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解鎖文化「密碼」,創新形式爲傳統文化內核賦予更多當代美感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文丨莫斯其格

來源丨廣州日報

這個長假,你去尋找“詩與遠方”了嗎?其實,詩意不僅在“遠方”,它還會在熒屏裡——近日,新節目《詩意中國》走紅網絡,隨著三期節目的播出,古人“禮樂文化”“飲宴文化”“花藝文化”等生活畫卷徐徐展開,讓觀眾更好地瞭解並參與分享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詩意。

如今,不僅《詩意中國》,《匠心傳奇》《閱讀·閱美》《國學小名士》等再掀文化類綜藝節目熱潮,而且這批節目用創新形式為傳統文化內核賦予了更多當代美感,大受觀眾好評。

更多文化綜藝 幫助觀眾解讀文化密碼

近日,多檔全新文化綜藝正在製作中,幫助觀眾解讀文化密碼之餘,也被視為綜藝“爆款預訂”。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其中,在故宮拍攝的《上新了!故宮》是首檔聚焦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創新類真人秀節目。每期節目中,嘉賓作為新品開發官跟隨故宮專家進宮識寶,探尋故宮歷史文化,並與頂尖跨界設計師聯手高校設計專業的學生,每期誕生一個引領熱潮的文化創意衍生品,打造“創新”與“故宮”的CP風暴。目前,有網友“劇透”了《上新了!故宮》嘉賓的照片,鄧倫和蔡少芬同框,一起探尋故宮博物院的館藏文化。

此外,被稱為“《見字如面》升級版”的《一本好書》也在製作中。節目由趙立新、王勁松、王洛勇、潘虹等實力演技派演員演繹,12期節目還原12本經典作品的經典場景,舞臺戲劇、片段朗讀、影像圖文插播等手段,呈現書中的情節衝突、人物性格、優美語言。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據悉,《一本好書》摒棄以往讀書類節目的學術化解讀,為的是拉近與大眾的距離,促進當下由精英化閱讀向大眾化閱讀轉變,標準服務大眾閱讀利益,解決普通讀者閱讀需求。嘉賓趙立新用表演的形式“讀”了一本書後,把自己比喻成一個目擊者,“富有畫面感,比文字更有趣,對於演出者以及觀眾而言,這是一個最快速、最有效的閱讀過程”。

相比電視文化類節目的成熟度,網絡端的文化類節目發展晚但成長快。面對年輕人聚集的傳播平臺,文化類節目的互聯網表達則呈現出更多探索的可能性。《博物奇妙夜》抵達“現場”,於實景中探討文博歷史,用當代視角解讀更有滋味的文化與傳統;《一千零一夜》著眼經典閱讀,讀書、讀人、讀世界;《我們的侶行》以紀實真人秀的形式創新文化傳播樣式,貼近年輕人價值觀,也展現出一定的國際視野,這些節目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年輕觀眾的歡迎。

“詩意冷知識”遇上現代“熱生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生活成了眼前的“苟且”,而求之不得的,統統成了“詩與遠方”。殊不知,傳承千年的“詩意”從來不是遙不可及的“遠方”。隨著《詩意中國》的播出,“詩意生活”走紅網絡,網友紛紛在微博、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詩意生活,就連長假旅遊,也要在朋友圈曬照時加入詩句,昇華照片的詩意內涵。向來被冠以高冷標籤的“詩意”何以能夠輕鬆走進觀眾心裡?

從節目設置看,《詩意中國》保持了傳統文化類節目答題、場景還原等元素的同時,還在節目問答環節中進行了特別的推理懸念設計,吸引觀眾以及網友實時參與互動答題,溫習詩意場景知識點。不僅如此,節目還開設了“詩意生活”互動話題,截取節目中的經典典故,讓網友更好地瞭解並參與分享生活中無處不在的詩意。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節目中帶有推理內容的懸念設計和新穎的互動方式,獲得了網友的連連好評,點贊節目:“文博推理秀燒腦又有趣”“詩意地生活,享受人生,這些節目可以多一些”“古往今來,雅俗共賞都是大眾的共識,而文化類節目其實也不一定是曲高和寡,也可以雅俗共賞”。

有觀眾驚喜地發現,《詩意中國》每期都很貼合現代人的主題,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美好詩意。李藝彤、夏之光代表年輕人的“詩意”潮流,熱愛書法繪畫的潘粵明代表個人的詩意態度,以及王媛可的詩意環保等,都在嘉賓的個人差異化中體現了不同維度的“詩意”生活。國樂大師方錦龍在節目中提到,自己每日撫琴時需沐浴、焚香,去除雜念感受琴聲清朗,通過對古人撫琴時“十四不彈”之禮的解讀,為觀眾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端與個人的傳承。正如方錦龍所說,生活中的詩意也是靠我們有一顆愛的心情,去發現一頓飯、一茶、一水間的詩意。

