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元等於6.9人民幣,人民幣又跳水,到底發生了什麼?

10月9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突破6.9關口,創2017年1月份以來的新低,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62個基點報6.9019,連續6日調貶,創2017年5月11日以來的新低。

很多人關注人民幣匯率會不會破“7”,事實上,人民幣貶值是個趨勢,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被改變。那麼,有哪些因素導致人民幣走出了貶值的通道呢

1、10月7日,央行宣佈降準1個百分點,隨後兩天,人民幣匯率連續走低,而央行負責人認為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銀根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但是實際上,根據“不可能三角”,既想降準釋放流動性,又想匯率保持穩定,恐怕天底下沒有那麼好的事。什麼是“不可能三角”?如下圖,我們把資本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獨立和固定匯率這三項分別置於三角形的三個角,一國政府最多隻能實現兩項,這個很好理解,我們看三角形的每條邊就知道了,舉個例子,要想保持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獨立,就得犧牲固定匯率,變成浮動匯率,要想保持貨幣政策獨立和固定匯率,就得犧牲資本自由流動,實行資本管制。

1美元等於6.9人民幣,人民幣又跳水,到底發生了什麼?

2、國慶期間,美債收益率大幅上漲,新興市場股匯雙殺,金融市場是聯動的,人民幣難以獨善其身,投資者對人民幣匯率的信心下降,也會體現在走勢上。為什麼美債收益率會異動呢?原因是石油價格持續高漲,作為最重要的工業原料,產生了通貨膨脹走高的預期,同時,市場也會預期央行擔心油價上行引發連鎖反應而加息,從而導致國債收益率走高。

1美元等於6.9人民幣,人民幣又跳水,到底發生了什麼?

3、中美關係惡化,貿易戰升溫。10月1日,美國和加拿大達成了新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框架的協議,在協議中加入了針對中國的“毒丸計劃”,裡面有這個一個條款,如果新協議中的任何一個國家與一個“非市場主導國家”簽署貿易協定,另外兩個國家可以反對,並在六個月內自由推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指向中國的。這裡面牽涉到政治問題,我等普通老百姓還是不多加評論,兩國關係的緊張會加劇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因為政治、經濟、金融是分不開的。面對不平等的加徵關稅手段,我國實體經濟的企業當然希望人民幣匯率降一降,以對沖貿易戰的影響。

4、美聯儲激進的加息,對人民幣匯率走勢形成了較大壓力。今年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三次了,10月2日和3日,美聯儲主席連續兩日表態,認為美國經濟前景良好,寬鬆政策不再適合,未來將進一步加息直至超過中性利率,這種鷹派的表達加劇了對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預期,無疑是把刀子架在人民幣上面,“我已經加了,並且還要加大力度加,你看著辦”。對於美聯儲更激進加息的態度,特朗普也怒了,痛批美聯儲“你們瘋了”。

總而言之,中美關係的惡化、中美貿易繼續站上風口的浪尖、美聯儲貨幣政策的激進、國內貨幣政策的進退兩難,導致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形成趨勢,技術上存在破“7”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