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產業扶貧激活「造血」功能 助力羣衆脫貧致富

今年以來,崇左市注重培養新型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培植扶貧產業,不斷增強精準扶貧的“造血”功能,為脫貧攻堅工作注入源頭活水,幫助貧困戶找到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走進龍州縣北部灣食用菌產業(核心)示範園內,菌包自動化生產線上一個個菌包被生產出來,工人們正忙著採摘、修剪秀珍菇。已經投產一年的龍州縣北部灣食用菌產業(核心)示範園是國內單體規模最大、自動化生產程度較高的食用菌全產業鏈生產加工園。是龍州縣扶貧重點項目,專門為農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量身定做”。在食用菌大棚裡,沈小琴工作3小時可剪下7框秀珍菇。來到這裡工作對於家裡人多地少,生活比較困難的沈小琴來說,收入有了多一份保障。

除了讓貧困戶入園務工之外,企業還將56座常溫出菇大棚出租給28個合作社,實現統一提供菌棒、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收購銷售、統一年底分紅,通過“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吸納貧困戶扶貧資金入股等三種方式,讓貧困戶從中受益,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截至目前,龍州縣北部灣食用菌產業(核心)示範園已建成現代通用冷庫155間26000平方米,常溫出菇大棚56座19000平方米。示範園2017年9月試投產,日產菌棒7萬棒,全部投產後,預計每年可生產菌棒4000萬棒,年產食用菌可達1.8萬噸,年銷售收入1.9億元。

今年以來,崇左市重點圍繞“種、養、遊、貿、工”五大扶貧產業,積極培育了一批新型經營主體,助力貧困群眾增收脫貧。今年全市新增農業企業47個,累計達到2031個,新培育12家企業入規,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384個,累計達到3994個,全市287個貧困村共成立合作社1041個,其中有284個有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今年預脫貧的103個貧困村全部有農民專業合作社覆蓋;新增農民合作社聯合社8個,累計達到30個;新增家庭農場83個,累計達到359個,全市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3.27萬戶增收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