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现象反应深圳人口在锐减,看完决定要不要改行?

这个实验谁都可以做,no need to do the math.

去年这个时候微信附近的人差不多是这样的:

三个现象反应深圳人口在锐减,看完决定要不要改行?

(第一页和最后一页都显示100米内的人)

今年是这样的:

三个现象反应深圳人口在锐减,看完决定要不要改行?

(第一页)

三个现象反应深圳人口在锐减,看完决定要不要改行?

(尾页)

对比明显,去年的人相当密集。当然这些附近人中不少是机器人(城市套路多,真诚的对待自己哦)、美容行业、信贷保险(卖保险的比买保险的都多),尽管如此,去年翻到你开始抓狂,依然只显示100米之内,可见人有多密集。而今年都能看到东莞了。

PS:Q:微信为什么只显示100米以内的人?

A:这是为了隐私保护,即便同一个房间,也会显示成100米。

No.2 外卖单量锐减

三个现象反应深圳人口在锐减,看完决定要不要改行?

(小编常点的一家,去年200号,今年40)

这是一家现炒湘式快餐菜(其实也就是普通的炒菜而已),中国南方的务工人口大致分布是这样的:湖南、广西 较多涌进广东;安徽、河南则大多东进至江浙、上海。是一种就近原则,而四川人跟谁都不近,哪哪都有。当然深圳虽然各地人群聚集,但川湘菜是外卖类目中一种高稳输出的存在,销量锐减。

饭店老板表示饭店生意时好时坏,钱难赚呐。

No.3 单轮车骑行者数量大减

每年的8-9月通常是人们稳定,开始大额消费的时候。去年这个时候路上代步工具种类,数量极多,到处是俊男靓女的单轮车,双轮车平衡车,电动滑板。今年很少看到了(交警的功劳?)

三个现象反应深圳人口在锐减,看完决定要不要改行?

(去年极多,今年已经不多见了)

深圳原本是一个年轻人聚集的富有活力的城市,人口密度城市最高的不是北京,也不是上海,而是一平方公里站5个人的深圳。


年轻人和老年人主导的城市区别在哪里?

年轻:我们现在去做吧。

老年:走流程。


如今深圳的年轻人大大降低消费力度。特别是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关外人士,而关内的有些也开始觉得日子过得有点紧,其中一些觉得自己还能苦苦支撑几年。大家毕竟已经习惯了这边的生活,气候,也有了自己的朋友,再去没有什么产业的家乡,多少有点回不去的感觉。

这或是实体经济衰退的前兆,部分依托外来人群的实业可能经受不住这样的冲击。

结束语:换个城市发展,你会选哪里?

小编先来:那当然是去东莞了,靠脸吃饭,一巴掌5毛钱。

the end.

有趣的灵魂屈指可数,精彩的文章关注就有------刘员外0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