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來源|《文史月刊》2010年07期

作者|商豫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高樹勳

一、高樹勳 ,河北省鹽山縣人,原系西北軍馮玉祥的部下。

抗戰勝利後,高樹勳任國民黨軍新八軍軍長。1945 年 10 月,孫連仲率高樹勳、馬法五、魯崇志等三個軍沿平漢路北上,在邯鄲、磁縣一帶被我軍圍阻,我軍發起了平漢戰役。高樹勳在馬頭鎮正式宣佈火線起義,我軍殲敵近 4 萬人。

新中國成立後,高樹勳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長、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潘朔端

二、潘朔端 ,雲南威信縣人。

黃埔軍校畢業。抗戰勝利後,潘朔端調任六十軍一八四師師長,從越南海防海運八晝夜到遼寧葫蘆島登陸,駐防海城、鞍山、營口等鐵路沿線。1946 年 5 月 27 日,民主聯軍逼近海城一線,潘朔端在海城宣佈起義。

1950 年 3 月 28 日,昆明市人民政府成立,潘朔端被任命為市長,後又被選任市長直至 1968年。

“文化大革命”中,潘朔端受到不公正對待。1972 年,潘朔端以昆明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的身份,再度主持政府工作。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曾澤生

三、曾澤生 ,雲南永善人。1928 年畢業於黃埔軍校高級班軍事科。

1948 年遼瀋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圍困長春。國民黨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在“突圍無望,固守待殲”之際,於 10 月 17 日毅然宣佈起義,長春兵不血刃,宣告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曾澤生歷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中南行政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1955 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勳章。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吳化文


四、吳化文 ,山東掖縣人。

起義前夕,吳化文任整編第九十六軍軍長兼第八十四師師長。

1948 年 9 月濟南被圍困時,我黨多次做工作,吳化文於 19 日晚率所部 2 萬餘人宣佈起義。

新中國成立後,吳化文曾任浙江省交通廳廳長,1959 年起任浙江省政協副主席。1962 年,吳化文因病逝世,終年 58 歲。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廖運周

五、廖運周 ,安徽淮安人,黃埔軍校畢業。

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和南昌起義。大革命失敗後,接受中共的秘密指示,長期在國民黨軍隊中隱蔽。起義前,廖運周任第一一 O師師長。淮海戰役期間,廖運周率全師官兵舉行戰場起義,投入人民解放軍行列。

新中國成立後,廖運周擔任瀋陽炮兵學校校長兼黨委副書記,吉林省體委主任,1955 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孔從周

六、孔從周 ,陝西西安灞橋人,楊虎城的部屬。

1946 年,孔從周任國民黨 38軍中將副軍長。同年率 55 師於河南鞏縣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西南軍區炮兵司令員兼第二炮兵學校校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副司令員。

1955 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後與毛澤東結為兒女親家。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何基灃

七、何基灃 ,河北省藁城縣人。

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後投身於馮玉祥領導的西北軍。長城抗戰時,何基灃身先士卒,率領大刀隊與敵人激戰,取得喜峰口戰役的偉大勝利,殲敵 6000 餘人。1938 年何秘密到延安,受到毛澤東幾次接見,並在抗大做報告。後受黨派遣回原部隊任第七十七軍副軍長,1939 年入黨。淮海戰役前夕任第三綏靖區副司令。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張克俠

八、張克俠,河北獻縣人,保定軍校畢業。中共地下黨員。

七七事變時任第二十九軍副參謀長,解放戰爭時任第三綏靖區副司令。

1948 年 11 月,徐州剿總為集中兵力,令黃百韜的第七兵團從東沿隴海路向徐州靠攏。黃百韜兵團共有 5 個軍 12 萬人馬,是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大軍浩浩蕩蕩西撤,很快渡過了運河。由於黃百韜兵團的迅速撤退,解放軍未能在新安鎮捕捉到其兵團主力,如無意外,黃百韜兵團很可能順利退回徐州附近。

就在這關鍵時刻,第三綏靖區副司令何基灃、張克俠按預先計劃,率第三綏靖區兩個軍三個半師共 2.3 萬人在臺兒莊、賈汪起義,將防區立即移交給解放軍,使解放軍第七、十、十三縱隊迅速經臺兒莊、賈汪南下,一舉切斷黃百韜兵團西撤徐州的退路,為圍殲黃百韜兵團創造了良好的戰機。是淮海戰役一個勝利的開端。

建國後,何基灃先後任第三十四軍軍長,南京警備區副司令,水利部副部長。逝世後,按照他的遺願,骨灰分別撒在盧溝橋和淮海戰場。

張克俠先後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部長,國家林業部副部長兼林業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傅作義

九、傅作義 ,山西榮河人,保定軍校畢業,原為閻錫山部屬。著名抗日愛國將領。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第八、第十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兼綏遠省、察哈爾省政府主席。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剿總”司令。

1949 年 1 月底,接受中共提出的和平解放北平條件,率部起義,使古老的文化古都完好地歸回人民,200 萬市民的生命財產免遭兵燹。

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陳明仁

十、陳明仁 ,湖南省醴陵縣人。

黃埔軍校畢業。曾任國民黨軍第七十一軍軍長。起義前,陳明仁任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長沙警備司令和省綏靖總司令。湖南地下黨為了長沙的和平解放,對陳明仁進行了大量的策反工作。

1949 年 8 月 4 日,陳明仁與程潛等 30 餘名國民黨軍政要員通電,宣佈正式脫離國民黨政府,率一個兵團部和三個軍起義。長沙起義部隊編入人民解放軍序列,授予第二十一兵團番號,任命陳明仁為兵團司令員、湖南軍區副司令員、湖南省臨時政府主席、中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兵團撤消後任第五十五軍軍長。1952年評定為正兵團級,1955 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這些有影響的國民黨起義將領,最後歸宿?

盧漢

十一、盧漢 ,字永衡,雲南昭通人,彝族。

著名抗日愛國將領,原國民黨滇軍高級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起義前,盧漢為雲南省政府主席。1949 年 12 月 8日,盧漢決定起義。12 月 9 日晚上 9 點,盧漢將在昆明的國民黨中央軍的高級軍官李彌等人和軍統特務頭子沈醉等人全部扣押。晚上 10 點,盧漢宣佈起義,向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發出《雲南起義通電》。雲南和平解放。

解放後,盧漢先後出任雲南軍政委員會主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家體委副主任等職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