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促銷背後:開發商回款壓力下考驗「產品力」

中國建設報

深圳樓市促銷背後:開發商回款壓力下考驗“產品力”

"特價優惠!購買特定房源免除一年物業管理費,現場購買'家電包'還能享受1萬元購房優惠……"近日,《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在走訪深圳樓市時發現,除了降價銷售、打折促銷等直接的優惠購房活動,還有房企以"贈送"等為噱頭招徠客戶。

根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公佈的最新數據,應屬銷售旺季的9月深圳新房成交量出現"急剎車",創下今年除2月外的最低網籤數字。調控新政實施兩個月,加上近期全國多個城市出現購房降價、打折促銷現象,有觀點認為深圳樓市迎來了"降價潮"。

寸土寸金的深圳真迎來了"降價潮"嗎?《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實地探訪了深圳市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等地多個樓盤,發現確實有開發商推出價格促銷活動,但特價房等優惠主要出現在一些區位較偏遠的項目上。

受訪專家認為,下半年是開發商回款的重要階段,在各地嚴格的調控措施下,今年"金九銀十"成色不足,商家採取打折促銷的方式也不足為奇。雖然這不能代表整個市場未來的房價走勢,但透露出部分房價上漲過快城市的價格回調信號,符合"房住不炒"的基調。

市場成交和購房者心態發生變化

形成深圳樓市當前狀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7·31調控新政"的實施。7月底,深圳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從企業購房、商務公寓限售、居民購房限售以及離婚差別化信貸四個方面進行調控,打擊房地產市場的投機、投資行為。

在調控新政的加碼下,深圳樓市分化態勢明顯,既有眾多樓盤客戶來訪量明顯下降,也有部分樓盤熱銷,但總體來看,新政實施後市場成交量變化明顯。

據深圳房地產信息網公佈的最新數據,9月深圳新房成交套數僅2248套,去化面積22.03萬平方米,與8月相比,該兩項數據的跌幅均已接近四成。新房成交均價與8月的54089元/平方米基本持平,為54080元/平方米。

從深圳房地產信息網披露的數據來看,減少的成交量主要來自於剛需性住房。面積90平方米以下的新房8月成交量是2420套,9月僅有1501套。面積在90~144平方米的,8月成交了1027套,9月只有482套,而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新房9月成交量卻從8月的241套增加到了265套。

與此同時,作為深圳樓市主力軍的二手房市場也是"愁雲慘淡"。據各大中介門店市場監測,7·31新政實施後客戶到訪量急劇下降,不足新政前的一半,有些門店甚至下跌70%以上。新政前的7月,二手房單日成交量在300~400套上下,進入9月以來,單日成交量大多在200多套徘徊,成交量與新政前相比接近腰斬。

在價格方面,深圳二手房成交均價9月為52867元/平方米,環比減少0.16%。而在8月,二手房的價格同樣是環比下跌,跌幅為0.14%。儘管下跌的幅度較輕微,由此釋放出的市場遇冷信號卻不可忽視。

與去年的"搶房"盛況相比,購房者的心態正在發生變化。"今年市場情況存在不確定性,擔心貿然入手會成為接盤俠。另外,深圳新的調控政策對住宅和公寓實行了不同年限的限售,加上新房並不能立即交房,這些都是要考慮的因素。在半投資半自住的初衷下,我覺得現在買房還需要觀望。"深圳市民王先生對當前樓市有著自己的思考。

"在過去房價一路上漲的時候,投資客投資意識主導下的購房行為只關注買入並賺得差價,'項目本身的質量如何'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但隨著房地產調控的深入進行,尤其深圳今年以來嚴格調控打擊'炒房'行為,投資客離場,剛需者和改善需求者成為市場主要力量,這部分人群比較關注高性價比、高質量的樓盤項目,相反的項目則受到市場冷遇。"當地一位資深地產人士說道。

易居企業集團深圳公司副總經理潘傳燦認為,由於政府調控,現階段推出的豪宅產品一般價格相對較低,吸引了大量改善型、投資性客戶搶購。剛需產品因為市場觀望情緒濃厚,部分偏遠區域的剛需樓盤則需要採取降價、首付分期等手段攬客。

部分樓盤花式讓利促銷

"金九"銷售高峰預期不達,政策調控下開發商面臨去化難度增加、融資收緊等問題,在回款壓力下,開發商紛紛使出各種促銷手段。

《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走訪發現,折扣力度較大的項目主要出現在一些區位、配套等條件沒有優勢的地方。例如在坪山區,泰富華一新盤項目在國慶節推出"9折"特價房,主打"最後一班單價2字頭車"優惠促銷活動,60套特價房源,10月7日下午排號選房,售完即止。不過,直到國慶節之後,在中介微信朋友圈內仍能看到這一樓盤的促銷信息。

據悉,坪山降價的新盤並非只有一家,多個樓盤都出現價格下調,並推出少數特價房吸引購房者。如位於坪山的天巒湖2期、財富城均在國慶節期間推出了特價房。

此外,大鵬新區更有項目降價逾2000元/平方米,降價後均價大約在3.7~3.9萬元/平方米,分為毛坯與精裝兩種方案。如果以毛坯總價計算,業主還可以選取分期首付的方式。具體的操作方式是,業主首期只需付一成首付33.8萬元,其餘在一年內付清,付清後就可以完成網籤。

