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界的五位大師,一位仙逝,四位息影


想起“本山大叔”,“沒事走兩步”這句臺詞絕對是家喻戶曉,《賣車》、《賣柺》等一系列作品,撥動了時代的笑神經。自從1990年開始踏上央視春晚的舞臺,連續十五年獲得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一等獎,本山大叔被譽為“小品王”、“東方卓別林”。

盛產小品大師的東三省,有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就是陳佩斯。1984年,在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上,他與搭檔朱時茂表演小品《吃麵條》,被觀眾所識 。此後多次在春節晚會出演小品,包括《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羊肉串》等膾炙人口的作品。

師承於相聲名家唐傑忠的鞏漢林,並沒有在相聲界家喻戶曉,反而在小品界成為了一代大師,他所演的一些輕喜劇般的諷刺小品廣受大眾歡迎。

身高不足的潘長江,在小品界,無疑是一位巨人。自幼受藝術薰陶,唱、念、做、打四功樣樣都會,《過河》、《開心一刻》等作品膾炙人口。在影視界,潘長江同樣產量頗豐,《舉起手來》中“羅圈腿”的日本兵形象,可謂是家喻戶曉。

已然仙逝的趙麗蓉老師,在小品舞臺上,始終是那個慈祥親切、幽默風趣的老奶奶,她的小品不媚俗、精雕細琢,百看不厭。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聽我給你吹!瞧我這張嘴,一杯你開胃,我喊了一聲美,二杯你腎不虧,哈哈,還是美,三杯五杯下了肚,保證你的小臉呀,白裡透著紅啊,紅裡透著黑,黑不溜秋,綠了叭嘰,粉嘟嚕的透著那麼美,它為什麼這麼美,其實就是那個二鍋頭兌的白開水”這段臺詞,我至今倒背如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