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後爲何魏國實力下滑那麼快?

型男劉


強國皆有自強之道,弱國多由自取滅亡,戰國之魏,與趙韓分晉而開啟戰國而別春秋,身處四戰之地而圖謀自存,一個名為魏斯的國君稱為魏文侯,變法圖強,始有強大之魏,伐秦而取河西之地,敗楚而底定中原,攻滅中山奄有其地,一時氣象,當其時,破滅中山以之封給兒子,大宴群臣,任座反對,將他攆出去,再問翟璜,何者之君,翟璜說仁者之君有直者之臣,任座是也。下是下階親迎任座,氣度恢弘如此,治國如何不泱泱?獨任魏悝變法,以西門豹治鄴,以吳起為將,練重甲步兵名稱魏武卒,用對一人國而強,何況數人?27年後,惠王名罃者即位一改治國大略,四處出擊而以鄰國為敵,用錯一人龐涓而國家消亡,這個不思進取的小人治軍,唯知以蠻力攻堅克難,連投奔他的同學孫臏都被他剔除了膝蓋骨,因為妒忌,手段之殘忍,臭名千古,逃到齊國的孫臏,以齊技擊之軍,使用鐵兵器的輕步兵,妙用戰法,增兵減灶,誘其馬陵,將其十萬大軍一舉蕩平,這個小人畏罪自殺,以其可恥的失敗,宣佈了魏國的滅亡。用錯一人而國敗,魏惠王正是這樣的例子。

選將料敵。戰國七雄圖強,無不以名將治軍,開啟作戰思想變革,大思想家荀子有評,“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思想家可能被魏武卒早期的勝利驚恐非輕,是做此說,當其時,魏武卒有一萬人可橫行天下的說法,流行一時,曾打敗秦楚等多國,然而時間進入惠王漫長的統治時期,變得日趨驕狂,國家富了,其兵仍以重步兵為主,戰法相當呆板,雖能勝人一時,但不足於適應兵強的需要,這樣一支以重步兵為主的國家軍隊,尚望吞併韓趙,一向天下,是不可而得的。所謂有什麼樣的王便有什麼樣的將,兵者國之大事,首在選將料敵,然而大將龐涓也是一個驕狂之人,毫無治軍之才,首敗桂陵,上當受騙,毫不接受教訓,惠王仍然重用不疑,再敗馬陵,終得身死國衰。魂舞大漠以為強兵之法,不唯於裝備,更在戰法創新,作戰思想的落後,是造成魏國衰亡的關鍵原因。龐涓與孫臏,作為同門師兄,二人戰法迥異,即作戰思想先進性的差異,龐涓之敗即敗在重裝步兵身上。

創新戰法。公元前354年趙國伐衛,魏國出動主力大軍圍攻邯鄲,頓兵城下一年而不知轉換戰法,早成為疲憊之師,於是形勢發生了多不利魏國的變化,齊國徉攻燕國,在虛晃一槍後悄然回師,鼓動宋、衛二國背棄魏國而反攻魏之襄陵,這個時候,驕狂的惠王仍不知改變打法,直令在茬丘(山東聊城市東北)監視齊師的龐涓重兵集團向衛國發起攻擊,攻擊衛國之勢尚未形成,齊以偏師徉趨魏都大梁,而以主力伏於桂陵(今河南長垣縣西北),又以弱師圍攻平陵,龐涓不知是計,奔襲大梁擊潰齊師,不知是計,緊咬住齊師不放,一路尾追而來,正陷入齊師包圍,這便是有名的一個成語,圍魏救趙。魏軍本來是重裝步兵,根本不熟練輕步兵打法,加之師疲馬乏,陷於齊師既設地形之中,焉得不敗。魏國不知審勢,更不察戰場形勢,早已失去了戰場主動權,只拼蠻力,被對手調動得團團轉,而懵懂無知,可見,輕步兵對而重步兵,在戰法上是極具創新優勢的。魏軍在桂陵的戰敗,即能充分證明齊技擊、輕步兵戰法的靈活性。戰敗喪師以後,若問魏國總結了哪些教訓,戰法上有哪些檢討,可以說根本沒有,這就為未來的大敗埋下了重要伏筆。

