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武林——濰坊地功拳150年發展史

山東武林——濰坊地功拳150年發展史

清朝咸豐年間,安丘西關人任繼昆、任繼峨兄弟二人在嵩山少林寺學藝八年,得少林武術真傳。返鄉後,他們任氏兄弟在安丘城開設"西關武館",收徒傳藝,教授地功拳,成為安丘武術界的一代宗師。"地功拳"講究"八打八不打,八剛十二柔"、"八八六十四門,九九八十一變化"等,因其主要功法架勢低矮,又多身體著地之技法,故又稱"低功拳"。

地功拳第二代傳人王存勝,傳子王仲奎等為第三代傳人。王仲奎武藝高強,幹過鏢師。民國初年受聘擔任過省國術教練,晚年卸任後在家鄉安丘西關教拳。王仲奎精心培養了王士怡、張蘭溪、高希軒、韓春華、曹建侯等多位武林高手。地功拳的第四代可謂該拳發展史上的旺盛期,有關這些武林高手的傳奇故事,直到今天人們談起來仍膾炙人口。

據地功拳第六代傳人宋振昌說,韓春華老師健在時,常常談起他們師兄弟當年的故事。民國初年,安丘的社會治安相當混亂,土匪、強盜打家劫舍。韓春華師兄弟們及西關武館的眾弟子,便義務擔當起西關及附近村莊的治安護衛,土匪、強盜對他們恨之入骨。

一個月黑之夜,韓春華的師弟曹建侯被預先埋伏在家中的兩個土匪持槍劫持,欲將其帶走行"綁票"之事,並出狂言道,看今後誰還敢多管閒事。

事發伊始,曹建侯因顧及家中老小安全,佯裝被制服,二匪便一前一後押著他往外走。當三人走到前院月亮門時,曹建侯見離內宅已遠,便瞅準時機,一個怪蟒翻身,先把後面的土匪擊倒,緊接著一個泰山壓頂,又把前面的土匪打翻。兩個匪徒尚未明白是怎麼回事時,槍支早已被曹建侯奪去。二匪被打得昏頭昏腦,跪地求饒。曹建侯用槍指著二匪說,既然這樣,今且饒你二人,望你們改過自新。若再見你們作惡,定取你等狗命。

自此,他們師兄弟更加聲名遠震。安丘西關附近村莊,再沒有土匪、強盜敢來作惡。

王仲奎的另一高徒高希軒,於民國初年去煙臺定居並設館教拳。自此,地功拳有了煙臺分支。高希軒生於1892年,1970年在煙臺故去。

在宋振昌的記憶中,韓春華的故事最多。韓春華1887年出生,自幼習武,天資聰慧。後拜王仲奎為師,是地功拳第四代傳人中的佼佼者。韓春華在安丘西關武術的基礎上,博採眾長,遍訪名家,在地功拳的發展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建國初期,韓春華與形意拳楊慶怡代表昌濰參加過省運動會。他還參加過全國武術表演賽,表演的地功拳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上世紀50年代初,韓春華應邀來濰城教拳,當時其擅長的功夫有教門十二路彈腿、燕青拳、二郎拳,一及三節棍、六合大槍、春秋大刀等器械。特別是他的"鐵襠功",更是令人佩服叫絕。

初來濰時,韓春華當著濰坊諸多高手演練了"地剪腿"等功法,招數之奇妙,身法之快捷,令人眼界大開。當時濰坊武壇的後起之秀朱寶林年輕氣盛,當眾說道,不見真功,不能服人,韓老師能否讓我們見一見真功夫?韓春華微微一笑說,好,我蹲馬勢樁,你可從任何方向打我任何部位一試如何?

