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柔性管理爲安全行駛「護航」

在高速公路開車累了咋辦?今後在甘肅主要路段和節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將建設具備餐飲休息、停車安保、宣傳教育、配套服務功能的“司機之家”。按照交通運輸部建設試點要求,我省擬選擇21對位於主要路段、主要節點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分步建設“司機之家”,為貨車司機提供舒適便捷、經濟實惠的休息場所。

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從事道路貨運行業的貨車司機達2100萬,他們的日夜兼程,保證了中國乃至各國的物資配送。然而,這些貨車司機們常年在外奔波,風餐露宿,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較差。另一方面,大量交通事故包括重大、惡性交通事故表明,疲勞駕駛正在成為繼酒駕、毒駕之後的另一個恐怖“殺手”,要求從立法和執法上加大對疲勞駕駛遏制打擊力度的呼聲日漸高漲。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和《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於20分鐘的,一次扣12分;連續駕駛中型以上載客汽車、危險物品運輸車輛以外的機動車超過4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時間少於20分鐘的,一次扣6分。法律規定很嚴格,但現實中,這一規定的實施卻阻力重重,究其根本,物流成本過高、收益過低,微利甚至虧本的風險,讓貨運行業有強烈的違法衝動。幾年前,新華社的一篇調查報道就提到了貨車司機的幾大痛點:一是競相壓價,市場混亂;二是多頭執法,雁過拔毛;三是“潛規則”裡層層扒皮;四是“變形金剛”拿命開車,這些現狀使得很多貨車司機年復一年地在重負與危險中驅車謀生。

疲勞駕駛在世界各地廣泛存在,各國也都通過不同方法來遏制司機們的疲勞駕駛行為,比如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對於司機持續開車的時間都有明確界定,甚至還要求禁止剛獲得駕駛資格的司機夜間上路等。嚴格的措施加上有效的執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事故的發生。隨著科技發展,監控執法力度加大,司機持續駕車一般都可以杜絕;但帶著睏意開車,因為睡不夠而帶來的疲勞駕駛,往往難以發現,也更容易出問題。防疲勞駕駛事關千家萬戶,一絲都不能馬虎。只有全社會對防疲勞駕駛的重要性予以高度重視,織密安全網,才能防止悲劇的發生。所以,“司機之家”的建設,即可以讓這些四海為家的“貨運物流人”能夠在路上享受多種便利,也是對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創新。從處罰到服務,從強制到引導,從剛性到柔性,人性化的設施可以讓貨車司機在奔波的路途中得到充分的休息,其結果必然是安全隱患的消減。柔性的管理推動了剛性規則的落實,當然,政府部門更需多措並舉持續深入地淨化運輸環境,才能讓貨車司機們更安心安全地行駛在路上。

石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