兵敗馬陵。桂陵戰敗13年後,即前340年,魏國36萬重步兵毫無任何改變,恃武逼攻韓國,韓國不敵,打一仗敗一仗,這時齊師再來救援,魏國派出的同樣是大將龐涓,以十萬之師向齊師殺來,所奇怪的是,救援韓國的齊師一觸即潰,步步後退,龐涓的看法,在魏國強大的重裝步兵面前,天下無敵,根本就不把齊師放在眼裡,也許十多年前的事早已忘記,也可能那次吃虧不大,看不出孫臏的設計,在齊師潰退的陣地上,他令人詳細察驗了齊師埋鍋造飯的灶坑,第一天共有10萬多個,第二天即減為5萬,第三天更少,不足3萬,於是判斷齊師為真的潰退,便捨棄重裝步兵放膽追擊,天晚追至馬陵(今山東莘縣南),遭遇伏擊,魏軍大敗。可能此時的龐涓有了一絲戰法的清醒,也有了盲目輕視敵人的後悔,史載兵敗自殺,此役齊軍共殲滅魏國精銳十萬多人,從此一蹶不振。從根本上來說,如日中天的魏國,國運的終結,正歸自治軍的失敗。以後秦人牢記了魏國的教訓,終得一統天下。不知大家看兵馬俑的時候是否能發現,秦之虎狼之師,都是些輕裝步兵,甲冑之士不多,是歷史的巧合,還是秦人故意為之,魂舞大漠傾向於後者,沒有戰法的革新與創新,秦國贏不了天下。


魂舞大漠


我拿一個交通事故比較馬陵之戰吧。

前蘇聯“二·七”空難。1981年2月7日,前蘇聯一場空難遇難52人,報銷了太平洋艦隊幾個重要領導人和十幾個軍事將領,評價是“一場空難摧毀了太平洋艦隊

正是說明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再舉個例子吧,土木堡之變。明軍50萬大軍全軍覆沒,明成祖留下來的功勳集團全軍覆沒,導致明朝文官集團一家做大。對明朝損失最大的不是50萬大軍,而是可以跟文官集團抗衡的功勳集團。功勳集團全軍覆沒,導致明朝皇帝只能依賴宦官集團與文官抗衡。

所以馬陵之戰對魏國實力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那10萬魏武卒,10萬魏武卒算個毛線啊。

第一、損失最大的是帶領10萬魏武卒一起損失的高級軍事將領和中堅力量的新秀中層將領,讓魏國失去未來的20年;第二、龐涓基本屬於變法派人物,損失的還有參加此次戰役還有魏國傾向變法的變法派勢力,基本全部報銷。讓魏國剩餘的保守派一家做大

太子申可以作為新秀軍事將領加變法派代表,他與他的馬仔全部報銷。

變法派全軍覆沒,剩餘的保守派一家做大,完全決定了魏國未來百年的走向。魏國實力下滑的快主要還是魏國內部政治勢力的嚴重失衡


銫媒體


魏武卒是當時的天下精銳,雖說龐涓時,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已經降低,但軍事素養仍然很強。別說戰國,就算是現在,一個只有幾百萬的國家被殲滅了10萬辛苦武裝的核心的精銳的武裝力量,一般來說,這個國家的國運也就只能下降無法上升了。

馬陵之戰之前是桂陵之戰,龐涓帶領8萬武卒在外征戰,孫臏當時就斷定魏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戰術。可以看出,以當時魏國的國力,武裝10萬精銳武卒已經是上限了。桂陵之戰是擊潰戰,而馬陵之戰是殲滅戰,魏國損失了10萬精銳大軍,損失了大量的高級將領和精華的中下層軍官及老兵,堪稱是傷筋動骨了。一支精銳部隊被殲滅,往往重建後也比不上之前的軍隊,就是這個道理。

同時,魏武卒選拔嚴格,但是待遇豐厚,作為脫產的職業軍人,武卒的家庭會得到相應的農田作為獎勵,武卒的社會地位也高。土地這塊蛋糕就這麼大,不可能都分給武卒。可是10萬武卒死後,選拔新的武卒不可能把陣亡的武卒家裡的土地沒收重新給新的武卒吧?只能重新大量的徵用其他百姓的土地。這個平衡是不能打破的,如果打破了,魏國會破產,百姓沒有土地會變成流民。於是乎新的武卒不像之前的武卒待遇好,質量也逐步下降。而且,武卒的裝備,有戈,有盾,有鎧,有甲,有弓,有箭,這些武器裝備的喪失,往往也是致命的,魏國如果把錢都用在裝備製造上,那拿什麼錢來搞建設?拿什麼錢給受水災的百姓移民?拿什麼錢來疏通河渠?等等等等,打擊實在太大了。

