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眉大俠》評書里文學質感——武聖人於和的法牒都說了什麼

三教堂請柬下書到開封府後,白雲瑞帶上房書安悄悄離開東京汴梁去往三教堂打探情況,繼而引出了白雲劍客夏侯仁對戰金燈劍客夏遂良,小劍魔白老白一子下山佛光劍劍掃群賊,矛盾不斷激化,就在三教堂的大戰即將在龍虎會之前爆發的時候,武聖人於和派遣飛天靈狐潘炳辰出東海、攜法牒下山阻止爭端。(雖然失敗)

武聖的法牒可謂義正言辭、公正公平又有理有據,最近查了很多都沒有找到於和法牒的全文,又特意找來單田芳老師的小五義音頻,找到了這段原聲。

《白眉大俠》評書裡文學質感——武聖人於和的法牒都說了什麼

白雲劍客夏侯仁

武林掌事是由武聖人於和、普度普群生、長髮道人雪竹蓮輪流擔任,三年一任期,恰逢三教堂這一年是於和主持。法牒由潘炳辰在三教堂宣讀,聽法旨的人是以夏遂良為首的三教堂眾人、上三門的僅有白衣子一人代表。

音頻翻錄文字如下

武聖人於和的法牒(評書原文)

近年來武林弟子爭鬥不休,門戶之間經常發生械鬥事件。以上三門和蓮花門之間最為顯著。

究起根源,乃少數不法之徒利用挑撥離間,嫁禍於人所致,此謂道德敗壞人性喪盡,姦淫燒殺無所不為,視國法與門規為兒戲,實屬世間敗類,可殺而不可留。

蓮花門總門掌郭長達,身許玄門乃三清弟子,理應明辨是非通情達理,為一門之楷模,而卻,反其道而行之。縱容淫賊紫面金剛王順於前,包庇朱亮陸青等人於後;囚八王千歲於蓮花觀,立擂臺於京都;大開殺戒濫施淫威,造孽天下禍及眾生。真是死有餘辜,不殺不足以平憤。黃天有眼,三清顯靈,使惡人伏法是功德無量也。

夏遂良不辨真偽,偏信讒言,私離東海,欲與惡人報仇實屬狂妄至極,有損武聖人聲譽。卓爾,見法牒之後,立即返回東海領罪,不得有誤。

三教堂之事,由方天化、詹風、陳倉自行和解,他人不得干預。如有人膽敢仗憑武力恃強凌弱必嚴懲不貸。

八十一門英雄會乃借題發揮之詞,實數荒唐必須停辦,不準任何人以任何藉口滋事生非。今後各門各戶,須嚴厲清理,斷不準結黨營私公報私仇。

本聖人言出法隨,願一體遵照。

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於和

年月日

《白眉大俠》評書裡文學質感——武聖人於和的法牒都說了什麼

單田芳老師

評書藝術形式下的文學質感

曾經單純的聽這段書的時候只是感覺這段書超脫於傳統的白話形式,加入很多文學技法,包括一些道教的詞彙、抑揚頓挫的節奏感、遵循古體的文章結構和形式等。

因為《白眉大俠》本身就是武俠公案評書的獨立創作,不像《三俠五義》有小說版本的原文,也沒有盡心去考證這段法牒是否有文字的純文言版本。

單純以這段評書版本的翻錄來看,我們可以感覺到一個以語音為唯一媒介傳播信息的藝術形式,在遇到需要斟詞酌句 的內容輸出時候,單田芳老師選擇了文言文與白話文共同使用,在口頭表達的狀態下既可以使聽眾明白意思又可以提升作為藝術作品的文學質感。

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個無聊的事

小時候家裡的半導體收音機幾乎陪伴了小學時代每一天的傍晚時光,那時候每天聽一段評書幾乎成了生活習慣《三俠五義》、《說岳全傳》、《白眉大俠》、《三國演義》、《劉伶傳》、《宰相寇準》等等,其中對於三俠五義系列的尤為印象深刻,圍繞著開封府校尉所的種種傳奇故事,如同打開了一個新的世界大門。

《白眉大俠》評書裡文學質感——武聖人於和的法牒都說了什麼

國風武俠

當下評書、戲曲等傳統藝術形式不可迴避的要承認處在沒落期,其實傳承者一直都有、研究的學者更是不乏,只是被互聯網的浪潮淹沒,變成稀稀疏疏的幾座孤島般在信息化的海洋中忽隱忽現。

作為一個媒體人,希望在空閒時間以《白眉大俠》為起點整理一些關於評書的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