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曾講過的靈異故事,值得好好把玩

上期臥榻先生推出《別笑,東坡就是個段子手》一文,很多粉絲意猶未盡。蘇東坡這位文化偉人,實在有太多可供挖掘的東西。鏈接:

他的奇書《東坡志林》裡,不僅有很多段子,還有很多故事。裡面記載的好幾十個靈異故事,乃至鬼故事,筆法簡峻,活靈活現,現在讀來,仍頗為有趣。本期就主要給大家講講東坡曾講過的兩個靈異故事。

蘇東坡曾講過的靈異故事,值得好好把玩

一、那個碰到異人的孫抃

眉州彭山縣人有個進士叫宋籌,和老鄉孫抃一起去京城趕考,到達陝西華陰縣的時候,下起了鵝毛大雪。但趕考要緊啊,哪怕天還沒亮也繼續上路。在途經華山腳下時,一塊寫著毛女峰的路牌下面,坐著一個老太太,頭髮雪白,沒有半點寒色,就那麼直直地坐在那裡。當時路上也沒別的人,所以無法得知她從哪裡而來,雪中也看不到足跡。端的是好怪!

當時宋籌和孫抃相隔不過數百步。走在前面的是宋籌,他看到老太雖然感到奇怪,卻也沒搭理她;走在後面的孫抃卻停下來盤桓了一會,他看老太孤身不易,把掛在馬鞍上的幾百錢全部給了她才離開。後來孫抃追趕上了宋籌,說起路上老太的事情,兩人覺得有點蹊蹺。宋籌這時似乎明白了點什麼,後悔起當時的舉動,便返回去尋找,哪裡還找得著?老太已不見蹤影。

這一年,孫抃探花及第,後來做到副宰相(參知政事),追贈太子太保,諡文懿,可謂位極人臣。而宋籌終其一生,不過碌碌,沒有特別大的出息。這件事,成了一條我們四川人津津樂道的千年老梗。

蘇東坡曾講過的靈異故事,值得好好把玩

孫抃遇異人

眉之彭山進士有宋籌者,與故參知政事孫抃夢得同赴舉,至華陰,大雪,天未明,過華山下。有牌堠雲“毛女峰”者,見一老姥坐堠下,鬢如雪而無寒色。時道上未有行者,不知其所従來,雪中亦無足跡。孫與宋相去數百步,宋先過之,亦怪其異,而莫之顧。孫獨留連與語,有數百錢掛鞍,盡與之。既追及宋,道其事。宋悔,復還求之,已無所見。是歲,孫第三人及第,而宋老死無成。此事蜀人多知之者。

人不可貌相。特別是路上,說不定有什麼得道高人。同一起跑線的兩個人,一個不聞不問,一個把全部家當拿了出來。當時一念之差,造就兩種不同結局,同情心豈可少哉?不知宋籌對當時的舉動有無後悔了一輩子。而這樣善有善報的故事在各種童話、民間故事裡也很常見。孫抃,字夢得,眉州眉山人。這個人不是什麼虛構人物,正史《宋史》有傳。東坡寫這樣的故事,有那麼一點“勸善”的味道。

蘇東坡曾講過的靈異故事,值得好好把玩

二、生氣的山神

嘉佑七年(1062年),我在陝西鳳翔市(今屬寶雞)當市政府秘書長,當年遭遇了大旱,我這人民公僕自然不能坐視不管,便問當地父老境內,是否有什麼神靈。答曰:以前太白山至靈,差不多是有求必應。不過,當近來太子少師向傳師來這裡當市長、奏封山神為濟民候後,就不靈驗了。

我想了好久,百思不得其解。一次翻看《唐會要》,無意中看到這樣一條:“天寶十四年,有方士上書說太白山金星洞有寶符靈藥,派人取回後,皇帝下詔封山神為靈應公。”