舉個例子,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朝廷大臣互相攻擊,洋務派取得的成績也被頑固派一竿子打死,藉口戰爭失敗攻擊洋務派,洋務派大臣也大多被打壓。同理, 馬陵之戰的失敗,是魏國國運探索的失敗,也是魏國變法圖強的失敗,魏國變法的道路就此被打斷。從此魏國只能在列強的爭雄中打醬油了。


橫著跳的蝸牛


要了解魏國是怎麼衰落的,就要先搞清楚魏國是怎麼崛起的。春秋後期,原本的春秋五霸全部沒落。齊國因為內訌,國力一直都沒有什麼起色;楚國是因為與吳國的戰爭,都城被破王陵被刨,導致國力大挫;晉國則是因為被客卿們下克上,國家被一分為三。也就是說在戰國初期,沒有一個諸侯國特別的出眾,各國保持了相對的均衡



但是因為從春秋到戰國,天下從成百上千個小國家整合為二十多個大實體國家,原本的戰略緩衝空間已不復存在,各個大國必須要面對直接競爭的殘酷現狀。在這種現實情況下,各國根據自己的實力,分別做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戰略規劃。

最高級:兼併其他勢力,逐步發展壯大,最後稱王稱霸。在戰國早期,還沒有諸侯國達到這個層次。

次一級:沒有兼併它國的能力,但可以聯眾抗強,阻止某國獨大。楚、齊是老牌大國,屬於這一級。

第三級:保境安民,不主動挑事,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張。韓、趙、魏國都屬於這一層次

最末級:看準一個大國,帶股加盟,跟著老大一起混。宋國、魯國、鄭國等小國就奉行這種生存之道

在各自又發展了十多年後,魏國率先通過變法脫穎而出。為什麼魏國會變法?因為魏國地處中原四戰之地,如不能自強,就只能淪落到鄭國或者宋國的層次。再加上當時的魏文侯是一個有勃勃雄心的明君。在他的主導下,魏國以翟璜為相,改革弊政;用樂羊為將,攻掠中山國;任用李悝變法,教授法經,依法治國。於是魏國百業興榮,進入了國勢上升期。



既然國力增強,那就得對外擴張了。魏武侯早期,魏國上下君臣一心,對自己還有比較理智的認識。知道自己實力雖強,但要是從第三級直接跳到第一級還有點困難。所以魏國在擴張領土前,先對外搞了一圈外交攻勢,把諸侯國都哄好了,才敢集中力量胖揍了一個國家,於是秦國就成了魏國展示變法成果的犧牲品。

公元前413 年,魏國朝西邊的秦國動武,用了五年時間拿下了秦國河西之地,導致秦國不得不退回到洛水以西防守。攻秦的巨大勝利,讓魏國上下有一點志得意滿了。覺得諸侯國不過如此嘛!因此魏國跳過了外交斡旋這一步,直接朝周邊國家動武。

先是由樂毅的祖先樂羊領軍,直接經過趙國的領土將中山國給滅亡了,惹得趙國對其敢怒不敢言。公元前404 年,魏國又對東邊的齊國用兵,將齊國打得雞飛狗跳,氣的齊國對魏國是又氣又怕。公元前375 年,魏國通過討伐楚國從而佔領了魯陽之地。

這一系列的東征西討,春秋時代的傳統三大國——秦國、齊國、楚國挨個被魏國揍了一遍。

短短三十年,魏國通過鐵血擴張,隱然有衝上最高一級,大有稱王稱霸的野心了


那麼被魏國胖揍的諸侯國怎麼看魏國呢?就好比在一輛公交車上,一群老實人看著一個滿身紋身的古惑仔一樣。大家的共識是:現在惹不起、稍後的找機會弄死他!因此魏國就成了繼吳、越之後,又一個被各大諸侯國視為公敵的國家了

公元前357 年,趙國進攻衛國,奪取了一些地盤。此舉招致了魏國的干涉,因為衛國是魏國的小弟。魏國派兵包圍趙都邯鄲,趙國派使者向齊、楚兩國求救。楚國裝慫,不敢去;齊國在一通辯論之後取得公識:分兵一路向南攻打魏國的襄陵,然後等魏軍攻破邯鄲後,再去救趙國。

