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药店老板走向死亡的核心原因

药品,可以说在未来5-10年的时间,不会消失的行业,只要这个社会还有人,生老病死贯穿了药品相伴的一生。

过去,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人们都相信权威,老专家更是一个吃香的职业,也是很多药店老板都会高薪聘请一位坐诊专家撑门面。私营老板要开一个药店,也必须有职业药师资格证。

10年前,很多开药店的老板发财了,10年前,医疗开放,医生可以自己开诊所,很多医生发财了,从职业性质来看,都是治病救人,为什么到今天药店老板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呢?

原因一:思维还停留在等客时代

陈女士,一个郊县药店老板娘,6年前,一个店120平米,每年房租8万,店里员工16人,每年营业额可以做240万,除掉成本费用,每年纯利100万,利润率做到了42%,在一个县城可以做到这样的收益,确实不错了。

可是,当大连锁进入后,整个店的生意折了一半,前几天告诉我说,店开不下去,准备转行了。

时至今日,依然还在坚持一个真理,我有一个店,又是在核心地段,我还有一批忠实用户,可是慢慢地这批忠实用户已经背叛了,而且仓库里还压着100多万的库存。

原因二:没有规模化思维

隔壁的那家连锁店,一年做1000多万,生意全被抢过去了。是的,之前也了解过,这家店在整个连锁体系里是排在第二名的,第一名的店是在红河,一年可以做1200万。

可同样是开药店的另外一个老板,先开了一个店,造了一个品牌,一年的时间圈地开店,将一个店复制成20个店,几乎覆盖了一个县的村村落落,两年后,一家大医药公司为了抢占市场,给这老板2000万收购了这个县所有药店。这位老板从一家店复制到20家店,全部只花了300万,两年的时间赚1700万。

原因三:模式单一,内耗内斗

单体药店的模式离不开三板斧,第一板斧:三天两头来一个打折送礼活动,礼品送了几十万,药只卖出几万块。

第二板斧:厂家天天拉着老板出去旅游,世界各地走遍了,山川大河看遍了,仓库装满了,旅游结束后愁上心来,头上白发越来越多。

第三板斧:天天派员工去隔壁老王家打探价格。天天拼价格,顾客越来越少,收入越来越少,员工都跑到隔壁老王家上班了。

三板斧都是在内耗,向内求。拼来拼去,虽然看着每天有点收入,但已经从原来的42%利润,成功做到了20%,还把一批老顾客也成功的做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