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人做人「清高」是褒義還是貶義?爲什麼?

澤林同志


有很多詞是德行高級的人加持過的,但也有很多詞是壞人們加持過的,

任何一個好詞轉換說話的口吻都會變成諷刺,長期用這個語境說一個詞,都會變成貶義。比如戲子,按中國傳統,能稱子的都是大師級的人。如果一個戲劇人能在這個領域做到出神入化,那才能尊稱為戲子。問題是言戲子之人不懷好意,不用說也知道是舊時看不起藝人的那些文人。他們不是看不起某某戲子,而是整體上看不起那個行業。儒家文人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他們的意思絕不是知識重要,而是隸屬於儒家的那些才是高級的,其他都是下品。就是說他們除了自己,看不起一切。後來的漢文化突然沒有好的藝術了,高曉松就說漢人音樂舞蹈不行。其實先秦時代不是這樣,你想想漢族也是由西部返回的,今天藏族保留那一套,我們還能依稀看到影子。比如信天游明顯與藏腔有類似性,水袖歌舞明顯與藏舞有類似性。但是後世文人們不斷貶低歌舞藝人,把她們看成跟妓女差不多,這樣哪還會有人去學習、傳承、鑽研。民間也學著咬文嚼字、對對子、寫字。所以後世文化變成了一個很偏廢的狀態,而不是齊頭並進。

清高的意思很明瞭,就是不同流合汙,按現在話說堅持自己的詩和遠方。現實生活中想想誰會諷刺你清高,不就是那些最最市儈的人。有的人自己墮落了,他還見不得誰在角落裡堅持自己。所以就算你沒有招惹他,也不危及他的利益,他也會明裡暗裡的諷刺你。清高這個詞變成貶義的語境,只能說壞人太強勢,苟且的人太多。別人躲在角落裡活成自己都不行。只有一樣苟且了,壞人們才心安理得。

又比如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很明顯是德行不高的人說的。的確也有的可憐人很可恨,可是並不都是這樣,人家已經那樣了,又何必踏上一萬隻腳。無非是給自己的冷酷找藉口,找心裡平衡。如果變成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態度則完全不同,是催人向善的。

一個人強壯本是優點,可是用五大三粗形容就變味了。四肢發達未必會頭腦簡單。難道有頭腦的人必須是文人的那種弱不禁風的模樣?沒道理嘛?過去那些經典故事都被文人們把主人翁搞成文弱書生模樣,這樣的審美,難怪陰盛陽衰了。勇敢、熱血、冒險、擔當都不被社會和家庭鼓勵,可不就娘炮盛行了。把那些娘炮全部扔到西部艱苦地區或者送進軍營,一年後你去看,哪會有娘炮?人的可塑性是非常高的,所以今天這些妖魔並不是天生就會如此,而是時代、文化、流行多重造成的。儒家審美是罪魁之一。腐朽文人自己不成所以攻擊一切,他們的遺毒還在禍害。


國病


凡是說話,都有“語境”的:一句話,一個詞,甚至一個字,它所含的意義是褒或貶,當然是要看上下文,即:在什麼樣的“語境”中說的。

“清高”這個詞,很明顯,正面和反面,都能去理解。

說一個人“清高”:“出汙泥而不染”,不受周圍惡俗環境的影響,很顯然這是“褒”;

而眼睛朝上、目無他人,不愛與人交往又不接地氣,實際場景中,孤家寡人一個,這也是“清高”的另一種經典表現。而這種“清高”往往會被哂笑的,因為在別人看來,屬於“自視”清高,實際上“很low ”。

好,我放學了,謝謝小悟老師。


7色特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