這樣既救了趙國,又同時讓魏、趙兩國殺的兩敗俱傷,齊國從中得利

按照這個計劃,齊軍在桂陵伏擊魏軍,取得桂陵之戰的勝利。魏軍受此大挫敗,諸國紛紛殺雞宰羊慶祝,於是痛打落水狗的行動開始。首先是楚國,一開始還不敢來,看到魏軍敗了也敢出兵了;緊接著是宋國和衛國兩個跟班,眼瞅著魏國失利,便投靠了齊國,三國組成聯軍對襄陵展開猛攻。看見沒?連衛國這種魏國的小弟也瞬間背叛了。可見魏國有多招人煩!這還沒完呢,秦國見魏國被群毆,也發兵攻打魏國,在元裡大敗魏軍,並佔領少梁;同時派公孫壯伐韓,深入韓地,插入魏、韓兩國交界地區。魏國這一下真的是四面楚歌,被六國聯軍群毆。

不過魏國畢竟是當時第一強國,魏軍在被群毆後並沒有亂,而是穩住陣腳,先攻破趙都迫使趙國結城下之盟。然後聯合韓國(因為秦國打韓國),組成魏韓聯軍大敗齊、衛、宋三國聯軍,迫使齊國和楚國求和,挽回了危局。

在陸續與東方各國結盟講和後,魏國調集軍隊向秦國反擊,大敗秦軍,逼迫秦孝公被請和,並歸還了所有侵佔的魏地



從這一次諸國群毆,差點打的魏國亡國就可以看出,魏國的地理環境真的很糟糕,同時魏國的外交水平也真的很差勁。魏軍能反敗為勝挽回敗局,完全是仗著變法的成果,調動能力比別國強,而打贏的。但若是別國也變法呢?這個差距還能有多大?


六年之後,魏國的國力稍稍恢復。魏惠王又開始嘚瑟了,他召開諸侯大會,想自立為王。結果大國都不給面子,一個都沒來。齊國和楚國不來,魏國惹不起。但韓國也沒參加,這就讓魏惠王發飆了。於是魏國發兵攻韓,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再次故技重施,讓魏國和韓國先撕咬一陣,然後再出兵救韓。結果還是如十年前一樣,魏軍在馬陵到遭埋伏,全軍覆沒,主帥龐涓自刎而死

這一下,秦國高興了!秦軍在魏國兵力匱乏的情況下,猛攻河西之地,大敗魏軍,商鞅這廝還誘俘了魏國主將公子卬。雖然手段有點齷齪了,但效果很明顯。魏軍損兵兩萬多人,原本就缺兵少將,這一下更是捉襟見肘了。兩年之後秦軍再由龐城渡河進攻,擊敗魏援軍,俘主將魏錯。秦孝公死後,秦惠文王繼位,他雖然殺了商鞅,但仍然重用魏人公孫衍。秦軍繼續向魏國進攻,經過兩年激戰,全殲魏軍,斬首八萬。魏國被迫於次年將河西郡歸還秦國。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佔的河西地區,而魏國也一蹶不振。


那麼馬陵之戰後,魏國為什麼會滑落的那麼迅速呢?我覺得有如下幾點原因:

第一、魏國近乎於白痴的外交政策。一個四戰之地,毫無戰略緩衝區的國家。居然還敢盲目擴張,以致惹怒眾國,遭到群毆。當魏國痛打別國時,通常都有第三國會救援;而當魏國被痛打時,往往沒有國家會救它。國力再強也禁不住多國跟它打車輪戰,衰落也是必然的了。

第二、人才流失嚴重。魏國的崛起靠的是人才輔政,衰落也是因為不重視人才!公孫衍、吳起、商鞅、孫臏,以及後來的張儀、范雎,這些都是魏國的人才,結果一個都沒留住,都跑到別國去效力了。這種此消彼長,就使得魏國其實並沒有退步,它只是原地踏步,被趕超了而已。

第三、國內腐敗,君主水平不行。這一點不解釋,理解人才為啥要往秦國跑就知道了。

第四、魏國的變法不夠徹底。魏國變法的重點只是放在經濟領域和軍事領域,在最關鍵的政治制度上沒有建術。這就導致魏國的崛起,就像是打了興奮劑一樣,段時間內可以迅速回血回藍,但是當藥效過後,就變成原樣了。也就是說魏國的變法並沒有形成制度,換上一個昏君加一群奸臣,立馬玩完。