待韓春華擺好架勢,朱寶林猛地來了個黑虎掏心,一拳打在韓春華的腹部。只見韓春華只是微一收腹,又微一挺腹,並未大動。沒等圍觀者回過神來,又聽朱寶林大喊一聲,讓我試試你的鐵襠功!說時一豁腳踢向韓春華的襠部。

見此狀,韓春華微一坐身,只聽朱寶林"呀"一聲,一屁股坐在地上,腳腕部疼痛不能起身。原來朱寶林用力過猛,被韓的襠部反彈致傷。韓春華見狀忙過來給朱寶林按摩,片刻將他扶起方能走行。之後,朱寶林每談起此事,總是豎起大拇指嘖嘖稱讚,我也算是走南闖北,閱人不少,說實在的,令我心服口服的,只有韓師一人。

韓春華武藝高超,但謙虛謹慎,待人接物溫良和善。其弟子每當談起師傅韓春華當年,無不流溢懷念之情。宋振昌等回憶說,韓春華老師健在時,待他們如同子女。除精心授業外,常教導他們要修武德,不能挾技傷人等等……並且常談及他們師兄弟當年鋤強扶弱的種種軼事,以教育他們。

韓春華於1971年6月27日去世。宋振昌動情地對筆者說:"1970年春節時韓老師與我們的合影,竟成了永久而唯一的紀念!現在,我們都後悔'少壯不努力',沒能在韓老師有生之年學到他更多的東西。"

韓春華在濰坊授徒薛芳義、馬殿林、馬殿臣、李洪勝等為地功拳第五代傳人。薛芳義(1930-2005)自幼愛武,自上世紀50年代初拜韓春華為師後,更加勤奮好學,為濰坊武壇重量級人物。薛芳義將地功拳在濰坊發揚光大,其弟子及再傳弟子眾多,在濰坊曾名噪一時。其弟子主要有沙玉太、韓廣遠等人。

尚俠義奇人名揚馬殿林教訓惡霸 地功拳第五代傳人中,武功最高者當數馬殿林。馬殿林生於二十世紀初年,自幼秉承家傳,練習武術。成年後,為進一步提高技藝,四處訪友求師。馬殿林為人豪爽,頗有俠名。

當時,安丘西關武官以韓春華為首的眾多武師,早已聲名遠揚,馬殿林聞名前來求藝,由於馬殿林在安丘武界口碑甚好,韓春華便欣然收之為徒。馬殿林自此專心習練地功拳,幾年後武功大進,同門師兄弟無有能出其右者。馬殿林武藝高強但貌不出眾,被安丘武術界稱為"奇人"。

有關馬殿林的傳奇故事,在安丘武術界流傳甚多。宋振昌過去曾聽韓春華講過不少。

宋振昌說,馬殿林生性好動,專愛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上世紀四十年代解放前期,安丘城裡有一"陳家店",店主陳某武把子出身,身強力壯。徒弟幾十個,個個都會武功。"陳家店"以飯店、旅館為主,兼營日用百貨、針頭線腦等,可謂樣樣齊全,生意紅火。但陳家店獨霸一方,壟斷經營,凡周邊附近交通要塞及過往客商必經之處的買賣家,皆被陳家店強行霸佔。官府早已被陳家買通,眾買賣家皆是敢怒不敢言。

因馬殿林有俠義之名,幾位不甘受欺者就找到他,希望能為他們主持公道。陳家店惡名遠播,馬殿林正想打打他們的氣焰,便欣然應允。

一天中午,馬殿林走進陳家店,要酒要菜,百般"挑釁"。店主陳某見有人找茬,不禁大怒:方圓十里誰不知我陳家店威名,你這貌不驚人的小子竟敢在此逞強,且替你爹孃教訓教訓你!說話間,陳某一個迎面捶朝馬殿林打來。馬殿林側身一閃,右手吊住陳某右腕,順勢一拉。同時飛起一腳,挫在陳某迎風骨上。這雖是普通的一招順手牽羊,但一來馬殿林的功力深厚,二來陳某太過大意,當時被打得跌撲在地。

陳某惱羞成怒,忍痛一個翻滾起身,大叫道:夥計們抄傢伙!一霎時,陳某的七八個徒弟抄起菜刀、面棍等一擁而上,將馬殿林團團圍住。馬殿林並無懼色,大吼一聲:來的好!今天就叫你們嚐嚐受教訓的滋味。

