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导语

近日“离婚冷静期”写入民法典分编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此草案一出,立即引发网络大讨论。离婚到底要不要设置冷静期?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支持方

2018/9/28

有的人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去离婚。离婚冷静期的设立,理论上来说可以相应的减少冲动型离婚。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通过设置离婚冷静期,让夫妻双方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来重新认识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理性地做出双方的婚姻是否继续的决定。

V S

反对方

2018/9/28

婚姻是自由的,想结就结,想离就离。

如果有冷静期,可能对方会转移财产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果在冷静期间内遭到财产损失或者家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较难受到保障。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离婚冷静期这项制度,不少国家早有实践。有些国家甚至设置了在离婚后一定时间内不得结婚的“结婚冷静期”。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近6年来我国结婚和离婚相关数据

2018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可以设置不超过3个月的冷静期。在冷静期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开展调解、家事调查、心理疏导等工作。冷静期结束,人民法院应通知双方当事人”。

2018年8月27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中,新规定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关于冷静期的适用条件

有必要点明一下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01

适用离婚冷静期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同意

长期以来,对于冷静期的一项担忧是这会成为法官拖延判决的借口。尽管冷静期只适用于冲动型离婚案件,但离婚纠纷到底是不是因为一时冲动,仍需由人来判断。客观地讲,在一些前期试点中确实存在一定偏差,难免引发一些忧虑。

于是我们看到,最终离婚冷静期制度采用了“三方同意”模式。法官觉得婚姻仍有挽回余地还不够,必须由夫妻双方点头同意才行。你也许已经发现,这实际上仍是“离婚自愿”的体现。不愿再给婚姻一个机会?那就拒绝。

02

离婚冷静期并不意味着案件被搁置

在离婚冷静期内,法院仍会开展调解、调查等工作。这有助于法官对双方婚姻关系是否走向“死亡”作出判断。即使没有离婚冷静期,这些工作仍要开展。所以,离婚冷静期并未浪费时间

因此,如果我们看到离婚冷静期的身影,那一定是彼此还未放弃希望。人最难的是认清自己的心,这是“自由”的真正含义。

家庭值得司法付出更多努力

在更大的视野中,离婚冷静期折射出“家事审判改革”

的必要性。

按照《意见》的规定,在婚姻家庭案件中,法院可以委托家事调查员对当事人家庭、子女等情况进行调查,在案件进行中可以建议当事人接受心理疏导,当事人还应当向法院申报财产状况。

有人惊呼:

法院怎么干上居委会的活儿了?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原因很简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家庭之中,我们第一次成为父母的学生,又第一次成为子女的老师。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样的家庭值得司法付出更多努力。2016年5月,最高法拉开了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序幕。两年来,全国法院创新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化队伍,逐渐开创了家事审判社会化工作格局。《意见》正是这一过程具有标志意义的最新一步。

司法不曾剥夺我们的自由,只是提醒我们承担的责任。如果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么正是由于司法的保护与干预,才让我们能够全情享受家庭的温馨。

你对离婚设置冷静期这事怎么看?

在下方留言吧~

监制:张瑛 审核:马鸿烈

“离婚冷静期”真能降低离婚率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