當然了,魏國的一蹶不振,也給了秦國出關奪取天下的實力。沒有魏國的擋道,秦人第一次實現了東出函谷徵天下的夢想。從此之後,山東六國便暴露在秦國的鐵拳之下。


Mer86


魏國的失敗不在於某一場戰爭,而是失敗在戰略上!魏國以為自己足夠強大,不顧自己身處四戰之地的事實,而四面出擊,北擊戰國,東擊齊國,南擊韓國、楚國,西擊秦國,在名將輩出的時代,還能夠勉強做得到,但是一旦失誤,作為四戰之地的魏國毫無疑問面臨的將是傷筋動骨的巨大挫折!

馬陵之戰後,魏國精銳十萬魏武卒幾乎損失殆盡,魏國的霸業也隨之東流,魏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再四面出擊了,而面臨的就是將來來自周圍國家的報復了,其中報復最強烈的就是秦國了,秦國為了收復河西之地,消滅了公子卬率領的最後一支魏國精銳,從此,魏國再不復強盛,最終失去了霸權。



如果魏惠王能夠採取大將軍龐涓的戰略,先消滅秦國,消滅背部的敵人後,沒有了後顧之憂再轉而征伐其他國家,或許魏國不會失去霸權,然而魏惠王以為秦國地處偏僻的西部,而且秦人好鬥,拿下了也沒有什麼價值,結果放棄了消滅秦國,最終給秦國做大的機會,然而,魏惠王沒有想到,自己最瞧不起的秦國將會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給自己造成最大創傷的敵人。


魏國擋住了秦國東出的道路,或者說秦國東出就是為了攻打魏國,在接近一百年的打擊下,魏國最終還是滅亡了。


夢三七夜


魏國並非實力下降快,即便馬陵之戰後魏國依然是一等一的強國!但是,卻不再是超級戰國了,這意味著其他國家可以向魏國發起挑戰了,而魏國分身乏術,無法面對秦齊楚三國的同時合擊!但是,話說回來,當時又有誰擋得住秦齊楚三國的合擊呢!

在馬陵之戰前,魏國人口五百多萬,擁兵四十萬,其中有十五萬是常備軍!而同期的齊楚兩國各擁兵二十萬,秦軍大致十萬左右。也就是說,魏秦齊楚四大強國,魏國自成一檔,齊楚次之,秦國最弱。這時候的魏國可以同時和三國開戰而不落下風。

馬陵之戰後,魏軍損失十萬最精銳的魏軍,這對魏國不算什麼。但是秦國趁機出兵河西引爆第四次河西戰爭,商鞅誘騙公子章,斬殺其手下唯一的五萬精銳魏軍。累計去掉這十五萬精銳以後,魏國便從超級大國掉到跟齊楚一個檔次!而後,楚國開始報仇,連年攻城奪地,再次斬殺數萬魏軍!

秦國再次趁火打劫,發動第五次河西戰爭,與魏國鏖戰六年,再次斬殺魏軍八萬。自此,魏國徹底衰弱,無力再與齊楚秦三國相爭。

因此,可以這麼理解,魏國的地利很不好,位處秦齊楚三大強國之間,不死也得脫皮!


優己


第一是,馬陵之戰齊對魏國,打擊很大

戰國初期,魏國魏文侯率先進行變法,然後富國強兵,成為戰國初期的超級強國,在魏武侯時期,吳起率領魏武卒曾經一度打的秦國差點滅國,這就是巔峰時期的寂寞。

於是,魏國有點飄飄然了,三晉的關係也搞壞了,魏國由盛轉衰不是馬陵之戰,而是桂陵之戰,當時魏國攻打邯鄲,求救於齊國,齊國孫臏圍魏救趙,生擒魏軍主將龐涓,雖然,對魏國主力沒有造成嚴重打擊,但是,也標誌著魏國開始走下坡路。

在馬陵之戰中,龐涓率領十萬魏武卒和齊國開戰,要知道吳起五萬魏武卒曾經就打敗秦國,龐涓這十萬可以說很有分量了,結果在馬陵被孫臏利用有利地形打了一場伏擊,最終殲滅魏軍十萬多人,俘虜魏軍主帥太子申。

魏國的這十萬人並不是普通的十萬士兵,是精銳的魏武卒,魏武卒在當時的戰國初期,是重金打造,最能征善戰的重裝甲兵,可以說是魏國舉國之力培養的軍事力量,所以,馬陵之戰後,魏國再也培養不出這麼多的魏武卒了。

第二是,各國已經相繼變法,逐步趕超

很多人認為如果魏國留住商鞅,留住孫臏,秦國和齊國就不可能強盛,魏國會一統天下,這是痴人說夢,魏國之強,在於率先進行變法,可以說佔得先機,但是魏國的變法不是專利,不是壟斷,他國肯定要模仿,要學習,要借鑑的啊!