這時,陳某一徒弟手持一把鐵鍁,"風擺荷葉"朝馬殿林削來。馬殿林並不躲閃,趁鐵掀未到之隙,一個箭步迎面而進,一招"力劈華山",打得對方滿面開花,扔掉鐵鍁仰面倒地。

接著,陳某的另一個徒弟持菜刀自馬殿林身後劈過來,馬殿林"聽風辨位",急忙轉身,一手架開對方持刀的右臂,同時一掌插在了對方的右肋間。這一招名"玉女穿梭",當時將對方擊倒在地。

其餘幾人見馬殿林武功太高,都不敢再上前。馬殿林趁勢將陳某擒住拖到店外。這時店外早已站滿看熱鬧的,他們見陳某被制服,齊聲喊:打死他!打死他!陳某嚇得渾身顫抖,磕頭求饒。馬殿林大聲喝道:"我今天來就是為大夥討個公道,你要是從今改過,不再欺行霸市,我便饒你。要不然,就叫你命喪黃泉,一切後果我自承擔!"陳某被馬殿林的浩然正氣震懾得服服貼貼,表示一定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自此陳家店果真未敢再胡作非為。

宋振昌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馬殿林隨韓春華來濰時,濰坊許多好手見他其貌不揚,皆現不屑之色。馬殿林當場獻藝,他輕功出眾,眾人方服。之後,濰坊武壇的後起之秀朱寶林曾誠心向馬殿林求教,馬殿林感其心誠,傳授給朱寶林"地功門"中的獨門兵器"張飛槍"。

古傳今百五十載地功拳後繼有人

除了馬殿林,地功拳第五代傳人中較有成就者尚有高九齡、王鳳山等。王鳳山從師四代傳人王示怡,高九齡從師其民國初年去煙臺定居的父親、四代傳人高希軒。

高九齡1933年6月生於煙臺,其文武兼修,上世紀50年代入伍,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故事片室任二級攝影師,參加了《槐樹莊》、《苦菜花》、《閃閃的紅星》、《南海風雲》、《走在戰爭前面》、《怒吼吧黃河》、《十月的勝利》等十幾部影片的拍攝,獨立拍攝的影片《布穀催春》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索倫河谷的槍聲》獲政府優秀影片獎。他還為《夜幕下的哈爾濱》等五部長篇電視連續劇擔任過攝像。

地功拳自任氏昆仲開山立門,歷經晚清、民國而今已近150多年七代傳人,其在流傳、演變過程中,特別是經過一代宗師韓春華及其嫡傳弟子薛芳義等的精研總結,現在已成為一套體系完備、結構嚴謹、內容豐富,具有"北少林"鮮明特色的傳統武術。現有的拳法有教門十二路彈腿、十二節炮功、四門功、燕青靠、二郎拳、三合撲等;對練套路有小五錘、小五手、大八快錘、小八快錘、落架、繡球、猛虎攔路、破骨連式等;器械有單刀、春秋大刀、六合大槍、七節鞭、三節棍等;對練器械有五棍對練、單刀進槍、三節棍進槍等。可惜的是,"鐵襠功"自韓春華以降無人練成。

現在,活躍在濰坊武壇上的地功拳六代傳人主要有宋振昌、沙玉太、李傳明、王介良、王亞剛、王峰華、宋光傑等;第七代傳人高黎明、李健、江濤、張海靜等。

另外,據《臨朐縣誌》載,民國時期,王法九在瀋陽從師安丘人王清齋學練地功拳,不久回到老家臨朐,親授5個子女。新中國成立後,王法九多次參加縣、地、省武術比賽,利用冬閒輔導本村和周圍村莊青年習武。在臨朐,地功拳流傳於辛寨鎮的東王家圈、西王家圈、辛寨、東半中、西半中以及沂山一帶。

(摘自地功拳新浪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