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說「重陽不下靠十三,十三不下要冬旱」,真的是這樣嗎?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說“重陽不下靠十三,十三不下要冬旱”,真的是這樣嗎?在農村關於氣象諺語可以說是不勝枚數,這些諺語都關乎著農業生產,這些積累的經驗能變化成為朗朗上口的俗語,夠起到很好的預判作用,只不過這些諺語都出自於大氣沒有變暖的年代,有時候這些老俗語,隨著我們生存環境的惡化,擱到現在有時候就不會那麼準確了。



關於九月的天氣的諺語特別的多,大都將9月譽為今年冬天的預言月,有的還能精確到某某日,譬如像:“九月九陰一冬溫,九月九晴一冬凌”這句俗語,就是說在今天,也就是九月九這一天,如果是陰天或者下雨的話,今年冬天是不會冷的,也就是旱年,雨雪較少,按照現在的話說屬於“暖冬”,而要是在九月九這一天如果晴空萬里,預示冬季雨雪較多,空氣較冷。


“九月九陰一冬溫,九月九晴一冬凌”和“重陽不下靠十三,十三不下要冬旱”有很相同的說法,在過去望天收的年代,天氣和降水直接關係到農作物的生長,關乎著一家人的生存保命糧,跟現在隨時灌溉是天壤之別,村民怕旱,“水災一條線,旱災一大片”,旱災有時候會直接造成糧食絕收,對於生存造成極大的危害。

按照俗語講如果九月九這一天沒有下雨或者陰天,那就要看九月十三了,如果九月十三要是在不下雨,那這個冬天就是乾旱之年,雨雪稀少,氣溫偏高,也有的是按照整個九月作為依據,九月陰天多餘晴天,或者晴天多於陰天,來綜合考量今年冬季的天氣變化,根據這些俗語掌握一些天氣習性其實也是有一些道理的。


每年的冬季雨雪和冷暖都有變化,其實也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些民間諺語都是建立在長期經驗積累的基礎上,掌握了一些規律所描述的一些天氣變化,但現在的天氣早已不是過去的天氣,環境也早已不是過去的環境,全球變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些老言俗語雖然還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只是隨著環境的改變有時候也不會那麼準確了。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