正是因為魏國變法的成功,變法的成果開始外溢,比如商鞅到秦國,孫臏到齊國,申不害雖然不是來自魏國,但是也借鑑了魏國變法的成果,到馬陵之戰的時候,魏國雖然強盛,但是各國奮起直追,齊國和秦國也都發展起來,而楚國更是變得強大,戰國初期可以說是魏國一家獨大,桂陵之戰到馬陵之戰可以說是一超多強,馬陵之戰後就是群雄並起了。

第三是,魏國地理位置尷尬,四戰之地

馬陵之戰後,可以說是群雄並起,按理說魏國依然可以保持大國的地位,但是魏國地處戰國時期四戰之地,強則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弱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魏國在東線戰場敗給齊國之後,秦國在商鞅變法大成之後,收回了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是秦魏一直爭奪的領土)。楚國在吳起變法之後也有窺視中原之意,而魏國在強盛時期,得罪了韓國和趙國,外交上已經很被動了。

史論縱橫認為,魏國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因為地處中央,所以變得沒有縱深。

所以,馬陵之戰也許對魏國的傷害很大,但是更多的是馬陵之戰只是一個標誌,一個位置魏國霸主時代的終結!


史論縱橫


馬陵之戰之前還有一次那就是桂陵之戰。這兩次對外擴張戰爭魏國都輸。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國家物力財力,更是輸掉了大部分在幾十年來建立起來的“魏武卒”和許多帶隊將軍。

從那以後至魏文侯時期李悝變法後積累的強大國力在馬陵之戰基本揮霍掉。因為那時的魏國積累的國力可以輕鬆滅掉一個國,所以魏國到了魏惠王時期是戰國時期第一個稱王的國家,因為它擁有著強大的國力。


馬陵之戰後魏國就喪失了滅國的軍事力量,它帶來的影響就是天下戰國進入了合縱連橫時代。秦國商鞅變法後開始強大起來,從魏國奪回了河西之地,這就表明了魏國的軍事實力的大幅度下降。雖然魏國在這之後開始衰落。但還保留著強硬的聲勢,誰也不敢輕視魏國。

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魏惠王。這位在位長達82年的王可真的是熬死了魏國。因為它不重視人才,造成許多人才的流失。因為在當時得到一個治國人才可比得到十個將軍還要珍貴。而從魏惠王手中流失多少人才,孫臏,商鞅,張儀,犀首,孟子,特別是孫臏,商鞅,張儀,這三個人都是和魏國國運緊密相連的人。所以魏惠王得負主要責任。


大秦帝國魏惠王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馬陵之戰是終結魏國霸業的關鍵一戰。

實際上,在馬陵之戰前,魏國就疲態已露。

公元前370年,魏武侯去世後,魏國陷入內戰,內戰雙方一個是公子罃(魏罃),一個是公子緩。韓/趙兩國乘機捲入魏國內戰,遂演變為三晉戰爭。公元前369年,韓/趙兩國軍隊在濁澤之戰中大敗魏罃(即魏惠王)軍隊,魏軍被合圍,倘若不是因為韓/趙兩國在如何處置魏國的問題上的分歧,魏國恐怕就完蛋了。

三晉戰爭,令秦國漁翁得利。為了對付兇悍的敵人,魏國與韓、趙聯合抵禦秦師。公元前364年,兇猛的秦國兵團在大將章嶠的統領下,殺入魏國。在內戰中實力大衰的魏國無力憑藉一己之力抵擋秦軍,魏惠王不得不分別向趙、韓兩國求援。三晉聯軍與秦軍戰於石門(山西運城西南),這一戰的結局令人震驚,秦國兵團大敗三晉聯軍,斬首六萬級。

