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6萬中國流民懇請回到故鄉,爲何會被我邊防武警拒絕?

要問上個世紀末發生的最大的事情是什麼?毫無疑問要數八九十年代之交的世界政治大地震,東歐劇變,蘇聯解體。蘇聯政權解體後一下子分裂成了15個主權國家,這不光使國際格局迎來了一次重大調整,而且還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和矛盾。

當時,在中蘇邊境的霍爾果斯口就出現了六萬多流民,他們從外形長相上看跟中國人沒有任何區別,而且手舉“我是中國人”的標語,高喊自己是中國人的口號,希望進入中國的疆域定居生活,不料卻被我國邊境武警拒絕,這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些人又來自哪裡呢?

27年前,6萬中國流民懇請回到故鄉,為何會被我邊防武警拒絕?

事情還要回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那時,中蘇關係走向破裂,兩國邊境糾紛不斷。1962年5月29日,在蘇聯的鼓動下,時任新疆軍區副參謀長祖農·太也馬伕少將和馬爾果夫伊斯哈科夫少將策動新疆當地6.1萬民眾從伊犁的霍爾果斯口岸及塔城的巴克圖口岸離境叛逃蘇聯,這就是著名的“伊塔事件”。

27年前,6萬中國流民懇請回到故鄉,為何會被我邊防武警拒絕?

叛逃這些人中有維吾爾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其中最多的是回族,當然還有不少的漢人,在那個年代,他們選擇離開中國,據猜測首先可能跟當時國內經濟形勢困難有關係。除此之外,也許還涉及到一些歷史上積累下來的因素,總之,從民眾的角度看,原因十分複雜,我們也很難去定論對錯。

但作為國家軍官,叛逃祖國的行為卻是非常惡劣和無恥的,而且他們不僅自己叛逃,這40多位新疆軍官還煽動當地老百姓越境,以至於此事件發生後,伊犁草原、阿爾泰草原等地人口銳減,有的城市只剩下了區區的幾百人,牲畜稀少,農田荒蕪,使當地蒙受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27年前,6萬中國流民懇請回到故鄉,為何會被我邊防武警拒絕?

​然而,當1991年蘇聯解體後,當初叛離祖國這批人的處境就尷尬了,因為包括俄羅斯在內的15個主權國家,沒有一個願意接納他們,而成了無家可歸的流民。

於是,這時他們想到了曾經的故鄉,想回到中國。1991年,就在那個當初離開家鄉的霍爾果斯口岸,6萬多中國人又回來了,他們高舉“我是中國人”的旗幟,高喊我是中國人的口號,只是,這一次,卻被祖國拒之門外了。

27年前,6萬中國流民懇請回到故鄉,為何會被我邊防武警拒絕?

我們知道,中國如今的發展和成就離不開每一代中國人的辛勤的付出和努力,革命年代,為了國家的解放和民族的獨立,多少英雄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才換來如今的和平和安定,建設時期,為了國富民強,又有多少人流下了艱辛的汗水。

但無論是在哪個年代,都不排除有一些人,為了一己私利,置家國於不顧,置倫理道德於不顧,國家成了可有可無的概念,這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道德傳承,也實在讓人唾棄,這些拋家棄國之輩最後的結局也終是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