起了“佛系生活”。

生活越來越窘迫。

情感專家說:男人是一頭猛獸,要在不斷地追逐與控制慾中才能激發其鬥志。

一個單身男人,如果失去了自己要追逐,要控制的目標,自然就沒有鬥志,自然要“窮”。

在這背後其實體現出其對生活喪失了激情。

再來說說“富寡婦”。

“寡婦”肯定是結過婚,因各種原因又獨身的女人。這裡的寡婦並不僅僅指死了丈夫的人。

相對“窮單身”而言,“寡婦”的生活剛好相反。

首先,女人與生俱來就有持家本能。

據心理專家分析:不管女孩在做姑娘時如何嬌氣,而一旦做了母親,女性原始的母愛本能就開啟了。

所以,“寡婦”的生活是有目標的——養孩子。

即使沒有孩子,她也會把自己的生活料理妥當。所以說精神上寡婦是富有的。

其次,女性一來到這個社會,相比較男人小孩子的角色,其生理心理就賦予了母性的本能。

而一個母親的肩上與生俱來就有一付有形或無形的擔子,這就是家庭理念與責任,不管對自己還是對親人。

這也決定了她對生活的態度,謹慎絕不輕率。

第三,上面已經說過,“女人天生就是匣匣”,能存貯一定數量的金錢,這讓女性的生活變得富足。

第四,女性天生陰柔,其韌勁兒男人真的是比不了。

還用上面有書君的那對夫婦舉例子。

離婚之後,有書君的那位女性朋友像打了“雞血”,除了勞作,拼命地在外面兼職,因為兒子要上美術學院,這是一大筆開銷。

她的目標就是兒子。

忙碌使她的生活變得充實。幾年的功夫,竟然為兒子在城裡買了一套房子!

對於“寡婦有田無人耕”的解釋。有書君認同這樣的說法:

農田的耕種還是需要壯勞力的,寡婦的體力小,顯然擔負不起這麼繁重的工作。

所以說,農村裡對“孤兒寡母”的同情多表現在田間地頭沒人拉犁耕種。

不過,現在農村的閒田都很少,已經發展到大面積種植了。

所以,後面的那句諺語被閒事人歪解,大家為了避諱,都不大說了。

總之,“窮單身”與“富寡婦”取決於一個人生活是否有目標,有擔當,有責任感。

老輩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點透了兩種人生態度造就的不同結果。不得不為有智慧的勞動人民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