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雙創周」落下帷幕 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範魚)10月16日報道2018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成都主會場15日圓滿落下帷幕。此次“雙創周”,成都主會場共舉辦啟動儀式、主題展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推進會等國家重點活動7場,國家部委、省直部門和地方特色活動29場。此外,各區(市)縣和市級部門緊密圍繞“高水平雙創、高質量發展”主題,結合實際舉辦特色亮點活動近1000餘場。大咖、企業雲集,亮點眾多,成果豐碩。

在本次“雙創周”中,高紅衛、柳傳志、周鴻禕、劉永好等29位知名企業家和1000餘名嘉賓參加相關活動。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毫不吝嗇給成都雙創環境“點贊”。他提到,在自己創業的年代,有句話叫“孔雀東南飛”,人才都去了沿海地區創業。如今風水輪流轉,成都走到了全國前列,被稱為“雙創第四城”是有道理的。

創業黑馬董事長、黑馬學院院長牛文文認為,成都在雙創方面已經成為一個方向、一個代表。他感慨,其實只有少數幾個城市打出了自己的雙創品牌,繼北京、上海、深圳後,成都成為中國創業第四城,創業黑馬見證成都雙創崛起,從生活城變為創新城、科技城。成都在全國、全世界都打響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南交大首席教授翟婉明,被業界稱為“中國鐵路提速的實踐者”。對於全國雙創活動周的主會場選擇落在成都,翟婉明毫不意外。他表示,成都近年來的創新創業活力有目共睹。特別是身在西南交大的校園裡,他自己就目睹了隨著科技成果轉化改革的推進,高校創新活力正發生著量級的飛躍,也帶動了一大批當地企業的創新發展。

“黑科技”點亮成都 眾多創新產品亮相主題展

雙創活動週期間,成都主會場舉辦了主題展示。從全國2000餘家優秀企業、重點高校、大型院所中遴選了150個最具典型性、代表性項目參展,包括人工智能、航天航空、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領域。經過大力對接積極爭取,成都市32個項目入選,超過全國總數的1/5,佔全省88%。

從全球首款“不怕水”插座、變身“通訊塔”的“路燈杆”等酷炫產品,到智能康復機器人等大眾關心的最新醫療技術……在主題展示上眾多黑科技產品組團亮相,涵蓋人工智能、機器人、生命健康等熱門領域。全球首款“不怕水”插座,手機放在水裡撈起來馬上就可以用,亮著的燈泡在水缸裡不會熄滅。把一個通電的電源插座放到水裡,不僅不漏電、不短路,還能在水下進行帶電插拔和連接。

在大眾關心的最新醫療技術方面,幹細胞3D打印的出現讓器官再生成為現實。該技術將器官進行全細胞分析後建模,通過將合適的生物功能性材料與細胞混合,進行3D逐層打印,使細胞精確定位,最終打印出具有功能的組織器官,再進行移植。

除了這些充滿未來感的科技,展會上不乏一些親民實用的產品。西南交通大學學生團隊研發的一款名為“捷睿移車器”的可摺疊通用型汽車搬運器可解決車輛停放不合理。可摺疊通用型汽車搬運器看上去是一塊方方正正的金屬板,當它啟動時,能鑽到汽車底盤下,根據車型變大變小,從而夾住輪胎,自主搬運汽車。

150餘個項目等達成初步意向 總投資超1000億元

今年雙創活動周是新舊動能轉換進入關鍵期的一次重要活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後召開的第一屆活動周。同時,作為主會場的成都也有力提升了中國創新創業第四城的城市知名度,構建起“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穀、西有菁蓉匯”全國雙創區域引領新格局新標杆。

據不完全統計,成都主會場參加現場活動超過180萬人次,為歷屆之最。其中,成都菁蓉匯接待觀眾超過35萬人次,通過@活動周線上平臺參與人數超過520萬人次。同時,積極配合中國科協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舉辦45站103項海外雙創周活動。組織有關社會團體、高校院所、行業協會、企業等單位開展雙創進機關、進高校、進企業、進街道、進社區2000餘場,使創新創業的氛圍和理念既在中心城區推廣。活動週期間,投促部門和各區(市)縣靠前行動、主動服務,與300餘家創投機構、150家重點展示企業進行“一對一”對接,崑崙萬維全國總部、中國軌道交通大數據研究基地等50餘個項目成功落地,150餘個項目等達成初步意向,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