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極端的在華盛頓待不住:剛傳來一則消息,又有名「鴿派」將下崗

不極端的在華盛頓待不住:剛傳來一則消息,又有名“鴿派”將下崗

據觀察者網10月15日報道稱,現年44歲的美國防長馬蒂斯被特朗普取了一個綽號——“瘋狗”。雖然他本人很不喜歡這個綽號,但其一直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著一個“和事佬”角色。然而最近特朗普在一次電視採訪中給他貼上了一個“不祥的”標籤——民主黨人。特朗普在採訪中還特意強調,馬蒂斯可能會“下崗”。

在過去被列入“民主黨”或許不算什麼,但現在美國政壇陷入了嚴重的黨派分裂中,再加上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可以說政治形勢非常微妙。因此特朗普對民主黨的一切行為都看不慣,企圖利用任何機會打壓對手。最近他還在一次反對“全民醫保”方案時,炮轟民主黨是“激進的社會主義分子”,距離美國政治用語中最惡劣的“共產主義者”只剩一步之遙了。由此可見,特朗普對馬蒂斯是充滿偏見的。

美媒認為,馬蒂斯雖然從未頂撞過特朗普的大政方針,但兩人在國防安全問題上一直存在嚴重分歧。比如馬蒂斯不同意美國向北約索要防務費,也不贊成取消美韓軍演和退出伊核協議。而且他還認為特朗普成立“太空軍”意義不大,純屬浪費政府資源。原因就在於特朗普對國外情況瞭解太少,其瞭解程度相當於“五六年級學生”。

正是這種分歧使得特朗普認為馬蒂斯沒有眼色,不服從領導管教,於是給其穿小鞋。然而馬蒂斯的同事卻認為,馬蒂斯非常務實,不參與政治鬥爭,一直致力於讓美國軍隊在世界上最具殺傷力,是一位精明能幹的悍將,並沒有特朗普想得那麼不堪。

現在問題是,如果馬蒂斯這樣一位“鴿派”離開,對外強硬的“鷹派”就會佔據更多話語權,對華盛頓來說絕不是好兆頭,特朗普政府可能由此走上冒險主義,朝著軍事對抗的道路前進,讓世界陷入“新冷戰”。

自特朗普執掌白宮以來,先後有多位白宮高官不滿政府決策而憤怒辭職。比如白宮首席軍師班農、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還有剛剛辭職不久的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等人。這些重量級人物紛紛離開,在美國政壇上掀起了一股新的辭職潮。

可以說,辭職已成為外界衡量特朗普政府走向的一個重要風向標。因為這說明美國政府人心不穩,缺乏公信力。不過對於特朗普來說,他看中的不是什麼公信力,而是手下是否對自己“忠誠”,自己的決策能否執行。前美國駐華大使阮大為在辭職時對外說,要麼執行特朗普總統的政策,要麼就離開,這就是特朗普人事任命的原則。

或許這也解釋了特朗普為什麼喜歡任命馬蒂斯這樣的軍人為國防部長,因為軍人一般更懂得“忠誠”的含義。不過在中期選舉即將到來之際,特朗普似乎已經不在意什麼軍人背景了,只要能打擊政治對手,誰都可以犧牲。

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美國優先”政策鬧的。以前人們普遍認為美國優先政策只是一頭咆哮的惡犬,還能關在籠子裡限制其自由,一旦像馬蒂斯這樣為數不多的冷靜派退出政壇,那麼這個政策很可能就會脫離牢籠,撕掉所有溫和的外衣,對外露出自己鋒利的獠牙,最終害人害己。

嚴正聲明:多家自媒體未經授權,在微信平臺抄襲“阿爾法軍事”的文章,給我們造成很大困擾。如果有需要,請光明正大地聯繫本號管理員開白名單。原創不易,謝謝配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