為了保證去化率,在折扣有限的前提下,還有房企在付款方式上做了優惠。據瞭解,部分公寓樓盤十分樂意為客戶墊資,幅度各不相同。

以位於坂田街道的一個商務公寓樓盤為例。該項目有3種付款方式,每種方式對應不同的折扣,可採取一次性付款,享95折優惠;按揭付款享受98折優惠。至於分期付首付,則依據戶型而定。47平方米的小戶型是2個月內付完五成首付,具體為7天內付25%首付,之後53天補足剩餘的25%;約90平方米的大戶型是7天內付5%首付,12月15日之前付25%,明年1月20日之前再付20%。

但是,首付分期促銷形式也因存在風險而被一些城市叫停。9月10日,上海九部門聯合重拳整治樓市首付貸,明確需要整治的投機炒作行為包括通過提供"首付貸"或者採取"分期首付"等形式,違規為炒房人墊付或者變相墊付首付款。

除了打折讓利以外,贈送實物仍是一些房企的主要營銷手段。許多開發商選擇減免物業費等方式吸引購房者。如勤誠達·前海世界項目,其展示中心顯眼的"總經理特惠房源"展示牌上顯示,購買特定房源贈送一年物業管理費、現場辦理"家電包"享受1萬元購房優惠等。當有購房者表示特價房源的戶型不太理想時,銷售人員表示可以幫其申請其他房源的贈送優惠,"優惠力度還有靈活處理的空間"。

為了快速去化、回籠資金,房企打折促銷吸引購房者成為行業共識,但也有少數開發商和中介玩起了文字遊戲。如某樓盤打出"6.3萬元/平方米猛降至5.7萬元/平方米"的優惠吸引購房者,但詢問後發現6.3萬元/平方米是精裝修價,而所謂特惠價實則毛坯價,本質上並沒有降價。

從事房地產中介多年的翁明告訴《中國建設報·中國房地產》,"國慶假期作為第四季度的第一站,很多開發商為了沖銷量都會推出一些打折促銷活動,但力度不大。龍崗區、光明區、大鵬新區、坪山區等由小開發商開發的、地段較偏的樓盤也許會打折,但這些地區成為樓市成交活躍區,一定程度上也拉低了深圳總體成交價。"翁明坦言,"不少客戶聽說要降價,前來詢問的人數增多了,但大家都在觀望,想趁低價入手又怕房價真的跌了。"

"均價跟實際價格是兩回事兒。我們也很想買均價的房子。房價下降的新聞都聽慣了。"出租車司機黎師傅笑談道,"我來深圳開出租車八年了,見證了深圳各區的房價一直在漲。廣深港高鐵開通後,大灣區進入一小時生活圈,近期還接送了不少來深圳買房的香港人。在有市場、有需求的情況下,深圳房價真跌不現實,因為深圳寸土寸金。"

房價短暫回調長期向穩

"金九銀十"作為樓市下半年傳統的銷售旺季,市場推盤量往往也是一年中相對集中的階段。按照目前的打折力度,多名業內人士預判,行業下半年的整體讓利空間將進一步打開,但仍有侷限性,整體打折力度應該維持在9折以內。主要是由於各城市的限價政策,房企價格讓利空間已經受到很大的壓縮。不限價城市的房企打折力度可能相對較大。

"深圳樓市目前處在一個非常敏感和膠著的狀態,無論是成交量還是價格,說不定還有小幅下跌的空間,這方面完全是市場的正常反應。但這並不能真實反映深圳樓市,畢竟深圳是一個缺地缺房的城市,這個基本面完全沒有改變。"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認為,如今高位盤整的格局完全是政策管控的結果,中央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未來仍是處在一個高位盤整的格局。

按以往房企的推貨節奏,下半年將是集中推盤期。據有關機構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深圳新盤備案量僅為62個,第四季度預計將有61個新盤入市,寶安、龍崗、南山、龍華、福田5區為主要推新區域,佔總推新量的75%。

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總監何倩茹認為,新的樓市調控措施其實對投資客的影響比較大、一般的剛需購房者影響較小。從目前情況判斷,如果開發商開盤速度加快,價格合理,或推出一些相應的促銷手法,有望能使一手住宅維持在一個比較好的銷售水平,但預計二手房的交易短時間難以恢復。深圳市場不缺購買力,缺的是交易氣氛。

"當前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不應該過於看空,但短期調整也不可避免。"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企業積極營銷策略來看,開發商資金壓力還是很大的。密集推盤加上主動促銷,都表明部分開發商已顯露出以價換量的心態。

嚴躍進認為,對於深圳來說,在土地供給增量有限的情況下,房價短期內的小幅度回調體現出開發商的回款訴求。但長期來看,深圳樓市將沿著政策調控的軌跡向"房住不炒"的方向發展。在樓市向穩發展時,開發商只有打造高質量的產品,提高產品力才能被市場認可,這也是房地產市場走向高質量發展的一次契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