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謹以此文,

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

所有知青!

願我們老知青,放飛心靈,

一起翱翔在廣闊的藍天!

學,手拉手,淚先流。想起往昔,感慨萬千。

撫摸那些發黃的照片,還有那些塵封已久的日記,也許那種感覺似苦非甜,就像濃濃的咖啡,隨升騰的煙氣氤氳的是曾經的美好和無奈……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知青,生不逢時,貧窮艱苦的環境鑄造了含辛茹苦、任勞任怨、堅忍不拔和奮發圖強的品格,我們不前衛、不叛逆、不頹廢、不張揚。

我們是渴望溫情的一代,因為我們成長於只有熱情沒有溫情的年代;

我們是充滿理想的一代,因為我們愛聽英雄的故事,過早地明白了天上不會掉餡餅的道理;

我們是內心保守卻又渴望變化的一代,因為我們的青春剛好趕上祖國改革開放的大變遷。

其實,我們也是吃苦耐勞的一代,在我們身上永遠閃耀著樸實、堅韌、執著和感恩的光芒。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知青,沒有理由責怪過去,更沒有理由不相信未來。當我們哭著喊著“不願老去”的時候,不如靜下心來,閉上眼睛,想想年輕時我們的懵懂無知和意氣風發,也許心生的笑意回味悠長。

當年的我們,一眨眼竟然一下子從少年變成了中年。我們常常懷疑時光是不是欺騙了我們,不然這五十多年的光陰似乎還沒體會出什麼滋味,時光老人就把白髮楞生地往我們的頭上塗了。

現在我們常常想讓別人像關心青年人一樣去關心我們,有時又想讓人們像尊敬老年人一樣去尊敬我們。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社會還需要我們獻出更多的東西。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知青,雖然一直都不願意相信這麼快就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了,可眼角那淺淺的魚尾紋,鬢角那偷偷長出的白髮,鏡子裡那一臉的滄桑歲月,都用嘲弄的眼神無情地告訴我們,青春早已走遠,成了殘留的記憶。

一顆飽經風霜的心早已少了份激情,多了份平淡。人生,以不可更改的姿態讓我們走過了這段錦瑟流年。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的幼年時代大多面黃肌瘦、營養不良,基本以米湯、麵糊糊、玉米粥和粗菜淡飯維繫生長。逢年過節能夠吃上一塊肥肉,那真是一種享受。

想要得到一件新衣、一雙新鞋,往往是幾年的夢想追求。我們知青,童年大多都過著非常貧窮的日子,但我們很快樂,讓我們終生難忘。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知青,走進校園後,老師教了我們第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從此我們便知道了糧食來之不易,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含義。

成人之後,即使我們也曾一擲千金宴請朋友或領導,但在家中偶爾的剩飯、剩菜,還是不忍心輕易倒掉。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知青,小學生活簡單而快樂,我們的課本只有算術、語文、政治和自然。每本書也就兩三毛錢,從來沒有人請老師補課,課餘也只有很少的家庭作業。

我們放學後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玩各種的遊戲,不到天黑不回家。那時我們玩的最多的遊戲是跳皮筋、扔沙包、打陀螺、捉迷藏,還有彈玻璃珠。

放假了,沒有電視、手機和電腦,也沒有多少假期作業,更沒有補習班一說,多的是無聊的小夥伴。大家就集中在空地上,玩跳房子、打陀螺、推鐵環等各種遊戲;下雨天就在家裡玩捉迷藏、辦家家、走軍棋、繃毛線等遊戲。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我們知青,考大學儘管很難,可畢業後就有工作。我們是高考制度恢復後的最大受益者,讀大學時國家有助學金,畢業時包分配,基本都有個鐵飯碗,雖說是萬人擁擠過獨木橋,可一旦擠過去了,那一生就可以衣食無憂了。

5060後的我們,人到中年,歲月洗盡鉛華,過往早已沉澱成回憶,不再追求華麗和激情,更願意懷著一顆淡然的心,去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

今日為同事的兒女主持婚禮,明日又在為同學父母的葬禮穿梭不已,百忙之中,還要抽空去探望自己年邁的父母,就這樣我們還得忙忙碌碌的活著。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所有知青!

回頭望望,那曾經燦爛的夢想,昔日逝去邂逅的塵埃,讓所有的過往全都煙消雲散吧!這一切都不過是生命輪迴中的美麗風景,凡塵俗事都只是人生道路上的牽絆,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塵緣。

我們知青,一路走來,正在慢慢老去,默默細數著往日的青春。我們知青,不再為失去的光陰嘆息,歲月雖然帶走了我們的青春,但也讓我們的腳步更加從容。

我們知青,經歷了該經歷的一切,也看到了社會的無奈,不管結局怎樣,既然我們選擇了遠方,便只能風雨兼程,所有的經歷都是我們擁有的精彩人生。

我們知青,是吃苦耐勞的一代,是渴望溫情的一代,更是充滿理想的一代!

謹以此文,獻給已經退休和還在奮鬥的天下所有知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