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弘揚學術精神才能打造學術精品

学术|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学术|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学术|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今天給大家帶來

學術 | 弘揚學術精神才能打造學術精品

一個民族理論思維水平的高低、對人類文化發展所作貢獻的大小,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個民族為人類社會奉獻了多少學術精品。打造學術精品,讓世界認識“學術中的中國”,是新時代我國學者的使命。推進學術研究、打造學術精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關重要的一點是學者要弘揚學術精神。

學術精神首先是一種理性精神。學術研究說到底就是探究自然科學、哲學社會科學中的各種真理。對真理的探究無疑應該是一種理性活動,具有理性特質。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必須善於對獲得的資料經過認真思考和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形成理性認識。沒有理性精神,就不可能認識和把握真理。既然如此,學術精神是一種理性精神就是不言而喻的。一個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倘若沒有理性精神,是難以打造學術精品、取得學術成就的。這一點已成為學界共識,無需贅言。

學術精神除了是一種理性精神,還應當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一點往往被一些學者所忽略,需要特別強調。學術研究所探究的真理,總是具有一種無上的崇高性和神聖性。真理之所以具有崇高性和神聖性,是因為真理關乎人類社會的福祉。從這個意義上說,學術研究是在為人類社會謀福祉,學術精神是一種造福於人類的精神、一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一個學者要將自己的學術活動不斷向前推進,必須具有造福人類的博大胸懷和無私奉獻精神。馮友蘭先生曾提出人生有四種境界,這就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認為一個人的人生境界不同,他所擁有的世界和人生也就不同。誠然,處於“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也有從事學術研究的動力,也有可能取得一定的學術成就。但是,一個人如果想在學術研究中具有源源不斷的動力、取得重大學術成就,就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努力從“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走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大力弘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回顧學術發展史,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大作為、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馬克思何以在有時連飯都吃不飽的生活困境中,能夠堅持下來完成《資本論》的寫作?這顯然與他在青年時期就樹立了為人類犧牲自己的人生信念分不開。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在他的高中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這樣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是一種多麼可貴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也是馬克思在顛沛流離、貧病交加中仍能寫出恢弘鉅著的強大動力。再看愛因斯坦,他之所以能夠在學術研究中取得輝煌成就,登上科學之巔,固然與他的智商密切相關,但更重要的還在於他有造福人類的博大胸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人只有獻身社會,才能找到那實際上是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的意義。”他的這句話生動詮釋了一位科學家的無私奉獻精神。如果一個學者汲汲於名利,心裡只裝著自己,就難以為社會奉獻學術精品。

學術研究是為了追求真理,這就要求學者勇於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直至認識和掌握真理。由此可見,學術精神也是一種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精神。一個學者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是難以一下子認識和掌握真理的,其間難免要經歷一些曲折甚至走一些彎路。因此,從事學術研究一定不能自以為是,一定不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絕對化,哪怕是對自己覺得比較成熟的研究成果,也要不厭其煩地反覆推敲、反覆修訂,經受時間的檢驗、實踐的檢驗。只有不斷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不斷向上攀登,才能打造學術精品。一個學者如果處處自以為是,不忍自己否定自己,不願自己超越自己,斷然拿不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作者為武漢大學教授)

來源丨人民日報

学术|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原文內容

往期回顧

学术|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本公眾號選發有優質傳播價值的內容,可能會對內容做部分刪節修改。我們極其尊重優質原創內容的版權,如本號所選內容未能聯繫到原文作者本人,請作者和我們聯繫。

学术|弘扬学术精神才能打造学术精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