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4歲讓梨,16歲法庭爭死,原來母兄皆這樣慷慨豪情

孔融4歲讓梨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他母兄慷慨道義,一門爭死的故事卻少有人知曉。

孔融4歲讓梨,16歲法庭爭死,原來母兄皆這樣慷慨豪情

孔融出生于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孔融之兄孔褒,為人豪爽,喜交名士,與東漢名士“江夏八俊”之一張儉相交甚深。張儉因揭發朝中權貴而遭報復,被朝廷通緝,四處逃亡。一天他逃到山東曲阜欲投至交孔褒,正好孔褒外出未歸,孔融出門應客接待了他。孔融問他何故來投,張儉見舊友不在而孔融尚在年少,因此不願將詳情告知。孔融見他面有窘色,說話也支支吾吾,便笑道:“兄雖外出,難道我就不能為您作主麼?”張儉正好也無去處,只好暫且留下住了幾天方才離去。那年孔融年方16。

按當時東漢律例,收匿朝廷逃犯將與犯人同罪。張儉揭發朝中權貴犯的是死罪,許多故交都唯鞏避之不及哪敢收匿?

孔融4歲讓梨,16歲法庭爭死,原來母兄皆這樣慷慨豪情

不久,孔融收匿朝廷逃犯之事終被發覺,郡吏將其兄弟二人繫獄審訊。孔融首先說道:“張儉來我家確有此事,現已離去,也不知去了哪裡,當時我兄在外,是我做主留他在家,與我兄無關,我願意承擔窩藏朝廷罪犯的一切責任。”

未等孔融說完孔褒接著說:“張儉是我的好友,他是投奔我而來,我弟不知道他是朝廷通緝犯才留在家中住了幾天,這罪應該由我來承擔,與弟孔融沒有任何關係。”

郡吏得到兄弟倆的供詞也疑惑不定到底該由誰來承擔此罪,於是又傳訊孔氏兄弟的母親。孔母說:“我的丈夫已去世,我是家長,家裡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應該由我這個做家長的承擔,我甘願認罪。”

孔融4歲讓梨,16歲法庭爭死,原來母兄皆這樣慷慨豪情

郡吏見他們一門爭死,更不知如何定奪,於是將供詞申奏朝廷。朝中有良知的大臣見孔氏一家如此慷慨道義,不但不貪生怕死,而且慷慨爭死法庭,無不讚嘆,最後放了孔母和孔融,孔褒也得到從輕發落。

史稱孔融為孔子二十世孫,自幼聰明知禮,四歲時與兄弟分梨,舍大取小,家人問何因,他說我是小兒應當吃小的。十歲時,他隨父親到京師,李膺為河南尹,是當時名士,名重一時,門禁嚴肅,除當代名士和世交之外一般都不接見。孔融很是仰慕,想去見見這個“老夫子”。他一個人來到李膺門前對門吏說:“我是李公家子弟,特來求見,請通報一聲。”門吏見他雖然年幼,但卻落落大方,很懂禮儀,必有來頭,就讓進見。見面後,李膺並不認識他,但見他舉止大方,言語不凡,卻也暗暗稱奇。便問道:“你小小年紀,到這裡來有什麼事?你說是我的通家子弟,但我並不認識你的爺爺、父親啊。”孔融從容答道:“我的先祖孔子與您的先祖李老君(老子)同德類義,相為師友,難道不是累世通家?”李膺聽後不禁歎賞,笑道:“你小小年紀就這麼聰明,將來必成大器。”

孔融4歲讓梨,16歲法庭爭死,原來母兄皆這樣慷慨豪情

後來孔融勤奮好學,能詩善文,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名列“建安七子”之一,頗有盛名,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官居太中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