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的天價合同背後是因爲對市場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

崔永元說范冰冰的片酬有大小兩個,也就是俗稱的陰陽合同,小合同就是公開的,給稅務看的,真正的、實際的、金額大得多的,是大合同。開始可能只想到是他和范冰冰,《手機》劇組的個人恩怨。當初劉震云為編劇採訪過他,但最終電影裡那個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形象比較渣,而且有公眾對號入座成小崔,崔永元忍不了,樑子就這樣結下。

范冰冰的天價合同背後是因為對市場的吸引力不同造成的


如今的爆料,看起來像是報這個仇。但這其實暴露了一個大消息。那就是,范冰冰可能,涉及到逃稅,這就不是私人恩怨,而是一個公共事件和法律問題了。媒體經常炮轟,明星的天價片酬,從市場角度看,存在一定合理性。一部電影,雖然是好多人合作,才做成,但是,每個人對市場的影響力不同。像范冰冰這樣的大明星,他們的影響力對電影投入市場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為什麼這麼說?如果范冰冰,不出演這個電影,還有多少人看?市場對這個電影的期待和熱情程度就沒有這麼高,那麼,這個電影在市場獲取的回報就可能很低。這樣看,這就是一個市場決定的過程,因為觀眾看電影或者說市場接受這個電影,很大程度就是看這些大牌明星,當然不排除一些題材和其它方式吸引了觀眾。

很多觀眾喜歡《諜影重重》系列電影,但如果不是馬特.達蒙演,比如第四部,很多人不會去看的。再比如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李連杰的片酬,大概是一個多億。而劉德華大約1600萬,徐靜蕾才200萬。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李連杰是動作片兒的大明星,票房保證,劉德華,徐靜蕾沒法比,對市場的影響力差距大。范冰冰對《手機》的重要性也是一樣的,當然不可否認,可能馮小剛導演個人偏愛范冰冰,但是市場就是這樣。就像為什麼優秀的學生和員工容易被老師和上級表揚,加薪。因為貢獻和影響不同。

再比如,大公司裡邊,企業家年薪也可以說是天價的,但是如果沒有這個企業家,企業本身就不沒有影響力,就像喬布斯對蘋果公司,雖然,後來喬布斯只拿了象徵性的薪資。片酬本身是一個單一的問題,人為壓低帶著影響力的明星片酬,明星因此不拿出一些實力,最後受損害的是觀眾和電影質量。

這裡很多人說,一些演技派會主動降低片酬,這些當然是很好的,但是,從對影響力的角度看,這樣,反而會不太好。因為你的主動降薪會讓市場和喜歡你的粉絲自發形成對你的保護,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粉絲,會替你出頭的現象。這樣,表面上片酬降低了,實際上,還要以其他方式補償。片酬是可以降低的,但是稅,就是問題了,你主動降薪或者以其它方式來顯示自己的收入低,反而被一些人認為是為了減少納稅,每個人都應該納稅,而納稅的額度和收入掛鉤,那麼,進入到納稅這個層面,就不是小事了。讓人老老實實納稅的前提,是稅負適當。可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稅收,比較重。稅收痛苦指數世界第二,因為這個,別說是明星了,就是企業老闆自己也在想辦法減少一部分的開支,再比如工薪階層。但捫心自問,當你取得一筆收入,你會主動去稅務局申報嗎?大多數都不太願意吧?倖幸苦苦一個月收入,生活成本高,自己都不夠花,還有一部分納稅了,沒有的話,就是逃稅了。即使是務農,也有現金收入,但有幾個人去申報呢,因為農民也是納稅人。

逃稅,並不只是天價片酬的演員,他們因為在聚光燈下,拋頭露面,容易被打上各種標籤,被群毆。不客氣地說,各行各業,各個收入階層的人,恐怕都有這個問題,而法律上,確實有也有一些合理的手段是可以去減少納稅的。所以,一方面,我們應該依法納稅,另一方面呢,也應該認真考慮,從制度改進角度,降低總體的稅負。

讓大家多賺錢,減少納稅負擔,這才是大家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