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因為電商和外賣的快速發展,使得國內的快遞配送業務也得以爆發式的發展。根據國家郵政局官方數據顯示,從2012年到2017年,全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超過400億件,同比增長28%。照此發展,預計在2020年的快遞業務量將達到700億,業務收入將達到8000億元。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隨著快遞業務量的與日俱增,快遞末端的配送服務將迎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消費者會對配送速度、服務質量等的要求也會水漲船高。但是在快遞行業低門檻的大背景下,快遞服務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諸如業務操作系統不完善、響應時間不及時、人工成本變高且日漸稀缺等。快遞業務末端的配送服務也隨之產生很多弊端。配送機器人便應運而生。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配送機器人在精準的地圖數據與智能導航系統的配合下完成任務。有效的在快遞末端的配送服務上各種弊端,而且在一些特殊場景中(某些小區、寫字樓不允許快遞人員進入)可以出色的完成配送任務,在未來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十年,近八成的快遞包裹將進行自動配送。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從概念到落地,配送機器人的問世得到了包括電商、快遞、餐飲等行業的親睞,一些機頭企業也看中了配送機器人未來的價值。

近年來京東一直致力於技術的轉型,京東自主研發的快遞機器人就是京東物流技術轉型的代表。這款快遞機器人通過自身攜帶的雷達與傳感器可以準確的識別所處環境。除了對於路障、行人都會自動規避,還可以準確識別交通信號燈,自主停靠等。據悉,這款快遞機器人最多一次可以配送30單。目前,京東宣佈快遞機器人將實現量產。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除了京東,蘇寧物流也研發了自己的快遞機器人臥龍一號。這個迷你機器人只有八寸長,重量輕便,還擁有著超過8小時的超級續航能力。臥龍一號的AI智能芯片可以規劃路線,還可以抵擋惡劣天氣,自乘電梯等。功能強大臥龍一號可以實現室內、外模式的無縫切換,在今年的餓618正是進入常規化運營。它被應用於蘇寧小店周邊3公里範圍內生活圈的及時配送。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阿里巴巴集團也自主研發了第三代菜鳥小G Plus。全新的機器人載重增加到100公斤,還配有具備保溫功能的儲物箱。菜鳥小G Plus充電一次可以行駛60公里,每次最多可以搭載200件小包裹。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餓了麼也推出了自己的送餐“小哥”萬小餓,這款配送機器人主要應用於樓內末端的配送,成功的實現了"最後一公里"的配送任務。萬小餓不僅可以自動設計路徑,還可以自乘電梯。除此之外,萬小餓還有著三層的保溫儲存空間,可以載重80公斤,行之有效的避免了人工配送出現的食品灑落、降溫等問題。

人工智能顛覆傳統行業,一夜之間,快遞小哥要失業了!

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配送機器人的發展將越來越快。由於國內科技技術在計算、驅動等領域還與發達國家有一定的差距,導致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仍需進口,以至於成本居高不下。除了技術缺陷,國民整體素質也是影響快遞機器人行業的一個重要因素。人們是否會像對待共享單車那樣對待快遞機器人,將影響機器人在配送領域的落地。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逐步推進智能化,配送機器人將會替代眾多人工服務。京東CEO劉強東表示,未來五年,給你送貨的都是機器人。相信隨著國內科技的快速發展,機器人領域中技術、成本等挑戰都會得以解決,在未來,智能化城市生活將更加便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