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寶寶心裡,才能讓早教對症下藥

親愛的寶媽,感謝你百忙之中抽空觀看此篇文章。我們知道每一個小天使承載了父母多少希望,從寶寶的到來直至降臨,身為媽媽的我們無時不刻關懷著自己小寶貝的健康發展。小寶貝的身體健康至關重要,但是身為小寶貝最親最依賴的人,我們到底瞭解小寶寶多少呢?下面,請務必耐心看完,一定有你不知道的而很重要的知識。

所謂性格養成黃金期,是指在0-6歲的生長年齡段,小寶寶受內在生命力的的派遣,在某個時間段內,會非常專心的吸收環境中所帶來的任何特質,並且會不停的反覆這一事件的過程。如果在這個黃金期使自己的孩子得到充沛的教育理念,就會使我們的小寶貝一生頭腦分明,思想開闊,比別人先一步走向起點。而且能夠深化了解事物的特性和實質。專家教育團隊還發現,如果錯過0-6歲教育黃金期,那麼6-12歲也是可以有補償的機遇。但是,必須得保證孩子能在充溢愛和自在的生長環境,其效果,更是不容比較。

瞭解寶寶心裡,才能讓早教對症下藥

接下來,請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小寶寶們的各個階段的成長曆史吧

一、0-3歲幼兒發育特徵

視覺方面:剛出生的小寶寶,對明暗相間的中間色會比較感興趣。

嘴巴:包括味覺、觸覺過程。用嘴巴感知事物、認識事物,不時練習運用牙齒、運用

舌頭髮出各種模仿類聲音。

聽覺:特別喜歡處在有聲音的環境中尤其是與在媽媽肚子裡聽到的聲音類似的電吹風的聲音,所以寶寶哭鬧得時候,不妨放一個電吹風在寶寶的旁邊,但切記安全措施,不可讓寶寶獨自與電吹風待在一起。

手:喜歡抓東西,用手探求環境、認識世界。

空間:喜歡探求空間,最早表現為爬、抓、挪動物體等,稍大一點則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等。

細小事物:對極小而精緻的東西感興趣。

次序:急迫需求並維護一個準確且有次序的環境。

模擬:最早表現為模擬一個詞,或一應一答,反覆中止,也模擬動作。

自我認識:表現為咬人、打人、說“不”等最基本的語言。

玩水、玩沙:水、沙對兒童的吸收力可長達12年,在生命的頭6年表現最猛烈。

審美:央求食物或用具必需完好,否則將得到寶寶的厭棄。

瞭解寶寶心裡,才能讓早教對症下藥

二、這個階段的主要敏感期特徵及應對方法

1、喜歡吃手吃玩具

寶寶從出生不久開始,就喜歡把手指伸到嘴巴里吃,覺得不過癮還會把腳也送嘴巴啃,再大些手裡能抓的玩具球、布書等等一抓就往嘴巴送,無論大人們怎樣阻止,還是控制不住小寶寶的調皮行為,而且吃得津津樂道。

這是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從出生不久持續到一歲多。千萬不要以因為覺得汙穢而去阻止孩子,否則會給小寶寶留下心理隱患。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就是依託口腔去探求這個世界的,假設順利渡過,以後就再也不會用嘴啃食物之外的東西。而媽媽們要做的就是保證入口的東西相對潔淨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東西讓孩子用口腔去探求

瞭解寶寶心裡,才能讓早教對症下藥

2、愛亂扔東西,致使與小夥伴們發生衝突

大約半歲到一歲多的時分,小寶貝將會開始扔玩具,丟東西,媽媽們最大的感受莫過於拾掇玩具,都不知道自己一天要收幾次玩具。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一言不合就用手打對方,有時還會被對方打哭。

這是手的敏感期,寶寶在這個是時期愛用手扔東西、用手指摳小窟窿,致使打人(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說只是在手臂肌肉運動的練習)。孩子經過手的探求發現外在的世界並建夠本人內在的世界。這是孩子很重要的認知過程,但是這個過程很容易被成年人所疏忽掉。

這個時期爸爸媽媽能夠多買一些玩具給小孩玩,例如玩具球,搖鈴等等。當孩子入手打人了,爸爸媽媽阻止就好,不需求強化或者說教,能夠恰當說“寶寶是想跟小朋友一同玩,一同握個手是嗎”,然後帶著他跟小朋友握手,一定要正確巧妙地引導寶寶度過手的敏感期。

瞭解寶寶心裡,才能讓早教對症下藥

3、佔有心理

仔細想想自家寶寶哭得最兇的一次,是因為什麼?是不是因為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別人強行拿去或者佔有而哭得稀里嘩啦哭個不停,有時會整整持續半個小時,直到睡著 。

其實這是孩子的自我認識的敏感期,在這個時間段,他潛認識裡以為這是我們家的東西,你們誰也不能夠拿走。在這個階段,他們常常會說“這是我的”“那是我的”,經常說“不”,假設自己心愛的東西被別人佔有,就會大哭大鬧,小寶寶們表現出完好的以自我為中心。

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和“脾氣壞”的標籤,而非要想方法把他這缺陷改掉不可。

孩子有了自我認識,就會十分堅持自我,這表明他們的意志在構成,他在表示我和你是有差異的。孩子逐步發現本人和世界是分別的,於是悄然有了自我認識。

順利渡過自我認識敏感期的做法是,當孩子打人咬人時我們只去遏止孩子行為,淡化這種行為。家長要儘量尊重孩子的選擇,滿足孩子的需求,儘量讓他快樂和依從。

這個時間差不多要三四個月(視孩子狀況不同而定)。米可在2歲多時,也是不願意分享玩具,後面在別的孩子與他分享玩具的時分,我就趁機提示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給你玩,你快樂嗎?”當他點頭時再通知他“你把玩具分給他人玩,他們也很快樂”。剛開端他還是不願意分享,我也不勉強他。後面反覆幾次之後,他了解到玩具分給他人玩之後還是會要得回來,而且還能夠交流玩到不同的玩具,大家都快樂,這樣他就漸漸願意分享了。大約在3歲上了幼兒園之後米可開端進入主動的分享期。每天晚飯去漫步,他都要帶上他的玩具,致使有時分帶幾顆糖果,說要跟同窗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