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李盈瑩一戰成名是因爲張常寧打不好下場了,你同意這樣的看法嗎?

散兵有勇


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換上李盈瑩不是因為張常寧打的不好,而且朱婷自身疲勞+對方成功防守導致進攻效率下降,中國隊原本擁有的強攻點疲軟,急需要增強強攻實力。

張常寧首發除了有穩定的一傳保證外,進攻上該下的球基本都拿下了,不到三局時間裡得了12分,已經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只是本場比賽美國隊狀態太好,又成功限制了龔翔宇,廢掉了中國隊右路的進攻。到了第二局朱婷也被有效限制,不僅是調整強攻不能得分,就連平拉開進攻也屢屢被防守起球,中國隊全隊沒有一個穩定的強攻得分點,全隊進攻疲軟,這時候換下張常寧,讓朱婷改打張常寧位置,李盈瑩打朱婷位置,一下子提高了進攻的檔次。因為朱婷的一傳能力與張常寧持平,進攻能力則毫無疑問好於張常寧,李盈瑩作為奇兵,對方一時難以適應,進攻效率又明顯好於朱婷。

所以,陣容調整以後,第四局中國隊就一改前三局開局的被動,一上來就領先,經過艱苦鏖戰終於拿下第四局,把站在懸崖邊上的中國隊拉了回來。





泥土dcx


給大家普及一下為什麼每場比賽中段都要換下張常寧:這可以從前幾天她回答某媒體的一個釆訪中得出答案。她腎病16年就查出來了、但為了17年全運會和之後的排超、她答應了省體育局的要求、未及時手術、直至排超結束才住進了醫院。手術不大、也很成功,但是作為一個從事三從一大訓練和高強度比賽的職業選手來說卻面臨極大風險、最終她還是以國家利益為重,踏上了世錦賽之旅,但這絕對是權宜之計、所以每場比賽大家都可以看到有隊友拿著冰塊放在張姑娘頭上降溫!而冰塊一般都是緩解肌肉勞損、疼痛、腫脹之用,可見張姑娘這次參賽絕對是“拼了命的”。我在之前文中曾說過應以人的生命、健康為重、曾勸郞導不要勉強徵召張姑娘、但最後時刻她還是登上了戰車,這也是郞導無奈之舉,但張姑娘絕對令人欽佩,好在另一個李姑娘殺出來了、張姑娘也可以釋懷了!


文利先生


這個問題有許多提法上錯誤的,為了說明問題,需要予以糾正:

(1)李盈瑩“一戰成名”的說法不對。喜歡排球的人,都知道李盈因為在排超大殺四方,出名很早。球迷喜歡看她的大力扣殺,排協給她頒獎。打排超,打世界聯賽,打亞運會,一直打到世界錦標賽。雖然在國家隊不是主力,因為年齡小,更能引起球迷的關注。由於一些人故意給她抹黑,誇大她的弱項,許多人道聽途說地對李盈瑩的技術特點產生懷疑。今天對美國隊一戰,讓全國球迷目賭了她進攻的實力,為自己正了名,所以應該說是“一戰正名”。



(2)提出因為張常寧下場了,才讓李盈瑩一戰成名的提法也有不妥之處。排球是集體項目,隊員之間是協助與配合的關係,沒有誰影響誰的說法。張常寧和李盈瑩同時在場上的“常贏組合”威力也不會小。正確的誰法是張常寧的下場給了李盈瑩扣球表演的機會。

(3)張常寧下場有美國追她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郎平為求勝利使出了撒手鐧。南京總決賽,小組賽,中國被巴西打了個3:0 決賽中國派出朱婷,李盈瑩首發出場。結果中國3:0 橫掃巴西。朱婷得分比小組賽打巴西增加了,朱婷感覺還不累。



世界錦標賽對美國,郎平這是舊陣新演。我們寫評論的人,死抱著李盈瑩不能撐起朱婷的對角,李盈瑩一上場朱婷就不能進攻的教條。郎平的變陣應該讓大家對進攻和防守的辯證法有新的認識。

個人觀點,希望聽聽您的意見。


李冠朝


這個說法顯然是不對的,張常寧被換下,並不是打的不好,而是郎平閱讀比賽能力非常強,她知道在什麼時候換上什麼類型的球員。

張常寧打了兩局半,得到12分,作為保障性主攻,這是個不錯的數據,12分的得分,在前三局當中,也僅次於朱婷的17分,排名第二位。

並且這個數據還是在兼顧接一傳,被美國隊追發的情況下得到的數據。
中國隊拿下第一局以後,第二局和第三局一攻成功率下降,這是輸球的原因,郎平及時的閱讀了比賽,換上攻擊能力更強的李盈瑩。