老夫這下找到了山神不高興的的答案:山神以前是公爵,現在被封為侯爵相,當於降了一級(公侯伯子男),自然山神不高興了。

我趕緊向市長彙報,安排使者向山神禱告,若答應降雨,會向皇上啟奏恢復山神公爵的爵位。禱告完畢後拿著水瓶回到城裡,水還沒到,只見風霧交加,旗幟飛舞,彷彿大雨就要到來。後來果然下了三日大雨,莊家得到豐收。我於是上奏皇上,報告山神的事蹟,皇上下詔封明應公。我還另外作了一篇文章記載這件事,並且為山神修廟。祭祀的那天,一隻大白鼠跑到祭祀臺的酒饌面前,這裡嗅嗅,那裡聞聞,卻不食用。父老鄉親驚呼:這就是龍呀。

蘇東坡曾講過的靈異故事,值得好好把玩

太白山舊封公爵

吾昔為扶風從事,歲大旱,問父老境內可禱者,雲:“太白山至靈,自昔有禱無不應。近歲向傳師少師為守,奏封山神為濟民侯,自此禱不驗,亦莫測其故。”吾方思之,偶取《唐會要》看,雲:“天寶十四年,方士上言太白山金星洞有寶符靈藥,遣使取之而獲,詔封山神為靈應公。”吾然後知神之所以不悅者,即告太守遣使禱之,若應,當奏乞復公爵,且以瓶取水歸郡。水未至,風霧相纏,旗幡飛舞,髣髴若有所見。遂大雨三日,歲大熟。吾作奏檢具言其狀,詔封明應公。吾復為文記之,且修其廟。祀之日,有白鼠長尺餘,歷酒饌上,嗅而不食。父老雲:“龍也。”是歲嘉佑七年。

這個大家不要當笑話聽,確實是實有其事的。嘉佑七年是1061年,蘇軾26歲,初次為官,第二年便遇上了這事。蘇軾文集中,有很多祈雨的祝文,這次祈雨文自然出自這位二十多歲小夥之手(放如今,不過是碩士研究生畢業的年紀)。

【鳳翔太白山祈雨祝文】

維西方挺特英偉之氣,結而為此山。惟山之陰威潤澤之氣,又聚而為湫潭。瓶罌罐勺,可以雨天下,而況於一方乎?乃者自冬徂春,雨雪不至,西民之所恃以為生者,麥禾而已。今旬不雨,即為凶歲,民食不繼,盜賊且起。豈惟守土之臣所任以為憂,亦非神之所當安坐而熟視也。聖天子在上,凡所以懷柔之禮,莫不備至。下至於愚夫小民,奔走畏事者,亦豈有他哉!凡皆以為今日也。神其盍亦鑑之。上以無負聖天子之意,下以無失愚夫小民之望。尚饗。

苦口婆心地勸山神,下點雨吧!為此,答應奏封山神為公爵,語氣中還帶點數落的味道:

【告封太白山明應公祝文】

天作山川,以鎮四方。俾食於民,以雨以暘。

惟公聰明,能率其職。民以旱告,應不逾夕。

帝謂守臣,予嘉乃功。惟新爵號,往耀其躬。

在唐天寶,亦賜今爵。時惟術士,探符訪藥。

謂為公榮,實為公羞。中原顛覆,神不顧救。

今皇神聖,惟民是憂。民既飽溢,皇無禱求。

袞衣煌煌,赤舄繡裳。舍舊即新,以佑我民。

尚饗。

蘇東坡曾講過的靈異故事,值得好好把玩

太白山是秦嶺山脈最高峰,風景優美,是旅遊勝地和道家活動場所。關於太白山求雨的事,東坡還寫了一篇《喜雨亭記》,入選《古文觀止》,是中國古代散文名篇,表現了東坡的仁政思想。不過在《太白山舊封公爵》來看,東坡著重表現山神“凡人”的一面:官是越大越好,山神也不例外。升官發財,是中國人的重要信仰,至今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