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三章:治理之殤

「道德經」第三章:治理之殤

1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xiàn)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

簡譯

(聖人治理天下),不崇尚標榜賢能,百姓就不會爭名好譽;不珍貴稀有物品,百姓就不會奸盜劫奪;不彰顯使人慾望膨脹的事物,百姓就不會心煩意亂。

因此聖人治理天下,是讓百姓身體健康,衣食無憂,不爭強好勝,內心淡泊寧靜。長此以往,則百姓不妄用智謀,不妄生慾望,那麼別有用心的人,也就不敢輕舉妄動,擾亂民心了。

聖人治理天下是順其自然,不妄為,則百姓各安天命,天下大治。

3

重點解析

1.為什麼要“不尚賢”?

崇尚標榜賢能,就是給何謂“賢能”樹立了榜樣,制定了標準。

首先,“尚賢”會造成惡性攀比。

比如,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度——舉“孝廉”。由在朝官吏,推舉“孝順”和“廉潔”的人入朝為官。以“孝廉”作為一個人能不能做官的標準。那麼人們就會在“孝順”和“廉潔”上一爭高下。弊端也隨之產生:

「道德經」第三章:治理之殤

古人廬墓

一是畸形道德攀比。比如父母去世守孝。你守孝三年,我就守孝十年,更有甚者守孝二十年,過去的守孝,不只是戴孝而已,而是守著父母的墳墓,其他事一概不做。人生能有多少二十年呢,而且還是在平均壽命很低的古代。

蘇東坡

《議學校貢舉狀》: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上以廉取人,則弊車羸馬,惡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無所不至矣。

蘇軾也批評了這種畸形的道德攀比,他說:如果朝廷以是否孝順來錄取官吏,那麼勇敢的人就割大腿的肉給父母食用,怯懦的人就看守父母的墳墓來體現孝道;如果朝廷以是否廉潔來錄取官吏,則那些人就坐著羸弱的馬拉的破車,穿著補丁疊著補丁的衣服,粗茶淡飯,來彰顯自己清廉。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然而“孝”、“廉”只能成為評價一個人賢能與否的否定性標準,即我們只能以這個人“不孝順”和“不廉潔”來進行評價,卻不能以這個人是否“更孝順”、“更廉潔”來評價,因為道德無法被量化。

「道德經」第三章:治理之殤

東漢“黨錮之禍”

二是相互勾結。為了讓自己“孝廉”的名聲迅速傳到朝堂之上,走上仕途。不少人就相互約定,互為誇耀吹噓,擴大彼此的名聲,通過“炒作”確保彼此都能被朝廷錄用。而錄用之後,則相互勾結為朋黨,追逐一黨之私利,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再則,“尚賢”導致“賢能”的狹隘化。

人的賢能與否,是需要全面衡量。而“尚賢”,只是重視了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的才能和品德,這樣重視的原因,或是上級的個人偏好或是特定時代的需要,但卻並不是對人的全面性評價。而人為了名利,為了獲得更好的社會評價,則更加向所謂“尚賢”的標準對照看齊,從而忽視了自身其他方面的成長與進步的可能性。因此“尚賢”的結果,恰恰是賢能的狹隘化。

最後,“尚賢”導致崇尚虛名。

“尚賢”使得賢能具有了一種可以遵循的軌跡,如果太看重賢能,便流於重形式虛名而忽略了內容與實際。例如,所謂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在很多情況下,需要忍辱負重的時候,當事人為了名節,而束手就擒、引頸待戮,成就了個人的名聲,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2.“難得之貨”OR“難得之禍”?

“貴難得之貨”,就是將是否擁有貴重稀有物品作為衡量一個人社會地位的標誌。那麼百姓都會拼命追逐那些貴重難得的寶物,以此來彰顯自身的價值和社會地位。社會崇尚奢靡之風隨之興起,人與人之間相互攀比,嫌貧不笑娼。

「道德經」第三章:治理之殤

而當人們都把注意力轉向了獲取“難得之貨”上,又能有多少人關注那些事關國計民生的“普通之貨”上,比如農田水利,實體工業。然而失去了對於這些“普通之貨”的重視,國家、社會的大廈將傾也為時不遠了。

如果“難得之貨”求之不得呢?數十萬一斤的茶葉、香料,幾百萬的玉石翡翠、瓷器古玩,讓從事勞動生產的普通老百姓陷入對比後的巨大失落中:一輩子節衣縮食,辛勤勞作,都換不來一塊石頭一片瓷,憑什麼!誰又會一輩子甘心屈居人下,既然合法的手段無法獲得,那就去偷,那就去搶,也沒什麼好顧忌的!“難得之貨”也就成為了“難得之禍”!