公元前362年,秦獻公派庶長國(庶長是秦官,相當於卿,國是其名)率大軍攻略少梁。由於韓、趙兩國拒絕出兵相助,魏軍遭到重創,這是魏國繼石門之役後的又一次慘敗。魏軍統帥公孫痤被秦軍所俘虜,魏國丟失了繁龐城。秦國在與魏國的河西爭奪戰中,已經佔據了上風。

消息傳來,魏國舉國震驚。

面對咄咄逼人的秦國,魏國已經沒有優勢可言了。魏惠王魏罃做出兩個重大的決定:第一,在西部邊陲修築長城,以抵禦秦軍的入侵;第二,將首都從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遷往大梁(今河南開封)。

魏國在西線採取守勢,是希望能在東線打開局勢。然而,魏國卻遭到崛起中的齊國迎頭痛擊。齊國兩度出兵,其靈魂人物正是中國軍事史上的傳奇人物孫臏。在第一次齊魏之戰中,孫臏在桂陵之戰中大破魏師,俘虜魏國名將龐涓。

在齊魏交兵的同時,秦國商鞅率領大軍再次對魏國的西線發起兇悍的進攻,目標是魏國的舊都安邑城。商鞅兵團渡過黃河,直撲安邑,魏惠王無力派出強有力的部隊解安邑之圍,在秦人的圍困下,這座魏國的舊都終於舉白旗投降。此役對魏國實是沉重的打擊。

然而,真正令魏國淪為第二流國家的關鍵之戰,則是著名的馬陵之戰。在馬陵之戰中,孫臏第二次設計完敗龐涓,殺龐涓於馬陵。龐涓死後,齊軍乘勝出擊,全殲魏太子申的主力十餘萬人,魏國太子魏申被殺。

馬陵之戰,使魏國遭遇到立國以來最慘重的失敗,而齊國則取得了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一場勝利。這既是魏國盛衰的分水嶺,又是齊國邁向超級強國的標誌性事件。

馬陵之戰深刻地改寫了戰國列強的格局,魏國的地位進一步被削弱。此後,“齊威奮起於東夏,秦孝起於西陲”,天下重心,由魏國分移到齊國與秦國。


君山話史


這場戰役表面上看是齊國和孫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實際上是一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撿漏之旅。魏國傾其主力想要一口吃掉韓國,以彌補自己在桂陵之戰的國力損失,齊國得到韓國的求救之後只是口頭承諾救援,卻一直按兵不動,韓國苦苦支撐,雖五戰五敗,但也抵擋住了魏軍最猛烈的攻擊,並且拖住戰國初霸近一年的時間,魏國急於求成,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國內能調動的資源基本都耗費在馬陵之戰了,眼看著傾全國之力就要摘取勝利果實的時候,齊國趁虛而入,趁著魏韓兩敗俱傷之際見縫插針,剽竊了這場戰役最終的勝利果實,一箭雙鵰,讓前期實力較強的三晉一下子毀掉兩個。雖然這種做法有點趁人之危,但也是在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於己於其他國家最有利的選擇。話說回來,魏國統治階層也是腦殘的可以,當時如果拿出滅韓趙的信心和毅力去打秦的話,早就把這個後期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變法之前的秦國較魏國而言可真正是個戰五渣級的存在。奪取秦國後還能改變自己身處四戰之地的尷尬,形成背靠荒涼西戎的銀邊之勢,魏國前期明主良臣人滿為患,國力魏武卒戰力傲世群雄,但最終沒能完成統一大業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緣問題和戰略方向問題。後來的秦國也曾經面臨過相同的境遇,秦惠文王時期,張儀建議攻韓,司馬錯主張滅蜀,結果是秦王最終採取了司馬錯的意見,後來坐擁巴蜀糧倉以窺天下。假設秦王當時聽取了張儀的建議,東向攻韓,韓國能不能抵擋住是一回事,其他東方五國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你一個西方蠻夷國家吞併中原諸侯而不聞不問?更何況宜陽的世界第一大鐵礦和韓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地位(現在的鄭州站)那個諸侯列強不想據為己有,能看著你秦國獨吞?秦國當時如果把韓國滅了的話,可以想象,他最終的結局不會比後來滅宋的齊國好到哪裡去。所以,魏國和秦國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關鍵戰略決策上,魏國犯了致命性的錯誤,而秦國沒有犯,導致最終秦掃六合的歷史定論,魏國真的太可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