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關注」打贏藍天保衛戰 陝西如何再發力——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解讀

「热点关注」打赢蓝天保卫战 陕西如何再发力——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解读

新朋友點擊標題下方的藍色小字體陝西環保即可快速關注我們;老朋友請將信息分享給更多的人。

2018年6月27日,國務院印發《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為全面對標國務院新的目標任務和工作要求,結合我省之前發佈的《陝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老《方案》),2018年10月11日,我省發佈了《陝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方案》)。修訂後的新《方案》拓展為10部分54項內容,對於未來三年,陝西打贏藍天保衛戰提出了更嚴格、更具操作性的舉措。本報對新《方案》進行全面解讀,以饗讀者。

「热点关注」打赢蓝天保卫战 陕西如何再发力——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解读

空中俯瞰西安,綠意盎然

主要目標

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優良天數比率和PM2.5濃度完成國家下達目標,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較2015年下降25%以上,PM10濃度明顯下降,二氧化氮濃度上升和臭氧汙染加重的趨勢得到遏制,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年均濃度基本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修訂原則

新《方案》增加主要內容均來源於老《方案》。修訂過程中,我省注重堅持了四大原則:

堅持有利於空氣質量改善的原則。新《方案》內容和分工全面對標國務院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原汁原味吸收,不打折扣執行。堅持有利於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則。從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穩中求進、寬嚴相濟,對原方案規定的關中核心區禁止新建、擴建和改建水泥、焦化項目修改為關中地區嚴禁新增焦化、水泥產能,執行嚴於國家的產能置換辦法。堅持有利於解決突出矛盾的原則。老《方案》內容全面對標國務院要求,我省原方案嚴於國家要求且可操作、可量化、可考核,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在修訂中繼續保留。堅持有利於重點工作推進的原則。老《方案》分工已經明確的牽頭部門,配合部門對照國家要求予以完善增強工作力量。

「热点关注」打赢蓝天保卫战 陕西如何再发力——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解读

陝西省西安植物園新園區門前,藍天白雲景色宜人

主要舉措

產業發展要綠色

優化產業佈局。關中核心防治區域禁止新建、擴建燃煤發電、燃煤熱電聯產和燃煤集中供熱項目,禁止新建、擴建和改建石油化工、煤化工項目。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制訂關中地區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企業退出工作方案,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汙染企業搬遷改造或關閉退出,各地已確定的退城企業,要明確時間表,逾期不退城的予以停產。重點壓減水泥(不含粉磨站)、焦化、石油化工、煤化工、防水材料(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保溫材料(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等行業企業產能。關中地區禁止新增化工園區,加大現有化工園區整治力度。強化“散亂汙”企業綜合整治。全面開展“散亂汙”企業及集群綜合整治行動。建立“散亂汙”企業動態管理機制,堅決杜絕“散亂汙”企業項目建設和已取締的“散亂汙”企業異地轉移、死灰復燃。深化工業汙染治理。推進重點行業汙染治理升級改造。推進各類園區循環化改造、規範發展和提質增效。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大力培育綠色環保產業。

結構調整更清潔

關中地區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深入推進散煤治理。在關中地區整村推進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燃煤(燃薪)的清潔能源替代,採取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以及地熱能、生物質能、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2019年底前,關中地區現有10萬千瓦及以上火電機組全部實行熱電聯產改造。加快農村“煤改電”電網升級改造。開展非供熱燃煤自備機組清潔替代,30萬千瓦以下(不含)非供熱燃煤自備機組的企業參加電力直接交易。新增供暖全部使用天然氣、電、可再生能源供暖。對關中地區現有燃煤集中供熱站實施清潔化改造,暫不具備清潔能源供暖的執行超低排放標準並限期完成清潔能源改造。現有燃煤集中供熱站2019年底前改造完畢,其中,2018年不少於60%。開展燃煤鍋爐綜合整治。2019年底前,關中地區所有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拆除或實行清潔能源改造,其中,2018年不少於60%。開展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2019年底前,完成關中地區現有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造,其中生產經營類天然氣鍋爐2018年全部完成。城市建成區生物質鍋爐實施超低排放改造。

綠色交通有看點

大幅提升鐵路貨運比例,到2020年,關中地區鐵路貨運量比2017年增長25%。推動鐵路貨運重點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建立過境柴油貨車避讓西安繞城高速公路制度。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實現公共交通無縫連接。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專用道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發展關中城際軌道交通。推進高排放機動車汙染治理。推進老舊柴油車深度治理。加強在用機動車管理,通過採取重點區域和重點時段限行、禁行等手段,倒逼排放不達標等老舊高排放機動車加快淘汰更新。加快油品質量升級,從2019年1月1日起,全省全面供應符合國VI標準的車用汽柴油,停止銷售低於國VI標準的汽柴油。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關中地區使用比例要達到80%。2020年底前,關中地區各市建成區公交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公交車,其中,2018年不少於40%,2019年不少於40%。

