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之聲·青春關注」修復臭氧層 善待保護衣

「青年之声·青春关注」修复臭氧层 善待保护衣

「青年之声·青春关注」修复臭氧层 善待保护衣

臭氧層保護著地球上的生命免受短波紫外線的傷害。圖為福建惠安女抬船出海。林祖賢攝

在我們頭頂上,有一件可以吸收太陽輻射、保護人類和動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線傷害的保護衣,它就是臭氧層。自20世紀80年代南極上空臭氧空洞出現後,國際社會高度重視臭氧層破壞問題,中國也不例外,一直採取行動修復和保護臭氧層,打贏藍天保衛戰。

1

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

隨著冰箱、空調等家電需求增多,大量產生消耗臭氧層物質(ODS)的化學制品被廣泛使用。它們的排放對臭氧層造成嚴重損耗,威脅著人類健康和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有數據顯示,臭氧空洞每增加1%,人類患皮膚癌的幾率就增加4-6%,失明人數增加1-1.5萬人;臭氧層厚度減少25%,大豆將減產20-25%。

ODS的用途非常廣泛,主要包括冰箱、空調、電子產品、滅火器材,還應用於菸草的膨脹劑、泡沫塑料、髮膠以及殺蟲劑等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目前ODS大概是四種:全氯氟烴類,用來做製冷劑;哈龍,是做滅火器的;四氯化碳,是做清洗劑的;甲基溴,是做殺蟲劑的。這些東西到了高空以後,會和臭氧的氧原子產生反應,不斷破壞臭氧的構成,對臭氧層有不同程度的破壞作用。”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綜合部副主任張志強對筆者說。

自1989年加入《關於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91年加入《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以來,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並積極推動國內履約工作。首先成立國家保護臭氧層領導小組,出臺了《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制定了《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先後實施31個行業淘汰計劃,關閉相關生產線100多條。早在2010年,中國就完全停止了全氯氟烴(CFCs)、哈龍、四氯化碳(CTC)、甲基氯仿四大類ODS受控用途的生產和使用。

截至目前,中國累計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超過28萬噸,約佔發展中國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

今年7月,生態環境部部署消耗臭氧層物質執法專項行動,對全國重點行業企業組織全面排查。據介紹,此次行動將對涉嫌生產、銷售ODS物質的企業(個人)進行嚴肅查處,一旦發現任何中國境內企業非法生產、銷售和使用 CFC-11,都將依法堅決打擊,追究其法律責任。

2

研發綠色替代技術

“經過這麼多年的努力,對破壞臭氧層的物質,基本上在科學界和產業界已經達到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即通過替代手段和研發新技術,來儘量減少使用ODS。國家也通過綠色採購、綠色產品認證鼓勵支持臭氧友好替代品,通過市場手段與政府管理相結合的辦法,把對臭氧層損害的物質生產降到最低。”張志強表示。

為加快推動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生態環境部頒發《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推薦名錄》,採用綠色環保製冷劑替代CFCs及HCFCs;用泡沫滅火器代替哈龍滅火器;對替代技術較為複雜的甲基溴,推薦生物燻蒸、土壤有機質補充、太陽能消毒、抗性品種及嫁接技術、蒸汽消毒、無土栽培、浮盤育苗法等防治方法。

國家鼓勵、支持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的生產和使用,倡導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目前已在上千家企業開展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推動全行業技術進步和綠色轉型升級。比如格力無氟變頻空調採用了先進的R410A環保製冷劑,不會破壞臭氧層,符合環保趨勢,剛一上市就深受用戶喜愛,銷量猛增,既保護了臭氧層,也提升了人們的生活品質。

除大規模推廣綠色低碳替代技術外,我國先後發射了搭載紫外臭氧探測儀的風雲三號氣象衛星A、B、C星,用於探測大氣臭氧。張志強介紹,中國跟多個國家均有合作,包括部長級的對話機制、行業級的技術交流、市場上的合作,還有能力建設層的培訓,通過這些合作,讓大家共同來減少消耗臭氧層物質的產生和累積。

2017年,為慶祝《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結30週年,環境保護部被臭氧秘書處授予“保護臭氧層政策和實施領導獎”,表明了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為保護臭氧層、淘汰ODS作出的顯著貢獻的高度肯定。

3

提升公民環保意識

“修補”臭氧層空洞,還需喚醒全人類保護臭氧層的意識,鼓勵公眾參與,推動形成崇尚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氛圍。

在今年的國際臭氧層保護日到來之際,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東華里小學開展“彩繪環保長卷 共同保護臭氧層”活動,由老師為學生普及臭氧層保護知識,組織學生在長卷上進行保護臭氧層主題的繪畫,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增強環保意識。

參與臭氧層保護,公民責無旁貸。現在很多消費者已有了這樣的意識,在購買電器時,主動選擇帶有“愛護臭氧層”或“無氯氟化碳”標誌的產品(如氣霧劑罐、冰箱、滅火器等)。

張志強說:“對於一個公民來講,第一要提升環境保護意識,積極地去了解一些關於臭氧層保護的科學知識;第二要減少使用這些損害臭氧層的產品,比如含氟的空調。對自己來講,還要防止紫外線的過量輻射,特別是要保護眼睛、保護皮膚,避免皮膚癌和白內障。我們通過政府的力量、個人的意識和社會組織的力量,共同減少破壞臭氧層物質的排放。”

大家的努力已見成效。截至2016年,南極平流層的抽樣損耗量較2005年已減少20%。但是臭氧層的完全修復需要漫長的過程,人類尚未完全掌握臭氧變化的機制,未來還需要繼續在全社會推行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青年之声·青春关注」修复臭氧层 善待保护衣

微博:筠連縣團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