這個就好比足球比賽,比分領先時換人,一般會換上防守球員保住比分,但比分落後時,就必須換上進攻球員,期望扭轉敗局。


當時是大比分1:1,第三局比賽17:22,
中國隊落後5分,所以郎平換上李盈瑩,並不是張常寧打的不好,而是場上局勢需要中國隊加強進攻。

李盈瑩也很爭氣!上來以後就即插即用,在後兩局得分是所有球隊最高的11分,朱婷後兩局才拿下8分。

所以說,李盈瑩被換上場,是中國隊需要進攻,假如前兩局中國隊2:0領先,第三局比分也是領先,也許郎平就不會換上李盈瑩,而是繼續用張常寧,保住勝果。


逸飛嶺伯爵


換李盈瑩,主要是加強前排攻擊力。張常寧在場上主要還是接六輪一傳,為朱婷和接應的二四號位進攻通過火力保障,但張在前排朱婷在後排時,中國隊的前排攻擊力不足,而換上李盈瑩,雖然朱婷要接五輪或者六輪一傳,但不管朱婷還是李盈瑩在前排,都保障了前排強大的攻擊力。但李盈瑩輪轉到後排時,朱婷還是很累的,不但要下撤接一傳,還要回到前排進攻、攔網,所以朱婷的得分都沒有李盈瑩多,但你能說李盈瑩已經強於朱婷了嗎?張常寧作為保障性主攻,不但接一傳,防守、攔網也不錯,而且也得到12分,難道她表現不好嗎?中國隊落後不是因為某一個人,勝利也不是因為某一個人,郎導只是針對對手和場上形勢調整不同的陣型,真正決定了這場球勝利的關鍵還是教練組。


山裡曬太陽


2018年10月14日,女排世錦賽六強戰,中國女排與美國女排的強強對話首先打響。中國女排在1:2落後的情況下,絕地反擊,繼小組賽3:0戰勝美國女排之後,再次3:2戰勝了本次世錦賽奪標的大熱門美國女排。三局的比分是25:22、19:25、20:25、25:23和15:9。



本次比賽,中國女排取勝的關鍵人物是年輕的李盈瑩。在中國女排第三局21:17落後的時候,李盈瑩替換張常寧登場,雖然沒能幫助中國女排取勝該局。但在接下來的兩局強勢發揮,徹底扭轉了中國女排的被動局面。本場比賽,李盈瑩發、扣、攔全面爆發,第五局局末發球連續破攻,成為美國女排的噩夢。可以肯定地說,成名於排超聯賽的李盈瑩因此一戰會引起國際排壇更多的關注。


賽後央視記者崔嘉採訪李盈瑩說:“今天你發揮的不錯,一戰成名。”,謙虛的李盈瑩連說:“沒有,沒有。自己只是發揮了進攻的優勢,也有隊友的功勞。”,的確如此,排球運動是一個集體競技項目,中國女排更是一個團結戰鬥的集體。昨天的比賽李盈瑩的發揮著實驚豔,但張常寧的發揮也很出色,她在承接大量一傳防守任務的情況下,還能得到12分,實在難能可貴。張常寧遭到追發消耗了大量的體力和精力,但也分擔了隊友的責任和壓力,保存了全隊的戰鬥力。當張常寧因消耗過大體力不支,一傳陷於被動時,中國女排需要改變策略,在這種情況下,李盈瑩替補登場加強進攻,此時,朱婷立刻轉換成張常寧的保姆角色。由此可見,對於一個有機的整體,什麼工作都要有人做,髒苦累的活也要有人幹。

正如郎平所說,中國女排即使1:2落後比賽也沒有結束。排球比賽誰衝鋒在前,誰出奇致勝,誰上誰下,都要審時度勢看實戰需要。


嶺秀1


不同意這種觀點,這是完全不懂球的觀點。不懂球就根本看不出張常寧在目前女排戰術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這是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問題。

張常寧從15年世界盃成名,目前世界女排各隊對她非常熟悉了。針對她的限制會比較多。李盈瑩目前在世錦賽是作為一個奇兵的角色,各隊還不熟悉她,隨著這次世錦賽的亮相,我們不在有秘密可言。我們在給李盈瑩今天表現送去掌聲的同時,其實她的考驗才剛剛開始,以後的比賽各隊都會研究下她。

張常寧在目前的戰術體系中要主接六輪一傳(不懂球的估計都搞不懂什麼六輪,三輪的),釋放朱婷和龔翔宇的火力。美國隊今天堅定不移的一直追發張常寧,張常寧在有傷情況下接了大量的一傳,輪到前排時她還要進攻和攔網,第一局我們獲勝,她和朱婷的強攻是獲勝的主要原因,什麼活都要乾的情況下,還拿到12分。開賽到現在,賽事的強度和密度讓帶傷的張常寧很疲倦,她被換下主要是體力不足。如果換作李盈瑩接六輪或三輪一傳,張常寧主要負責進攻,以張常寧的綜合全面,效果不會差。但李盈瑩目前不具備六輪或三輪一傳的能力。



接下來的比賽,張常寧還將是首發,因為她的全面性和在戰術體系中的作用李盈瑩暫時替代不了。李盈瑩是目前中國女排的秘密武器和戰術上的重要變化選擇,她要利用好每次機會打出自身特點,增加閱歷。慶幸的是她比一些球迷和粉絲冷靜的多。


評賽事的熊熊


我覺得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中國女排是個整體,整體發揮不好,個人在好也是扯淡。


首先,我想說我不認同這樣的觀點,女排球員都是好樣的。沒有張常寧在第一局的一傳保障,我們怎麼能夠贏得首局的勝利呢?

