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又出現了,這次他還帶了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同學。

(一)

2018年10月13日晚,

由西北工業大學師生、

校友共同獻上的校慶文藝晚會拉開帷幕。

其中一檔由該校校友殲-20總師楊偉

運-20總師唐長紅和殲15常務副總師趙霞

同臺表演的詩朗誦《致遠方》引爆全場!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三位校友來自同一個班級——

被稱為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5381班,

校友楊偉、唐長紅還來自同一個宿舍。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楊偉,中國科學院院士,殲20、梟龍、殲10雙座戰鬥機總設計師。

唐長紅,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飛豹”、“運-20”總設計師。

趙霞,殲15常務副總師,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型號總師。

(二)

楊偉院士前段時間火爆網絡,

來看看他的開掛人生⬇️

剛中考完就高考!殲20總設計師的“開掛”人生,讓人熱血沸騰

他也因此被稱做是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

當時,他剛中考兩個星期後就參加了高考。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我正好是初中畢業考試6門課,

5門100、1門99,差1分就是(總成績)滿分。

這樣我就試著申請破格參加高考……

也沒什麼準備,北大、清華一填……

再後來成績下來了,還挺好,

離北大清華和科大少年班的

錄取線也就差個一兩分。”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不少網友都稱這才是“開掛的人生啊”!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三)

楊偉15歲考入西北工業大學,

是那一屆空氣動力學專業年紀最小的學生。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22歲,

楊偉碩士研究生畢業,

進入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此時,他“開掛”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楊偉先後擔任殲-10飛機副總設計師

(總設計師為宋文驄),

殲-10系列飛機、

“梟龍”飛機和殲-20等

多個重大飛機型號的總設計師。

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

國防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

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

先後獲全國先進工作者、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國防科技工業勞動模範、

國防工業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在《百家講壇》節目中,

楊偉除了簡要提到考大學的經歷,

更主要地是講述他和同學們刻苦學習,

工作後與同事們攻堅克難的過程。

(這才是國之棟樑啊!)

(四)

航空專業“史上最牛班”的5381班

這個班還培養了兩個飛機總設計師:

殲轟7A和運20大型軍用運輸機總設計師唐長紅院士

和楊偉還是宿舍同一室;

航母艦載機殲15常務副總設計師趙霞

1982年大學畢業後,

唐長紅進入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

從事飛機氣動彈性、

結構強度、總體設計工作,

是我國新一代飛機設計領軍人物,

歷任設計員、專業組長、

研究室主任、副總設計師、總設計師,

長期從事飛機氣動彈性、

結構強度、總體設計工作。

在擔任殲轟7A飛機、

運20大型運輸機這兩項重點型號總設計師期間,

唐長紅帶領團隊成功將飛機託舉上天,

使我國航空技術水平獲得顯著躍升。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女同學”趙霞,

1982年大學畢業後

到航空工業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工作。

她先後參加、主持了多種型號研製、演示驗證、

新型號立項論證等飛機氣動力設計、

關鍵技術攻關、風洞試驗與試飛驗證等工作,

突破了高隱身飛機氣動、隱身、

結構一體化設計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趙霞是國內航空飛行器總體氣動佈局設計專業

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副總設計師,

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7次榮立部級一、二、三等功。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從殲10A到殲10B、殲10C,

從殲轟7到殲轟7A,

再到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

大型軍用運輸機運20、

航母艦載機殲15,

這三位同班的“學霸”各展其能,

在各自領域親歷和助推了

我國航空工業實現從跟跑到並跑,

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歷程。

在廣大網友讚歎的這些一個又一個新機型新成果的背後;

這些航空人“氣人”、“剽悍”的不凡人生經歷背後,

是一代代航空人的薪火相傳,

是一代代航空人的默默堅守,

是一代代航空人的辛勤耕耘。

那個比撒貝寧更“氣人”的人,來自“史上最牛航空班”!

我們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無論在何崗位

來源:灼見,綜合自西北工業大學、觀察者網、航空工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