面源汙染治理出新招

實施防風固沙綠化工程。建設陝北防沙帶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加強防護林體系建設、沙區綠化、草原保護和防風固沙。推廣保護性耕作、林間覆蓋等方式,抑制季節性裸地農田揚塵。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調整中,將騰退空間優先用於留白增綠。建設城市綠道綠廊,實施“退工還林還草”。大力提高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推進露天礦山綜合整治。關中地區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加強矸石山治理。嚴格施工揚塵監管,將施工工地揚塵汙染防治納入文明施工管理範疇,建立揚塵控制責任制度,揚塵治理費用列入工程造價。控制道路揚塵汙染。每年新增吸塵式道路保潔車輛不得低於新增保潔車輛的50%,逐步淘汰幹掃式老舊設備。加強道路揚塵綜合整治。大力推進道路清掃保潔機械化作業,提高道路機械化清掃率,2020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達到70%以上,縣城達到60%以上,關中地區要顯著提高。實施重點區域降塵考核。嚴格執行“禁土令”。控制農業源氨排放。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汙染物排放要嚴控

開展關中地區秋冬季攻堅行動。打好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制訂柴油貨車汙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統籌油、路、車治理;制訂柴油貨車繞行關中中心城區方案,實施清潔柴油車(機)、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行動,確保柴油貨車汙染排放總量明顯下降。加強柴油貨車生產銷售、註冊使用、檢驗維修等環節的監督管理,建立天地車人一體化的全方位監控體系,實施在用汽車排放檢測與強制維護制度。開展工業爐窯治理專項行動。實施VOCs專項整治方案。關中地區禁止建設生產和使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塗料、油墨、膠粘劑等項目,開展VOCs整治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汙行為。2020年,VOCs排放總量達到國家汙染物總量減排任務要求。加大餐飲油煙治理力度。排放油煙的飲食業單位全部安裝油煙淨化裝置並實現達標排放。全面規範治理露天燒烤汙染,嚴防有煙燒烤死灰復燃。

聯防聯控應對有效

加強關中地區聯防聯控。建設統一調度和信息平臺,建成國家環境空氣質量西北區域預測預報中心,2019年底前實現7—10天預報能力,省級預報中心實現以城市為單位的7天預報能力。夯實應急減排措施。嚴格實施工業企業錯峰生產。關中地區在夏季(6月1日至8月31日)對石油化工、煤化工、焦化、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行業實施限產,對錶面塗裝(含汽修)、包裝印刷行業實施錯時生產。石油化工行業限產20%左右,以設計生產能力核算。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行業限產30%左右,以設計生產能力核算。表面塗裝(含汽修)、包裝印刷行業實施錯時生產(10:00—16:00停止生產)。關中地區在冬防期間(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水泥(含特種水泥,不含粉磨站)、磚瓦窯(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陶瓷(不含以天然氣為燃料)、石膏板、保溫耐火材料、防水材料等建材行業全部實施停產,其他建材行業(不包括建築材料以外的其他無機非金屬材料)限產50%左右,以設計生產能力核算;水泥粉磨站在重汙染天氣預警期間實施停產;鋼鐵、鑄造、焦化、化工、有色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鋼鐵、鑄造行業產能限產30%左右,以設計生產能力計。焦化企業限產30%左右,出焦時間延長至36小時以上。化工、有色行業產能限產20%左右,以設計生產能力核算。

政策保障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打贏藍天保衛戰,離不開一系列政策支持。我省將加大對藍天保衛戰的財政支持力度,按照“獎優罰劣”的原則,建立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資金安排與地方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績效聯動機制,調動地方各級政府治理大氣汙染積極性。統籌相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城鄉散煤治理、高排放車輛淘汰、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工業汙染治理、環保能力建設等。加大對關中地區治汙降霾關停搬遷水泥、焦化、石油化工、煤化工等企業的財政支持力度,關停搬遷企業扣減相應的目標責任考核經濟指標。全面清理取消對高耗能行業的優待類電價以及其他各種不合理價格優惠政策。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同時,我省將深入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將大氣汙染防治作為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及其“回頭看”的重要內容,實現對各市(區)督察全覆蓋,統籌安排重點區域專項督察,夯實全省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針對大氣汙染防治工作不力、重汙染天氣頻發、環境質量改善達不到進度要求甚至惡化的城市,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強化督察問責。

嚴格考核問責。將打贏藍天保衛戰年度和終期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納入全省汙染防治攻堅戰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市(區),省政府公開約談其政府主要負責人,實行區域環評限批,取消省級授予的有關生態文明榮譽稱號。發現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考核結果直接認定為不合格,並依法依紀追究責任。對工作不力、責任不實、汙染嚴重、問題突出的地區,由上級環境保護部門公開約談其政府主要負責人。制定量化問責辦法,對重點攻堅任務完成不到位或環境質量改善不到位的實施量化問責。對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予以表彰獎勵。

打贏藍天保衛戰,離不開我們每個人的努力。新《方案》明確提出打贏藍天保衛戰要構建全民行動格局,倡導全社會“同呼吸共奮鬥”,鼓勵公眾通過多種渠道舉報環境違法行為,樹立綠色消費理念,積極推進綠色採購,倡導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通過一系列舉措,使空氣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藍天幸福感明顯增強。

「热点关注」打赢蓝天保卫战 陕西如何再发力——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修订版)解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