第二局開始,美國人開始改變戰術,不在強攻4號位這個點,而是採用打吊結合的模式,攻擊我們。


很明顯,前兩局的比賽中,美國隊多次佯攻想要強攻,但是實際在上網的時候,變換手勢,採取了吊球的戰術,多次得分。我覺得中國隊如果不應變的話,是很有可能輸球的。

其實這場比賽,張常寧發揮的不算差吧。只是一傳確實被美國隊衝的確實比較厲害,看到這種情況,郎導乾脆在第三局我們落後的情況下上李盈瑩,讓朱婷在後排接一傳,因為確實當時一傳被美國人衝的比較厲害。其實郎導當時肯定也有,賭一把的情況在裡面。


如果李盈瑩打不出來,我覺得我們多半會輸球。所以我覺得那些抨擊她的球迷可以住嘴了。中國女排能夠贏的這場比賽的勝利,我可以說是全隊的功勞。沒有大家的眾志成城,你覺得能贏這麼強悍的美國隊嗎?

好在盈瑩頂住了壓力,給我帶來了一場勝利,不容易啊。所以我想說並非常寧發揮不好,而是出於戰術需要,她下場的。這一切的功勞都必須歸功於郎導的神機妙算。


散兵有勇


不贊同這種看法,這種題目有些搬弄是非的嫌疑!

出戰兩節半,尤其是第一節,張常寧在攻防兩端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可以說撐起了朱婷的對角。不過隨著比賽的進行,美國隊憑藉著高質量的發球和強攻連續衝擊張常寧,使得她的一傳沒能頂住,再加上小宇、蘋果等人的進攻連連受阻,才被換下,不是表現不好!

郎導選擇換人調整比賽戰術,朱婷來到後排保證一傳,同時發揮李盈瑩的進攻的強項!這一招也很險,朱婷需要兼顧攻防兩端是對她個人體能的考驗,同時要求小將李盈瑩出場就能發揮,不然進攻打不開的她會是場上的漏洞。還好中國女排咬下來了,眾志成城,展現了極強的韌性,逆境中迎來了爆發。

女排是一個大家庭,在這隊伍中人人都是英雄!比賽的獲勝不是一個人戰鬥,是團隊的結果!


小哥聊體育


肯定不是這個原因。

第一,寶寶修養了這麼久,身體體能肯定不會恢復這麼快,在場上接六輪一傳,還擔負朱婷對角進攻,打高強度的兩三局,之後體能就開始下降,實際也是這樣。因此,移動速度慢了,彈跳高度低了,扣球力量小了,一句話就是場上威脅小了,進攻屢屢被攔,在站下去,一是對中國隊不利,二是隊員容易受傷(不順利時隊員最易出現受傷)。所以郎導及時換下,只要是照顧隊員,其次為了球隊戰勝對手。不存在成全誰的問題,對內任何球員都是主力,隨時都可上場或下場,由教練戰術需要,光靠首發打到底的球隊,是走不到最後的。這一點裡約奧運會就是佐證,郎平幾乎在打巴西及以後場次,輪換了所有隊員上場比賽。

第二,李盈瑩替換寶寶,是戰術需求,寶寶體能下降,朱婷越來越累,對方對二人的防範越來越嚴,以致多回合都不能扣死得分,調整攻已經沒有威脅了。此時應該讓寶寶休息,恢復體能,備戰後續或下場比賽。還應讓朱婷適時隱蔽下進攻風頭,後撤一下,穩定全局,思考執行教練的戰術。換上李盈瑩,就是讓她在前面衝鋒陷陣,發揮發球威力,減少全隊壓力,這點李盈瑩做到了,做的還不錯,她上場後,其他人的進攻更銳利,說明打亂了對方的既定防守策略,對美國隊的比賽,就是如此,她上場後的強攻幾次得分,解放朱婷,朱婷的調整攻幾乎百發百中(在中國隊朱婷調整攻才是最關鍵的攻擊)。小宇也開始發威,一改屢屢被攔現象,尤其第三局最後一分,大提士氣。

題注的問題根本不存在,本就是教練為了場上應變採取的正常換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