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举办“感知中国——高铁产业行”活动

未来网高校频道10月17日讯(记者 高越 通讯员 林钊宇)10月15日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主办,西南交通大学承办,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协办的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感知中国——高铁产业行”主题活动在蓉成功举办。

本次活动为期一天,在蓉承担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共组织了来自40多个国家的近100余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先后参观了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清白江国际铁路港等单位。

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留学生们参观了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环形线路、弓网系统动力学性能模拟试验台、高速轮轨摩擦磨损试验台,车体疲劳试验台、轮轴疲劳试验台等。通过实验室老师的讲解,留学生们了解了各种试验设备基本功能、运作条件以及科研现状等情况。随后,西南交通大学首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翟婉明给同学们做了题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与展望”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状况以及取得的伟大成就,并就我国高速铁路未来发展前景及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与各位留学生进行了分享。讲座期间,同学们多次以热烈的掌声为翟院士、为中国高铁点赞。在西南交通大学,留学生们还参观了高速列车数字化仿真平台,观看了“高速列车及其运行环境”科技短片,并进入CRH高速动车组驾驶仿真器模拟驾驶高速动车。

按照活动安排,下午留学生们参观了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留学生走入生产车间,近距离参观了该公司客车检修、城轨地铁车辆研制生产车间。据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成都开通运营的地铁7号线四十多列车全部由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制造,这意味着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系统掌握了电动车组车体制造、整车组装和调试等多项核心技术。通过参观交流,留学生们对我国轨道交通的技术先进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西南交大举办“感知中国——高铁产业行”活动

在活动的最后一站,留学生们参观了青白江国际铁路港,留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国际铁路港展示大厅,铁路港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拥有亚洲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是中国功能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是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肩负着为促进中国西部与中亚、中东、欧洲和独联体国家经贸往来提供稳定、快捷、安全物流通道的重任。留学生们实地调研了国际铁路港内平行车展示交易中心、摩尔多瓦、以色列等国家馆,并询问了中欧班列蓉欧快铁和连接中亚五国的货运专列发班频次、往返时间和货物运量等情况。

在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车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参观时,埃塞俄比亚同学Anteneh Zewdu Deriba深有感触地说“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实际运营速度领先全球,西南交通大学是中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的重要研发单位,我感到非常幸运有机会到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到成都生活。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份承重的责任,我希望在中国学成后,能为我的祖国做贡献,同时也为中埃合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其他4所高校同学在活动结束时,也纷纷表示参加此次活动受益匪浅。

“感知中国”社会实践和文化体验活动,是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自2015年起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目的是增进中国政府奖学金生对中国当代发展和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强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荣誉感。今年,在四川省教育厅的筛选与推荐下,西南交通大学精心策划组织了“感知中国——高铁产业行”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在蓉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亲密接触我国轨道交通产业,感知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巨大变化,感知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