3.何謂道家的治國之道。

《莊子•知北遊》,莊子說,道在螻蟻中,在雜草中,在屎尿中。

藉此來說明,道之無所不在,以道眼觀一切物,物物平等,無貴無賤,以道眼觀一切人,人人平等,無善無惡。《道德經》中的“聖人之治”、治國之道也應以平等為要。

而“尚賢”就是人為地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貴難得之貨”就是人為地把物分成了貴和賤,都違背了萬物平等,皆有道性的原則,所以老子要提倡“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

“不尚賢”,任用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和社會,本來就是應該的啊,有什麼值得崇尚的呢?

“不貴難得之貨”,難得之貨和普通之貨,本質上都是物啊。以物來評價人、判斷人,恰恰是對人的物化和異化。然而,從人的本性來看,並不應該有高下之分啊。

“不見可欲”,則進一步總結說明,尚賢也好,貴難得之貨也罷,都是將人的慾望彰顯和放大,而導致了內心的失衡,無法平靜。

「道德經」第三章:治理之殤

而在道家的眼裡,每一個人、每一個物在這個世間都是唯一的,世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個人,也沒有完全一樣的兩件物。我們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讓每個人觀察自己、認識自己、實現自己,明白人活一世,“我”的位置在哪裡,然後各安其份,各司其職,各守其位,迴歸到道所確定的秩序之中,才是“聖人之治”啊。

4、什麼是“虛其心,實其腹”?

虛其心,是心無雜念,內心平靜安詳。只有虛心,無雜念,去除多餘的慾望擾動,才可以看清真正的自己。

實其腹,是滿足基本的慾望。慾望不可避免,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然而,慾望應有限度,滿足自身的需要即可,而不是把慾望放大到超出自己需要的限度,在慾求不滿的痛苦和欲求滿足的無聊之間來回搖擺,直至生命的終結。

5、為無為

“為無為”,是合道而為。聖人處在道中,立足到道上,怎麼做都是對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天地自然而然地在產生萬物,產生了又消亡了。天地是立足於道的,它是自然而然生髮萬物,它做了嗎?它什麼也沒做?它沒做嗎?它什麼都做了。

“為無為”,是“做而不做”。物來則應,事過不留。比如說做好事,要做到你根本不認為這是好事,根本沒有認為這是事,不起任何念,這就是道家的自然無為。

以前有教養的大戶人家,過年的時候,會接濟窮人,主人會讓手下的僕人,在天黑了,大家都睡著了,偷偷地用小袋子包一些散碎的銀兩,放在窮人的窗臺,不能被發現,和現在所謂的慈善排行榜,做善事是為了留名,是為了博取更大的利,是大不相同的。

4

現實之思考

人人各安其份,各司其職,各守其位,會不會形成所謂的“社會階層固化”?

會,一定會!

一個穩定的社會,階層固化是常態。階層的頻繁變動,流動性太大,恰恰是國家和社會動盪不安的時候。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樣的大起大落,正因為罕見稀有,所以才會引起人對於世事變遷的感概,才會被人所反覆吟詠而成為千古名句。

所以,有問題的不是階層固化,有問題的是對於階層劃分的標準錯了。

如果以佔有資源的多寡、甚至是簡單折算成貨幣值,這樣的劃分來確定階層,太簡單!

當然,資產的多寡對於一個人,一個家庭的生存發展至關重要。

但如果談到以資產決定階層,本質上看,是單因論和經濟決定論延伸。而事實上,階層的形成從來都不是人為定義和劃分的,而是在漫長的歷史和習慣下形成的,是人與人因為特定的價值觀和精神認同而形成的聚合。

德國哲學家馬克思韋伯在他的代表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論述了宗教觀念(新教倫理)與隱藏在資本主義發展背後的某種心理驅力(資本主義精神)之間的生成關係。韋伯指出,新教禁慾主義倫理為資本主義企業家提供了一種心理驅動力和道德能量,從而成為現代理性資本主義興起的精神動力,也是現代資本主義得以產生的重要條件之一。

那麼在中國那些促使階層形成的精神動力是什麼呢?

那麼在中國那些所謂的被劃分的階層,有什麼精神特質嗎?

那麼在中國某一個特定階層的心理驅動力和道德能量又是什麼?

一個因為拆遷而資產數千萬的人,和一個靠實業起家而身價千萬的企業家,即使財產相當,內心會相互認同嗎?

如果沒有精神的驅動,光靠資產數量和價格來劃分的階層只是缺乏靈魂的機械定義,只能是放大的焦慮。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階層的固化遠未形成。

我們仍然需要尋找人之所以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所在。

這也是我推廣《道德經》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