節目還通過對歌曲《情深深雨濛濛》中的古詩詞進行解讀,並再現《甄嬛傳》“驚鴻舞”,這些環節幫助觀眾瞭解到傳統文化蘊含的“詩意”情感元素正通過日常接觸的影視作品與自己朝夕相伴。而《紅樓夢》蟹宴場景的再現,吃蟹後用“菊花葉兒、桂花蕊燻的綠豆麵子”洗手,這些“詩意冷知識”遇上現代生活,最容易讓人記憶猶新。

最新一期《詩意中國》則解讀“花藝文化”,嘉賓潘粵明反轉文藝青年形象,自爆獨愛向日葵:“向日葵像我一樣陽光,又能看又能吃,標準的經濟適用男。”潘粵明幽默地表示,看節目和錄節目都能長知識,“來了以後就會長知識,進來的時候是小學生,出去的時候至少是初中生吧”。

活學活用讓國學生動有趣

近幾年,文化類綜藝迎來井噴式發展,在同類節目中如何脫穎而出?創新表達是關鍵。《詩意中國》選擇把文化和推理結合到一起,而《國學小名士》同樣選擇生動有趣的方式,讓傳統文化變得平易近人。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與第一季節目相比,山東衛視《國學小名士》第二季在內容上做了不少改進,本季節目題型上更側重於考察選手們對國學知識的活學活用。目前已經播出的節目中,有選手現場對對子,也有選手登臺唱黃梅戲。節目通過多變的答題形式,輕鬆親切的國學闡述,將國學知識與競技相結合,讓歷史生動化、形象化,增強文化感知力、感染力,讓青少年切實感知人物情感溫度。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國學不但乏味,而且距離現實生活很遙遠,但在酈波老師的解讀之下,國學知識也變得生動有趣,幾千年前的名士形象也變得鮮活且平易近人。首期節目中,酈波教授就意外爆料蘇軾其實是李白的“迷弟”。原來,徐凝曾經不服李白寫的《望廬山瀑布》,並以一首《廬山瀑布》進行反駁,真性情的蘇東坡知道後替“偶像”抱不平,憤然寫了一首《戲徐凝瀑布詩》,其中那句“飛流濺沫知多少,不與徐凝洗惡詩”情緒飽滿。節目播出後,有觀眾表示:“蘇軾也是性情中人。”

《國學小名士》將關注點落在國學文化解讀之中,以故事形式展現,以人生經歷切入,運用現代語言道出文意。對於“名士”一詞的含義,胡阿祥教授在第二期中主張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判斷標準,從文化上來解讀的話,認為“名士要有自由的精神、脫俗的言行和超逸的風度”,酈波教授則引用孔子所言的“推十合一為士”,將古代的“士”所需要的禮樂射御書數與現代的公務員考試所需要的基本技能相聯繫來解釋“士”,這種講解方式拉近了歷史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將歷史生動化、形象化。

在節目裡感悟文化傳承魅力

同為文化類綜藝,江蘇衛視播出的《匠心傳奇》則帶領觀眾們一睹文化傳承的魅力與匠心的精巧。節目由楊瀾擔當策展人,邀請12位嘉賓作為匠心大使,探尋12名頂級意匠,瞭解更多傳承故事。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工匠精神之上,何為“意匠”?“意匠”來源於晉陸機的《文賦》:“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指詩文、繪畫、設計等的構思佈局,以構建某種藝術的範式。“意在形先,匠心獨運”,現代的“意匠”伴隨設計而體現品格、風采抑或哲學,代表著中華民族對文明認知的高度。因此,節目便不僅侷限於單獨講述藝術的傳承,而是重在創新、重在原創,觸碰藝術的本質。

每期節目的嘉賓都會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親手體驗,例如柯藍在製作瓷器時使出渾身力氣、張曉龍在體驗犀皮漆時皮膚一度過敏……嘉賓們稍顯吃力的學習過程,打破了傳統文化探索類節目單純觀看的維度,觀眾可以更真切地想象到這門技藝傳承的不易,更加真實、接地氣。

在節目中,嘉賓們通過體驗,也對“意匠”精神有了更深的瞭解。佟大為感動於文物醫生的專注和執著,“他們既要通曉歷史,還要精通文物修復的專業知識,更要能雕會畫,看似簡單的動作卻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和傳承,才能做到最好”。

柯藍體驗過後說道:“這些技藝是每天生活在浮躁中的人們學不會、做不來的。”楊瀾則認為:“意匠大師終一生善一事,從初心到恆心的過程,是得之於手,應乎於心、以心應道的意匠魂,這是我職業生涯中收穫最多的採訪體驗。”

综艺节目解锁文化“密码”,创新形式为传统文化内核赋予更多当代美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