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頭版!《湖北日報》大篇幅報導洪湖這項工作!

再上头版!《湖北日报》大篇幅报道洪湖这项工作!

10月9日

《湖北日報》頭版

大篇幅

報道我市黨員“三帶”活動

帶頭傳承紅色基因

帶頭保護綠色家園

帶頭開創金色產業

在鄉村振興中

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下面,請看報紙截圖!

再上头版!《湖北日报》大篇幅报道洪湖这项工作!

我們來看看原文吧!

↓↓↓↓↓

紅綠交織,繪夢裡水鄉新畫卷

湖北日報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周志兵通訊員盧茂林曾李

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如何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農村黨員怎樣勇當先鋒,帶領群眾加油幹?

9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洪湖採訪瞭解到,該市探索開展黨員“三帶”活動,帶出了鄉村新氣象、新面貌。

何謂“三帶”?帶頭傳承紅色基因,帶頭保護綠色家園,帶頭開創金色產業。

黨員幫帶,“95後”農場主盼入黨

“葡萄基本採完,遊客很快就可以採摘水果玉米了,可以生吃的哦。”

9月28日,洪湖市峰口鎮塘腦湖村,23歲的榮幸站在自家葡萄園邊,笑容燦爛。

再上头版!《湖北日报》大篇幅报道洪湖这项工作!

洪湖紅葡萄酒莊園

她和父親榮延標,在洪湖市波濤水產養殖聯合社幫助下,開辦了洪湖紅葡萄酒莊園。

聯合社就設在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旁,理事長是村黨支部書記鄭大兵。

協調流轉土地50畝,幫助申請貸款,拓寬出村公路……黨員“三帶”點點滴滴,父女倆記在心頭。“我和父親都交了入黨申請書!”立志在農村幹出一番事業的榮幸說,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鄭大兵告訴記者,聯合社有16名黨員,帶動全村近百人發展小龍蝦、特色果蔬、優質稻等產業,年銷售收入達2500萬元。

扶持農村黨員帶頭領辦致富項目,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引領鄉村產業經濟蓬勃發展、流金淌銀。

據悉,洪湖推廣“村黨組織+合作社+基地+公司+農戶”模式,152個村黨組織領辦專業合作社,建起75萬畝生態種養、30萬畝再生稻、28萬畝水生蔬菜基地。

同時,引入美好集團、湖北泰鴻、海大集團等80多家企業,流轉土地近30萬畝,開發鄉村田園綜合體等項目。

大學讀書時入黨的楊晶,回鄉創辦洪湖青泥巴食品有限公司,網上銷售蓮藕、蓮子等特色農產品。“年銷售額近800萬元,產品供不應求。”他說,公司在3個鄉鎮有200多畝基地,與農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點評】一個人“能”,是小本事;讓大家都“能”,才是大作為。黨員帶頭幹,示範幹,領著群眾一起幹,催生農村“金色”產業百花齊放。

護綠種綠,71歲老黨員樂當保潔員

9月29日晨5時,烏林鎮葉洲村71歲的農民樊孝英,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

穿上工裝,拖著掃帚,背起網袋。她沿著1組、2組、3組的小路,挨家挨戶清掃門前垃圾,直到9時,才回家吃早飯。

再上头版!《湖北日报》大篇幅报道洪湖这项工作!

烏林鎮葉洲村

樊孝英是位有著52年黨齡的老黨員。村裡有11名保潔員,她已幹了兩年半,樂此不疲。

在村委會公開欄上看到,今年3月,村裡成立的紅色“三帶”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合影,她站在第二排。“志願者服務隊主要職責是護綠保潔、河湖管理等。我們為無職黨員設了24個崗位,40多人主動報名。”村委會副主任葉宜洪說。

綠色是鄉村振興的底色。

圍網養殖曾是洪湖之痛。全面停止洪湖水面的人工圍網養殖,引導漁民離湖上岸安居樂業,市鎮村各級上千名黨員幹部走進群眾家中,交心談心宣傳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經過多年努力,10餘萬畝“竿連竿”消失了,碧波萬頃的“洪湖水浪打浪”重現。

再上头版!《湖北日报》大篇幅报道洪湖这项工作!

“洪湖水浪打浪”場景

2017年11月,洪湖市委書記張遠梅帶領2000餘名黨員幹部發佈《綠色洪湖宣言》,號召強化綠色理念、共抓綠色保護、促進綠色發展,讓“天藍地綠水清”成為洪湖永遠的財富和名片。

再上头版!《湖北日报》大篇幅报道洪湖这项工作!

市委書記張遠梅領宣綠色宣言

村莊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被該市納入各級黨組織日常考評內容,每季度進行評比排名。

去年以來,全市先後開展三輪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拆違35萬餘平方米,清理陳年垃圾2.5萬噸、溝渠59萬餘米,改廁3211間。

今年3月12日,洪湖近20萬名群眾創紀錄地種下100萬株樹苗,一批“黨員林”“巾幗林”“勞模林”“成長林”紮根水鄉大地。

【點評】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不管有職無職,“黨員”二字就是責任。生產方式向綠、生活方式向綠,廣闊田野綠意盎然。

傳紅逐夢,英雄故事進農家潤心田

紅色,是洪湖革命老區的本色。

9月28日,戴家場鎮紹南村農民劉大忠等人,結伴來到村頭的劉紹南烈士紀念館參觀。“他組建了戴家場黨小組,點燃了洪湖地區土地革命的火種。”“英勇就義,寧死不屈,好一曲《壯烈歌》!”……

村支書陶荊國告訴記者,6月開館以來,這裡成為支部主題黨日的活動場所,也是全村老老少少接受紅色教育的基地。

很多村民說,以前只知道我們村以烈士命名,看了展覽才真正熟悉那段歷史,瞭解烈士的英雄故事,深受感動。

傳承紅色基因,好故事傳播好聲音。

洪湖市委組織部部長李程雲介紹,今年該市梳理革命戰爭時期紅色史實、紅色人物、紅色印記、紅色歌謠,編印《黨旗耀水鄉》黨員讀本,下發到每個基層黨組織學習。

以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首府瞿家灣、湘鄂西蘇區革命烈士陵園為樞紐,洪湖連點成線打造紅色教育走廊,常態化開展“革命常思洪湖水”紅色教育。

5月13日,峰口鎮五豐路新建社區舉辦講座,200多人擠滿會議室,聽76歲的退休老黨員幹部李樹新講述“五豐橋保衛戰”;

6月25日,汊河鎮老黨員楊傳啟,向該鎮2018年入黨積極分子宣講“洪湖第一個黨支部的誕生”;

9月17日,老灣回族鄉珂里村餘長明等農民家中,迎來接受“同吃同住同勞動”黨性鍛鍊的市委黨校50多名學員……

“紅色洪湖、綠色洪湖、金色洪湖”,好一幅五彩斑斕的夢裡水鄉新畫卷。

【點評】鄉風文明、鄉村治理,一方水土離不開文化滋養。利用紅色資源,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凝聚起鄉村振興精氣神。

——黨員“三帶”激發基層組織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