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如果你在20世紀70年代碰到索柯洛夫,問他正在做什麼,他的回答會讓你以為他是個神經病。

因為他會回答你,他正在觀察遙遠的星系,想從中找到“地球的影子”。

如果你接著問他,“地球的影子”是什麼意思,他會一本正經的告訴你:

在距離我們這個地球數十億光年遠的地方,會有一個也叫做“地球”的行星,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在這個“地球”上,一切才剛剛開始,如果你能活得足夠長的話,比如有幾十億年那麼長

你就可以看到這個“地球”的發展歷史……

微生物開始出現……各種物種的繁衍……恐龍的最後滅絕……人類的早期前身……古文明的誕生……西方資產階級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當然,這個“地球”也會出現一個名叫愛因斯坦的偉人,徹底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總之,這個“地球”上的一切一切,都會與我們目前生存著的地球完全相同。

而且,這個“地球”在時間上總會比真正的地球慢一拍,真正地球上的人都可以在這個“地球”上充當最準確的預言家!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是不是很趣?

因此,我們也可以把這個“地球”叫做“地球的影子”。

那麼,“地球的影子”,只是索柯洛夫的異想天開,還是確有其事呢?

天文學家們倒是非常理解索柯洛夫。早在20世紀初,天文學家們就已經在考慮這種可能性:

由於宇宙中的光,以波粒二象性的方式向前移動,會使宇宙中的明亮物質——例如銀河系,產生多重影像。

這樣它們的影像會出現在宇宙中某個遙遠的角落,並且,由於光速的原因使之產生時間滯後的現象。

這就是索柯洛夫所說的“地球的影子”現象。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宇宙中出現多重影像並非是不可理解,或遙不可及的一件事,這是根據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出的一種結果。天文學家們推測,大空可能並非像我們肉眼所觀察到的那樣是平直的,就像人類曾經以為地球是一個平面一樣。因為恆星和星系的引力會將空間扭曲,使光線圍繞著他們彎曲起來。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也就是說,光也並不是如我們想象的那樣,一直直線傳播。

早在上世紀20年代,天文學家就證明出,宇宙扭曲有各種各樣的幾何形式可供選擇,至於會扭曲成什麼樣的幾何形式,只取決於一個未知量:宇宙的物質總量。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如果宇宙質量較小,太空就是一種雙曲線幾何,就像一面凹透鏡;

如果宇宙質量很大,大到某個臨界值,太空就有可能是平面的,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

如果質量再大一些,超過臨界值,太空就會凝聚起來,光線不能傳播。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宇宙不可能是第三種假設,但是,宇宙只可以是上述兩種形式嗎?

還會不會有別的情形出現呢?科學家們尚無法證明。

但無論是何種形式,宇宙都很有可能是有限的。

在任何有限的宇宙中,光線都可以最後回到它的出發地。

這有點像環球旅行,無論從哪一個方向出發,經過足夠長的時間,最後都會回到起點。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在這個神奇而古怪的宇宙中,就會出現這樣的現象:

從銀河系發出的光,或者說從地球發出的光,經過足夠長的時間後,又會回到銀河系或地球上來。

但是,這個光記載的是很久以前的銀河系,或者地球上的圖像。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人的眼睛看到這個光時,就會像是看到了過去的銀河系,過去的地球!

那麼我們開一下腦洞,15年我們在遙遠的40000光年外發現的號稱“地球二號”(開普勒452b)類地行星。

類地行星,會不會其實就是地球過去的影像?

會不會,其實就是我們地球過去的影像,現在反射回來被我們看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